叮咚:面對天災人禍 請說點人話

【新唐人2012年7月26日訊】2012年7月21日上午10點起,首都北京發生暴雨到大暴雨,從四處流傳的圖片看,北京城水漫金山,宛成東方威尼斯。無數人和車輛雨夜滯留途中。

截至7月22日17時,北京暴雨在本市境內共發現因災死亡37人。其中溺亡者25人。受傷者數字沒有公佈,但可以想像不可勝數。

有關部門對外宣稱為61年來有完整氣象記錄最大降水量。好事者翻出去年北京市有關部門也曾說,60年來最大規模……

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是地地道道的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北京市的預警系統、排水系統全線癱瘓,對這場暴雨未作任何預警服務,並及時將淤塞的水排泄掉,導致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汪洋,民眾由於事先未得到城市預警系統的消息,中途受阻,大量人因此傷亡。而對特大暴雨提供及時的預警服務,將大雨積水有效地排出去,正是北京市政府公共部門應有的職責所在。特大暴雨一點不可怕,如果能及時預警,能及時排水,民眾就不會受難。在相當大程度上說,這場災難是由政府無所作為造成的,應當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介紹,日本政府為防止大雨造成的積水給民眾帶來不便,歷來重視公共排水系統的建設,從而使得該國在特大暴雨不斷的情況下卻沒發生過災難性事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媒體報導,北京團城位居暴雨中心,卻無一例積水報告。無論下多麼大的雨,在這個城池上,都會雨過地皮濕,很快就滲流得一乾二淨,地面只略顯潮濕,而秘密就在地面鋪設的青磚和地下的涵洞中。距今已近600年的一套明朝建成的古代集雨排水工程,目前仍在團城「服役」。

大家想一想,且不說今天的發達國家如日本,就連數百年前的明朝都能做到城市有效排水,作為號稱撅起中國之心臟的北京為何就做不到?

更加令北京當局汗顏的是,北京市沒有一家公共服務設施在災難發生時向受災民眾提供避難服務,反而盡顯趁火打劫之醜態,倒是普通民眾積極行動起來,互幫互助。

當夜,8萬乘客滯留首都機場,眾私家車自發接送,機場高速收費站暴雨中仍然收費,導致擁堵不堪;北京市交管部門協警傾巢出動,對滯留雨中的車輛拍照貼罰款單,大發災難財。

同時,公民互助精神在此次災難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私營的良子足浴公司總裁朱國凡通過微博發佈消息,願意開放北京21家門店,作為緊急避難場所,為困在附近的人免費提供吃住;北京遠航眾合文化傳播公司CEO也在微博發佈同類信息……

災難的嚴重程度凸顯了北京市政府未能在災難發生後進行有效的救災公共服務,當天災情最嚴重時沒有看到任何官方參與救災的報導,卻在第二天馬後砲似的出現了北京市首腦在救災總部的鏡頭。

全國政協前副主席董建華在接受鳳凰衛視的專訪中談到,中國社會的優勢之一是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竊以為,政府最重要的職能不是幹「大事」,而是幹好攸關每位市民切身利益的「小事」。無數「小事」,匯聚成了「大事」,成為不可阻擋的民意潮流。連「小事」都辦不好的政府,要你何用?對民眾無益的「大事」,不啻為毒藥。災難中顯示出來的民眾的強大的公共精神和服務精神,足以表明,民眾完全能辦到那些所謂的「大事」,無須政府越俎代庖。政府也不要總是輕視民眾的自發精神、創造精神,將那些「大事」掖在懷裡,不肯放手。民眾會深想一層:既然大家可以做好的事,卻不肯讓大家做,那麼,肯定有利可圖;無利可圖的事,誰願意爭著搶著幹?

令人不齒的是,在北京市發生重大「人禍」的情況下,本應當對公共事件作出準確反映,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的某媒體卻發佈時評《暴雨中閃光的「北京精神」》,侈談「北京精神」;北京市衛視竟在未徵求民眾意見的情況下,代表北京市民說,對政府表現滿意……

如果這些媒體還有一點僅存的良知,如果它們的從業者們還在吃人飯,那麼就請說點人話吧,請對著暴雨中受災受難的民眾敞開心胸,給予那些災民,至少給予那些死難者和受傷者起碼的人道主義關懷,讓他們得到一絲慰藉。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