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

【新唐人2012年2月10日訊】從今年1月開始發酵並日趨激烈的中港矛盾,表面上被歸結於香港人對內地人大量進入香港侵佔福利等資源不滿,但實質上卻是「一國兩制」之下不同文明的衝突。

香港經歷過英國百年殖民,與經過共產文化洗禮的中國大陸,其文化歸屬於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文明。人是文化的沉澱,香港人與大陸人,從思想、行為舉止、話語方式,以及在交往接觸中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的方式,都已經很不相同。隨著兩地關係日趨緊密,大陸赴港人士增多,中港兩地的關係已經由政府、商界再擴展至民間,兩地之間政治、經濟尤其是文化差異更形突出。對衝突雙方來說,由於雙方信息處於完全不對稱狀態,對這場衝突的認識完全不同。

「回歸」意識濃厚的大陸人不解港人之痛

這一輪衝突的起因,在大陸人看來,主要是一位大陸女遊客違反地鐵規則在車上吃東西引起——對於不太習慣遵守公共場所規則的大陸人來說,這真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繼而是北大教授孔慶東罵香港人是狗,於是將一場微小的衝突放大了N倍。但香港人以「蝗蟲」來稱呼來港擠佔資源的大陸人,1月底香港報紙上刊登的一份廣告,廣告上的照片是一隻巨大的蝗蟲,配之以廣告詞「有的『人』,沒對香港作出任何貢獻,卻來到獅子山下分我香港人的資源。醫療、教育、福利……都應只系屬於香港人!」

2011年年中,一首叫做《蝗蟲天下》的歌曲在香港流行,在短短兩個月內點擊量達三十多萬,反映了許多香港人對於大陸人的矛盾與焦慮。但如果將大陸與香港的矛盾只歸結於香港人擔憂大陸人分享香港資源,又確實將問題簡單化了。由於中國不是一個信息自由的社會,媒體受控,大陸人普遍對九七以後香港社會經濟政情、以及大陸與香港之間關係的變化缺乏瞭解,再加上中共宣傳部門的不當宣傳,比如九七回歸,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不再淪落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經濟主要依靠大陸之類。對「蝗蟲」之罵,大陸人滿懷委屈:香港不也是咱中國領土,咱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憑什麼要受這份氣?還有少數人想的是:百年前,你們那島比咱們還差,現在「回歸」了,憑什麼與我們不一樣?

香港不滿的根源在於「香港內地化」

對於香港人來說,對大陸政府與大陸人的不滿卻由來已久。「九七回歸」後香港發生了一系列令香港人感覺非常糟糕的變化,比如鄧小平原來許諾「一國兩制」,香港的政體保持50年不變。但事實上,變化在「回歸」前就開始了,香港在港英政府治下,雖無選舉港督的權利,但言論自由、結社自由與集會自由卻從不缺少。

自從「回歸」以後,北京對香港媒體的控制日益加強,媒體「自律」漸成行規,香港新聞自由度連年下降,時常有港人喜愛的名嘴被迫「封咪」。集會自由雖然還有,但已經受到控制與削弱。2011年七一「回歸」紀念日前夕,香港人準備發起年度遊行示威日,解放軍駐港部隊一反過去之低調,在香港市區進行海陸空三軍聯合跨營機動支援「反恐演練」,有市民更目擊有數輛裝甲車開上繁忙的彌敦道。香港人看到此情此景,不能不聯想起「六四」天安門事件。2011年,香港人認為是九七「回歸」後香港警察看北京眼色濫權打壓言論和集會自由最為嚴重的一年,至少有416名市民在公眾集會或示威中被捕,當中24人被起訴。2011年8月份李克強訪港時候,每天 動員兩至三千警察去保護李克強一人,甚至派兩千警察進駐港大校園。更被港人認為是嚴重破壞了學術自由和請願自由,對示威和請願人士而言是一種挑釁。

香港人當中稍具社會關懷者都很清楚大陸與香港是兩種不同的文明,深知中國的專制政治只要存在下去,香港這片自由人權的綠洲就有可能被吞沒,因此一直在努力幫助中國推進民主化,改善社會狀況,大至聲援「六四」、紀念「六四」,小至賑災,香港人一直很努力地在做。但這些努力有如澆在沙漠的水,隨著香港大陸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加上台灣也在開始選邊靠岸,努力向北京靠攏,港人的焦慮也越來越嚴重。在這一大背景下發生衝突勢所必然,導火線不是那位女乘客在地鐵上違規飲食,也定會有別的事件引發衝突。

中國人赴他國產子只是準備逃生小舢板

這次港人因衝突而罵大陸人是「蝗蟲」,根據之一是大陸人到香港產子,擠佔了香港的醫療資源,為香港本地人帶來不便。

赴港產子潮其實只是中國大陸接近瘋狂的移民潮的一條小小支流。中國是艘將沉的「泰坦尼克號」,這一點我早在2001年發表的「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總體性分析」裡提過,這一「沉船意識」此後從未從有關中國的分析中絕跡。在「沉船意識」的危機感驅迫之下,中國人如開閘的水一樣向四面八方傾瀉。地球上凡有人居住之地,就有華人的身影。至於如何出國定居,華人也算是竭盡心智鑽空子,「代辦各類移民」在中國早就成了收入頗豐的新興產業,赴香港、美國、加拿大生孩子讓其落地就獲得該地居留權或者國籍,只是其中一類方法罷了。2001年香港法院因「莊豐源案」頒令內地夫婦在港所生子可享有居港權後,自此之後,這類「港生孩」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2011年的29,760人,這47倍增速見證了大陸人赴港產子的瘋狂。儘管這些「港生代」不少依舊生活在內地,但為他們編織「香港夢」的父母們則無悔當初,仍深信「多一個港人身份,孩子始終多一條出路。」

中國人是不是「蝗蟲」?做為中國人,我當然理解同胞們為什麼要移民。但站在移民國的位置想想,被罵「蝗蟲」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許多人就是奔著這些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去的,那些移民公司這樣告知移民者:加拿大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全免費,孩子從一出生到18週歲,根據家庭收入每月有補貼金。移民成功,光是一個孩子的教育經費就賺回來了,是兩個三個賺得更多。

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移出去十分之一,仍然會覺得人滿為患;但世界還只接收了兩千萬(改革開放後移民者,約數),卻已深刻感到「中國人來了!」與中國大陸毗鄰且通過旅遊輕易可達的香港,對「中國人來了」的感受自然要比他國更深。

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是依靠本國納稅人繳納的稅建立起來的,正在工作的一代人養上一代,是因為上一代也曾養過更早的一代人。這種奔他國福利去的移民多了,尤其是退休之後依親移民多了,不納稅只享受福利,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警覺。英國移民部長格林最近在新政策性講話中表示,進入英國的非歐盟移民必須「對增進英國人的生活質量做出貢獻」,英國不需要「中層管理人員」或「無特殊技能的勞工」;新政策更加明確地指出,英國只願意接受「最好和最聰明」的移民。我猜想,繼英國之後,還會有不少國家會相繼關上這扇被中國人視為逃生舢板的移民之門。

最後,對本次討論的主題做一總結,中港衝突的實質是西方文明與東方專制文化的衝突,緣於香港人對自身漸漸失去自由、公共領域和政治參與的權利所產生的焦慮感。如果北京政府只誇大注重「蝗蟲論」,只能讓香港人心漸行漸遠。

文章來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