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之源:民主法治的希望在普通國民 不寄望他人

【新唐人2012年5月22日訊】最近,因為看到廣東汪洋先生在5月9日有思想突破的動態,於是,本人在經過一些思考之後,隨後發出了《汪洋的講話,是解放思想,還是思想革命?》。文章公佈不久,廣東省委新的亮點又出現了,即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廣東省在13日又一改過去政法委書記擔任常委的規矩,這些新的變化、看點讓本人看到了可喜的地方。面對這樣的實際行動變化,深信很多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大陸朋友存在不同的看法,而給廣東的這個做法給予一點肯定與讚美,也就成為時代需要做的一些聲音。因此,在綜合地看待這些最近的變化,給汪洋的敢當行為一些鼓勵,就是做《汪洋不會是「汪洋」中的一條船》最大出發點。

然而,此次公開這篇文章以後,看到有朋友這麼留言「非常欣喜的看到汪洋近期表現,溫總終於有同志了!」、「有了汪,溫在高層不至於太孤獨。」、「不要幫倒忙。知道好就行了,太張揚的下場,已經有了重慶的例子」等。

坦率地說,在看完這類的評論以後,本人深感遺憾,亦覺得這種認識與本人的觀點有很大的出入。當然,對於眾多朋友來說,因為大家多是一篇一篇地看文章,而不知道本人所持的思想,這也就缺乏對這些分散的文章進行思想連貫性的理解。而且,在過去長期的「思想啟蒙家」的思想啟發下,很多人受到傾向於寄望政改主張的思想影響。

寄望政改,這個話題是當下眾多人所持的觀點,也是國民的主流思想。但是,我不得不說,本人反對寄望政改,更反對國民把自由、民主法治的最終實現寄望於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身上。中國大陸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實現,其終極力量是國民,是國民積極參與為權利而鬥爭之後才會擁有的。

不寄望政改,不把希望放在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身上,那麼,你的觀點究竟是什麼呢?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1.「為權利而鬥爭」是國民的奮鬥目標與要求,也是最終實現自由、民主的真正出路

直觀地說,我從來不把希望寄託在溫家寶、胡錦濤、習近平、汪洋等人身上,我對大陸眾多的國民把希望寄望在這些人身上是持批評態度的。

就事實而言,我相信這些人也不希望中國大陸國民把希望寄託在他們幾個人身上,而是希望大陸國民自己覺醒,自己勇敢地站出來參與「為權利而鬥爭」。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理由很簡單。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展望近代、現代西方國家的歷史,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即所有政治家、政客希望自己有所成就時,都有一個心願,他們希望更多的國民支持自己,反對自己所反對的對手。因此,面對如何爭取民意時,這種人總是千方百計地美化自己,批評對方,然後讓國民從中做出選擇。國民最終選擇誰,無非都是多數國民的意思,否則,任憑個人能夠如何,都無法輕易戰勝對手的。

從這方面看,在當下的大陸,中國共產黨內的一些人士希望自己做點什麼,特別是希望推行政治體制改革,他們的願望自然是希望國民有這個思想觀念,有強大的民意基礎。如我們問問溫家寶先生、汪洋先生,看看他們是否希望民眾支持自己。

沒有民眾支持,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個規律是我們國民思想意識提高的根本,也是最後真正推動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真正力量。沒有國民的權利意識提高,試想讓某些人自願地推行自由、民主,那都是不現實的。因此,本人還是一以貫之地說:「通過鬥爭而得到的權利便如同十月懷胎分娩的子女,與自身緊密聯結為一體;而沒有經過鬥爭的權利,無論恩賜或是褫奪,國民都會麻木不仁,也就根本不能稱為國民的法。」【1】

沒有國民為權利而鬥爭,國民即使獲得了這些權利,最後還是依然會容易失去的。因此,從這方面說,寄望某些人政改,實現自由、民主和法治,其實是本末倒置。

2. 不寄望某個人或某些人,這是最大的經驗

如果我們從最近幾十年的中國大陸歷史來看,不難找到一個問題:過去多年的大陸,國民都始終把希望寄託於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身上。如過去把希望寄望在鄧小平的有之、把希望寄託於胡耀邦的有之、趙紫陽的有之…..而回望10年前,大多數國民像現在一樣,都把目光投身給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可是,10年以後,我們的結果如何呢?10年前,你寄望了誰?10年後,又是誰讓你失望了?

這麼的歷史經驗,我們一直缺乏自己去反思,而是一直以中國古代儒家思想「聖人政治」為中心,即大家都喜歡「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在「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意識指導下,國民始終把一個個希望、願望輕易地寄託給某個人身上了。當這個人或這幾個人沒有實現願望時,國民又不斷地批評他們。

把自己的希望寄望於他人,而自己卻不敢勇於承擔責任,不敢擔當,是中國大陸多數國民的病根。蘇軾在《晁錯輪》中說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如今的中國大陸國民,這麼多人追求著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改變現實社會中的不公,卻極少人敢於站出來「為權利而鬥爭」。而且,當有人這麼站出來了,多數人不是支持和聲援「為權利而鬥爭」的人,反而是「看笑話」式的觀望,可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火中取栗?誰該是必須付出者?特別是當有人為權利而鬥爭時需要付出代價時,誰該是必須去做的。如果你也不做,他也不敢做,那麼,為權利而鬥爭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時代悲劇。

過去的10年,國民對多少人給予過寄望?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為權利鬥爭過?在國民只希望搭便車獲得勝利果實之時,我們重溫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的《為權利而鬥爭》,就顯然十分必要。

3.組織內部有分歧與變化是好事,每一次分歧都意味著社會在進步

如果我們放眼49年以後的大陸歷史,不難發現這個現象。從57年的反冒進、到廬山會議、到文革、到反對兩個凡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歷史,都是在這些「分歧」之後的變化,而反對兩個凡是後的社會進步,更是說明了組織內部存在分歧是好事,而且,主流的思想,也是最後的勝利方。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自然會根據自己的思想意識來站隊伍,支持自己所支持的力量,使之成為反對落後思想隊伍的中堅力量,而且也是對國民有利的。試想,一個團結的力量對自由、民主有利,還是有害?這個結論相信大家也心中有數。

4.認識在現實中前進

我們過去的歷史是需要我們自己重新去反思的,特別是在「對立」思維和「傾向」思維的指導下,很多人在這種意識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對於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終極實現,沒有國民的覺醒,沒有國民認識的不斷提高,沒有國民不斷地從歷史經驗中總結經驗教訓,自由、民主的恩賜式實現,最終都是不現實的,也是會注定失敗的。

溫家寶能夠給予每一個國民自由、民主和法治嗎?汪洋先生能夠這麼去做嗎?

毫無疑問,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自由、民主的實現,雖然是勢不可擋,但是,如何運用這個「勢」的力量,並且使之成為戰勝當下集權體制的動力,這都是我們國民自己的事情。當多數國民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敢問還有什麼力量或人能夠站在強大的「勢」面前呢?

「勢」的力量,是可以衝破高山險阻,就如同萬里長江之水沖出三峽的潮流勢力一般,直洩千里到大海。

順勢而謀者,則可以成就大業,功成名就與歷史;逆勢而動者,則往往身碎,自絕於千秋歷史。

溫家寶者、汪洋之流,皆為時代順勢之人,而非造勢之徒。因而,他們深知這個勢不可擋的力量,也深知國民的這股思想的驅動力。可是,我們的國民,卻依然沒有足夠的清醒,依然把希望寄望於某些人身上。放棄寄望、拋開寄望,把事關自己的自由、民主和法治承擔起來,積極做一個爭取更多權益的公民,才是中國大陸實現自由、民主的希望。畢竟,自由、民主和法治是每一個國民的,而非某個人的或某幾個人的。

最後,本人還是再次重申一個話題:民主法治希望在普通國民,不必過於寄望溫家寶、汪洋!每一個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朋友,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力量,沒有自己的參與,寄望的結果只能是「失望」!

【1】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 《為權利而鬥爭》全書7萬字左右,值得多數國民一讀。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