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煥:自由比福利更重要

【新唐人2012年4月8日訊】繼3月26日報導稱「只有極少數國家完全免費醫療」後,3月27日《人民日報》再發報導,認為「探討醫療模式的核心不在於是否免費,而是如何兼顧公平和效率」。報導認為,全民免費醫療只能是一種理想狀態,看病用藥必然產生費用,這筆費用不是個人承擔,就是財政埋單。即使是財政埋單的「免費醫療」,財政的錢也是來自針對國民的稅收。這個報導很快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應該說,報導說的是一個常識。但這樣的常識似乎遠離我們已經太久太久了。在很長時間的語境裡,在某種「主義」的旗號下,很多人似乎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集體無意識,認為國家提供免費醫療、免費住房、免費教育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國家及其代理人——政府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國家提供給公民的一切免費用品,其實代價和費用都極其高昂——所有的費用來自稅收,稅收需要巨額成本,稅收過程中也會產生尋租和腐敗;「免費分配」時也需要巨額行政成本,分配過程中也會產生尋租和腐敗。「免費」的東西越多,政府及其公務員的權力越大,尋租和腐敗的空間也越大,反腐敗的成本也越高。最後結果可能是:免費提供民眾一元錢的福利,可能耗去社會10元錢的成本!

有人說:免費醫療是可以實現的,只要能防止資源浪費太多,保證服務效果,減少三公浪費,提高財政效率效益!但是持此論者恰恰忘了,他的所謂「只要」如何如何,是實實在在的烏托邦理想設計,只在天上有,卻在人間無。現實中你無從監督和制約貪污和浪費,權力的支配權含金量越大,越無從監督與制約。不能把政府和官員當神,他們是必要的惡,而不是必然的善。

某種意義上說,從「免費醫療」入手,重新普及「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常識,絲毫不亞於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須知,重提這樣的常識也並不容易。財經專欄作家梁發芾發了一條微博:「譚翊飛寫了一篇叫《從財政收入看重慶(可改為:某地)經濟的秘密》的文章,在騰訊掛出後,網友留言罵聲一片。限於數據太少,作者的有些分析可能並不準確,但是網友罵他,卻不是針對具體的分析,而絕大多數是出於對於重慶(可改為:某某)模式的捍衛。這種現象讓人深思。通向奴役的道路,怎麼那麼有吸引力?」

口號向來比實幹和邏輯更有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烏托邦在20世紀造成的死亡人數可以遠超戰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烏托邦細想都需要反思。當下中國,自由比福利重要。就以醫療領域為例,藥品採購的壟斷、封閉運行,醫療壟斷地位的強化,是造成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主因。如果有足夠的市場自由,醫藥成本的降低就是百姓福利的提升。其他領域同樣如此,行政壟斷導致市場效率和公平性雙雙降低,百姓就業的機會和收入也雙雙降低。

今天,我們還停留在極低水平的自由層次,在某些領域,自由甚至是有無的問題,而保障和福利則是多少的問題。我們的市場自由缺乏打破壟斷和法治的保障,農民甚至連最基礎的土地和房屋的財產自由都還不具備。自由是一手貨,是剛剛上市的鮮香美果,是一切權利和幸福的保障;而福利是二手貨,是經過權力之手挑來選去的殘次品。自由從來都比保障更能增進百姓和社會整體福利。

所以,當你準備犧牲自由換取保障和福利時,請三思而行!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