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證交會指控兩名中國公司高管欺詐

【新唐人2012年2月24日訊】(美國之音报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星期三指控在美國上市的一家中國媒業公司的兩位高管從事證券欺詐,使該公司的股東蒙受上億美元的損失。目前在美國借殼上市的中國公司正在受到美國監管機構更加嚴格的審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星期三在向美國一家法院提起的訴訟中指稱,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普大媒業公司的董事長趙明在2009年9月夥同前首席執行官朱立平將該公司所擁有的山西普大煤業集團的90%的股份偷偷轉到自己名下,然後在2010年7月將其中49%的股權出售給由中國最大的國有金融公司中信集團控制的中信信託。趙明同時將山西煤業集團剩下的51%的資產做抵押,從中信信託換取3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作為交換,中信信託給趙提供12.12億信託優先股。

證交會:資產轉讓讓上市公司成為空殼

證交會表示,這筆交易既沒有得到公司董事會或是股東的同意,也沒有在提交給證交會的定期報告中披露。公司還通過兩次公開募款繼續籌集資金,名義上是為了使山西媒業集團能夠收購煤礦。在證交會開始調查之後,這兩個人還合謀偽造了一封來自中信信託的信函,宣稱普大煤業公司的投資人沒有因為這個資產轉讓而受到損害。證交會說,事實上,趙的行為使得普大煤業​​在股東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一個沒有商業運營的空殼公司。

根據證交會向紐約南區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投訴,普大煤業在2005年7月通過反向併購的方式進入美國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在2009年8月在面向中小企業的美國上市平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和進行交易,直到2011年8月被證交會停止交易。當時它的市值為5億美元。
證交會希望法院裁定趙和朱交出非法所得和利息損失並處以罰金,禁止他們擔任任何公開交易公司的主管。

目前這個案子還在調查之中。記者無法聯繫到這兩名被告。普大煤業公司的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公司的審計機構香港馬詩云會計師事務所去年7月辭去了審計的職責。

美國證交會負責調查這個案子的紐約區辦公室主任卡訥洛斯在接受美國之音問詢時表示,他們不清楚這兩名被告是否有代表律師。在被問及是否同這兩個人有直接聯繫時,卡訥洛斯只能說,據信這兩個人目前在中國。

證交會加強對借殼上市公司的審查

這是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爆發的最新醜聞,也是證交會對通過反向併購方式在美國上市的海外公司加強監管的結果。

反向併購就是人們常說的借殼上市。與首次公開上市(IPO)相比,這種方式使得一家私營公司可以以較少的成本和較短時間上市並籌集資金。

美國出現做空中國概念股的風潮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概念股一度在美國非常搶手。不過,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資本市場出現了做空中國概念股的風潮。證交會對普大煤業的調查就是在一個知名的做空商指責這家公司從事欺詐性交易之後而展開的。新華社曾經發表文章認為,普大煤業公司就是在這種風潮席捲之下而倒下的又一家中國公司。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在2010年夏天同美國財經周刊巴倫共同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300多家中國公司的4家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這四家公司都有文件和財務造假和誇大資產等問題,而且這些公司的承銷商往往是有犯罪劣蹟的人。他說,有的公司和承銷商在美國上市的目的就是在公司股票上漲後套現,往往並沒有長期經營這家公司的打算,因此在承銷商和大的股東走了之後,公司的業績就會很差,股票也就不漲了,而是一直下跌,有的會跌回到原始股的價格。他們調查的中國上市公司中一半的股票根本不漲。

夏明:借殼上市一箭三雕

夏明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不知道普大煤業公司的具體情況,但是他認為有的公司通過借殼上市往往能夠達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他說:“第一個呢,它們可以把它們的資產從中國轉移出來。這裡面可能還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因為中國的產權不是很分明,有的通過轉移把資產轉移到自己名下。第二,它通過這種上市融資,可以在中國撈一把,很多股民投下去後結果血本無歸。”

他說,這些公司在美國上市以後又可以從美國股民這里圈錢。

他們進行的這個調查曾經在華爾街引起很大的震動。夏明說,進行調查的巴倫雜誌的記者當時告訴他,這會導致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出現一個大的地震。

他說:“去年37家美國納斯達克上面的中國企業被停板,恐怕跟我們這個報告在美國投資界引起的影響可能有直接的關係。”

美國證交會表示,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他們採取了行動,保護美國投資人在有大量海外業務的美國公司中的利益,暫停了至少20家在美國發行證券的外國公司的交易,並撤銷了十幾家中國公司在美國的證券註冊,並且正在評估是否暫停或是撤銷另外27個債券發行商的註冊資格。

不過,美國專門研究小企業的紅籌公司總裁曾經在博文中對巴倫雜誌的有關報告提出批評,認為他們存在邏輯上的錯誤而且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而不是客觀的分析。文章表示,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力軍。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通過反向併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也不是只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才有的問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