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辛灝年《誰是新中國》(57)

【新唐人2012年4月25日訊】 【《誰是新中國》題解】 誰是新中國?誰才是真正的新中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如果是前者,何以在辛亥之後,又會出現長期的內亂和內憂?雖然能夠一再地戰勝形形色色專制勢力的反撲,統一了中國,捍衛了共和國統,贏得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卻又慘敗在1945—1949的內戰之中。嗣後,竟能夠在臺灣完成向民主的全面過渡,使孫中山先生民主建國的理想得以實現…… 如果是後者,為何又在「革命」的名義之下,全面復辟專制制度,雖然迄無外患,更無內憂,卻造成「冤獄遍中華」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悲慘局面,為漫長的中國專制制度,補上了中世歐洲「教政合一」式極權專制統治的血腥一課。待到風雨飄搖之時,亦只好重演西太后的「改革開放」,然而,其成就雖不能與清政府相提並論,其命運卻與清王朝一樣而不能免,其腐敗和腐爛,更為中國五千年歷史所未有……

(接上期)

三 蔣介石決以「攘外必先安內」的被迫性與正確性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辭典里,在中國共產黨的「國共關係史」中,大約除掉由「四一二」所代表的國民黨「清黨」,曾使共產黨對國民黨恨之入骨以外,大概只有國民黨於三十年代上半期決策並實行「安內攘外」的國策,方為它所痛恨不已的了。由是,中國唇每一本御制的現代史教科書,從標題到內容都必把國民黨和蔣介石的「安內攘外」政策狠批臭罵一通。其恨恨之言,何止溢於言表,確是涌自肺腑。
  
然而,國民黨蔣介石的「安內攘外」政策,究竟從何而來?究竟正確與否?是否如中共所經年謾罵的那樣,乃是一個「賣國」的國策呢?

第一 「安內攘外」是為現實逼迫所產生的正確國策

如前所說,自一九二八年北伐告成、中華民國初獲統一,直至一九三七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其間十年,外有蘇俄和日本對我國的顛覆與侵略,內有軍閥殘餘勢力的武裝叛亂和中共在蘇俄指揮下的武裝叛國。由是,日本帝國因中國的內亂而擴大侵略,國內的叛亂者又因日本的侵略而擴大叛亂。誠所謂「叛徒軍閥唯恐赤匪之肅清也,乃出兵以援之,叛變以應之;帝國主義唯恐軍閥之消滅、中國之統一也,乃惹起外交糾紛以牽制之」。如是而給中華民國「外求和平與內求統一」的歷史要求和她建國、治國與繼續護國、護法的歷程,帶來了內外受敵、交相煎迫的艱難時勢。然而,如前所述,也正是這樣一個艱難時世,才逼使國民黨和蔣介石因警覺而產生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並於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即九一八事變前夕發表《告全國同胞書》,始號召「我全國同胞當此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卧薪嘗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以忍辱負重之毅力雪黨、國百年之奇恥……惟攘外必先安內,去腐方能防蠹。此次如無粵中叛變,則朝鮮慘案必無由而生,法權收回問題亦早已解決,不平等條約取消自無疑義……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為不使國家于憂患痛苦之中增分崩離析之懼」,「安內攘外」的思想,遂由此而生。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國民黨于南京召開「四大」,蔣介石于會上提出了要「團結內部,抵禦外侮」的思想,指出「我們要對外面不屈服、不妥協,唯有對內講求團結的方法」,並認為「黨內團結,熄滅黨爭」同樣是「攘外安內」的重要前提。彼時,既因錦州一戰而致東北全境陷日,又因日軍挑釁上海而爆發第一次淞滬抗戰。此後國民黨雖因國難當頭而黨爭漸息,粵亂漸平,但中共卻乘國難當頭迭生叛亂,公開叛國:非但乘機建立「國中之國」以附蘇俄,以亂祖國,所建鄉村俄屬「蘇維埃」政權,更已擴張至豫、鄂、皖、贛、湘五省。時因國人已漸能明燎中共「乘國難以發難」的意圖和作為,蔣介石乃於一九三二年六月宣布了「安內攘外「的國策。是年六月十八日蔣又于江西廬山召開上列五省剿匪會議,決心剿共以求擺脫「兩面作戰」的困境,先求國安而後能禦敵。由是可知,在蕩平了新舊軍閥叛亂,熄滅了國民黨內部的黨爭,平息了粵亂之後,應該說「先安內后攘外」的國策,之對內所指,就主要是剿滅「乘國難以擴大叛亂和叛國的中共」了。

第二 「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具有歷史的正確性

縱觀自晚清至民國的歷史,于中國人民意在圖強禦侮的艱難奮鬥歲月里,亦無不浸透了「先安內而後攘外」的精神和策略。晚清時代,面對著「外敵駸駸內向和內亂此起彼伏」這樣一個艱難時世,清王朝能員大吏李鴻章所提出的「外需和戎、內需變法」的主張,以及由中國近代優秀知識分子們所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富國強兵之道,乃是最早地浸透了「攘外必先安內和攘外必先強內」的精神。及至一八九四年甲午一戰,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國殤之情,方使孫中山等新一代革命知識分子更加明確地認識到,必須先推翻「洋人的朝廷」即滿清王朝,才能「安內」與「強內」,然後才能去爭國際間的平等,才能達成民族獨立的革命目標。由是孫中山才為中國同盟會制定了一條「先治國本,再御外侮」的革命方略,即以建立共和的中華民國來取代專制腐敗的滿清王朝,徹底革命以求新。這無疑又是「攘外必先安內」之精神與思想的重大體現。及至辛亥首造成功,袁氏復辟亂國,日本迫我接受亡華的「二十一條」之際,雖然民主力量中,尤其是海外華僑曾反其道地提出過「助袁以強國,方可反對日本二十一條」的糊塗思想,然而,一是孫中山先生堅持必先除國賊才能禦侮,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立場;二是袁逆為謀公然復辟帝制,竟接受日本「二十一條」,從而才使國內外幡然共識「攘日必先去袁」的正確性。一九二六和一九二八年的兩度北伐,雖然遭遇日本和西方列強於公開、于暗中的種種挑釁和阻撓,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革命軍亦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精神,或化解衝突,或忍辱負重,甚至繞道北伐,方才迅疾地達成了北伐推倒軍閥的成功,然後再迫使日本在「濟案」的談判中讓步,並迫使列強承認中華民國的統一。相反,歷史的事實亦告訴了我們,只有中國國民革命和中華民國的一切公開和暗藏的敵人,只有他們,才會「揭櫫對外之旗幟,以動搖統一之根本」,以要求「先攘外而後安內」,其意乃在挑起列強對我國國民革命的干涉和阻撓,與對我國和平統一的破壞,以便乘機擴大叛亂和叛國。由此我們竟可以說,「攘外必先安內」的決策,不僅因現實的被迫性而獲得了現實的必要性,而且因其歷史的科學性而獲得了現實的正確性。
  
但是,這一正確國策卻遭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攻擊、詛咒和謾罵。這自然是因為「先安內」的決策,實在是擊中、更擊痛了中共「圖乘國難以擴大叛亂和叛國」的陰謀,更使得中共在國家逐步獲得「內安」的政治局面之下,越來越失去了叛亂、叛國和「革命」的條件。政府軍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圍剿固因兩次對日抗戰而被迫停止,但由忍辱負重而簽訂的「何梅協定」,【注七】卻贏得了第五次圍剿的時間和勝利。中國共產黨因此而亡「蘇維埃共和國」,併為了投奔蘇俄而輾轉逃竄西北,瀕臨旗倒人散的絕境。如是,中國共產黨攻擊「攘外必先安內」的正確國策,實因它深懷切膚亡命之痛而不足怪也。然而,反對這一正確國策的中國共產黨,在它終於奪取了中國大陸政權之後,卻在「外患內憂蕩然不存」的絕對和平時期,極端地和持續地推行著「攘外必先安內」的「黨策」(參見下卷)。再者,如果今天的日本國敢於再一次發動對中國大陸的侵略戰爭,則和平時期就在高喊「穩定壓倒一切」的中國共產黨,將一定會「先安內而後攘外」,並將為了「先安內」,而不知又要殺掉多少無辜的生靈,就更不用說還會容許國人去建立一個「附俄亂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乘機擴大叛亂和叛國了。【注八】

時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當之外患內憂齊相逼來,中華民國政府鑒於「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敵」這樣一個至理,為不至於因「家不和而外人欺」、「家亂而外人更欺」這樣一個人盡解之的常識,而在日人侵我、軍閥叛我、蘇俄壞我、中共叛國的交相煎迫之下,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意在肅清或舉槍以反叛、或橫刀以割據、或竟敢公開號召武裝保衛蘇聯的內奸,以造成「統一方能禦侮」之真正團結抗戰的局面,難道竟是錯誤的、而不是正確的嗎?

注 釋

【注七】 即「塘沽協定」。

【注八】 詳見下卷第五章。

(待續)

文章來源:黃花崗網站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