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蔬果衝擊市場 澳農陷生存困境

【新唐人2012年5月28日訊】【新唐人2012年5月28日訊】一項數據分析報告顯示,澳洲每四個蔬菜種植戶中,就有一個面臨財務危機。除了勞動力成本之外,出口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廉價進口加工農產品的大量湧入,是導致本地農民陷入當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本地農戶在澳洲國內農產品供應市場中的份額正日益縮小,越來越多的進口農產品正湧入澳洲超市和家庭餐桌。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澳洲蔬菜協會(AusVeg)在最近公佈的分析中揭示了這一嚴峻的事實。在進口蔬果產品衝擊和出口蔬果市場競爭的雙重夾擊下,澳洲過去兩年中已有5家食品加工企業倒閉,1127人因此失業。

作為傳統的農產品淨出口國,澳洲長期以來不僅為本地居民消費提供了幾乎全部的新鮮蔬菜水果,而且生產的肉、奶、食油、紅酒和食糖也大量輸出到海外。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澳洲已成為加工食品的淨進口國。促成這一轉變的,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澳幣,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新西蘭、南非、泰國、中國及意大利等國的低成本競爭。

澳洲主要食品加工商如McCain和Simplot,以及超市巨頭Coles和Woolworths均表示,正是澳洲持續10年的乾旱為進口食品湧入打開了大門。由於旱情使農民無法履行對超市和加工企業的合約,後者不得不到海外市場尋求貨源,結果發現進口替代品不僅質優價廉,而且供貨穩定。因此,當本地供應在旱情和洪災減退得以恢復之後,他們也不願意棄海外供應商而重擇本地農戶。

現在甚至連KFC、McDonald’s和Hungry Jack等快餐巨頭的薯條原料採購策略中,都保持了小部份的海外供貨比例,以保證自然災害再次來襲時的原料供應。如果這種趨勢持續到本財政年末,來自荷蘭、美國和比利時的冰凍土豆年進口量將從8萬噸躍升近一倍,至15萬噸。

來自意大利的優質農產品,包括橄欖油、意大利麵條、咖啡、罐裝番茄等,都列入了澳洲兩大超市的採購表。每年約有4.5萬聽番茄罐頭進口至澳洲,佔據了澳洲同類產品80%的份額,其在超市的價格最低只有80澳分,最貴的品牌也只賣到了1.39澳元,這包括了原料、加工、包裝和運輸成本。而澳洲本土的同等番茄罐頭的零售價則為1.67澳元。雖然澳洲人聲稱喜歡購買本地產品,但是他們的錢包卻更能作出決定。

事實上,海外農產品在澳洲市場上已佔據了相當的份額。週日的時代報調查揭示了一些更令人擔憂的事實:

•新西蘭已成為主要蔬果進口供應國之一,佔據了澳進口蔬果市場的兩成份額;

•來自越南、中國和泰國的廉價魚蝦已使澳洲變成海產品淨進口國,本地魚產品的市場份額已縮減至45%;

•根據參議院最近對食品加工行業開展的一次調查,澳洲80%加工豬肉製品,如火腿、燻肉等的原料來自海外;

•果汁業的年水果進口量已從7萬噸增至60萬噸;

•全國年進口雞肉額在5年中翻了6倍,從2006/2007年度的500萬澳元增至目前的3200萬澳元。

澳洲農戶威克斯(Bruce Weeks)希望澳洲消費者能幫助改善這種狀況。他說:「如果澳洲人希望澳洲能創造就業機會,就應該購買澳洲本地產品。」他呼籲人們立即採取行動,因為每天都有人失業。如果繼續下去,「最終澳洲將無物可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