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3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明珠宮城縣1日專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今天率團到311東日本大地震災區宮城縣南三陸町,町長特別感謝台灣慨捐20億日圓(約新台幣7億3000萬元)協建醫院。
南三陸町的公立志津川醫院是町內唯一公立醫院,在311大震災當天遭海嘯侵襲,4層樓建築,海嘯水淹到4樓,建築全毀,完全失去醫療機能,目前在臨時診療所提供門診服務。
紅十字會援建的永久性新醫院預定從明年9月動工,2015年3月完工,4月啟用。醫院及保健福祉中心的總建設經費約61億日圓,其中20億日圓由紅十字會援助。
南三陸町町長佐藤仁今天陪同陳長文與紅會顧問、立法委員李鴻鈞一行人,到臨時診療所及正在搭建的比較堅固的臨時醫院,看到工人們正在趕工中。
佐藤表示,震災後已過1年,今年是重要的復興元年,南三陸町去年已擬訂復興計畫,決定要將居住地全部移往高處,讓居民能夠安居。
他說,南三陸町這50年來已經歷過2次海嘯,許多居民都有2次住家全?的經驗,因此大多數人贊同往高處搬遷。
志津川醫院在震災時死傷慘重,包括70名病患和3名職員因逃生不及而罹難。
佐藤指出,醫院方面有人罹難,真是令人難過的事。震災發生後,南三陸町政府立刻在體育館避難所的一隅設置組合屋型的臨時診療所,當時醫院和開業診所的醫生最多時有150人看診,當時醫藥品、醫療器材,一時之間無法診療。
他說,現在雖然搭建了臨時診療所,但因沒水、衛生情況差,病患進進出出也很吃力,住院的部分位於距離診療所35公里外的鄰市,醫師和病患往來兩地,很辛苦,所以希望早日建好永久醫院。他多次表示,感謝台灣民眾捐款援助興建醫院。
被問到目前進行災後重建工程時,最感到困難的是什麼時?佐藤表示,災後每件事都很困難,當時沒電、沒水、沒通訊系統,食糧也沒,靠外界支援。目前最困難的事就是「時間」,重建要花時間,這是個大問題。
志津川醫院總務課事務長橫山孝明表示,臨時診療所每天平均有200名病患求診,但因無住院設施,重病患者須送到35公里外的醫院住院,救護車要費30分鐘利用高速公路才抵達,移動上很不方便。
紅會去年5月與日本赤十字社簽訂「東日本大地震賑濟與復原計畫協議書」,將投入新台幣17億5000多萬元的工程預算,協助東北3縣興建6項設施,此外還提供日本赤十字社進行多邊支援,金額達22億多元。
陳長文表示,把援助資源花較多在醫療部分,主要是針對日本社會結構的考量,因為高齡者的問題嚴重,而且居民都需醫療服務。正式醫院可望3年後興建完工,服務南三陸町及周邊城市的居民,是個很好的援建計畫。
他說,日前造訪岩手縣大槌町探望保育園、社福中心,明天到福島縣探訪老人住宅,這些涵蓋的是社會上比較弱勢的族群或是大家都需要的醫療部分,這樣台灣民眾的愛心能以最實際的方式表達關懷。(本文附照片及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