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漢:中國人「抬頭走路」和洋人吃燙芋泥

【新唐人2012年2月8日訊】 據說,文革中中美建交後,美國代表團訪華,有一名美國官員問周總理:「為什麼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很多人認為,美國官員的話,是對中國人的侮辱。據報導說,在場所有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

要說美國官員說的這句話,是有意侮辱中國人,筆者至今不能信服。筆者始終認為,抬頭走路與低頭走路是各人的習慣不同,也與心境有關,是生活中正常現象。難道美國人都是抬頭走路?美國人好奇的問話,或許是對當時中國人精神面貌萎靡不振的善意批評。

喜歡上綱上線的這類人有兩大特點,一是小題大做,二是無限上綱。總要要把雞毛蒜皮的事情,與政治觀點和階級立場緊密聯繫在一起,愛將家常小事,上升到國家大事的高度去分析思考。

他們認為美國人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是對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羞辱。此事若忍氣吞聲不反駁,有損國威。可抗議的話,對方是疑問一件日常小現象,又不夠抗議的規格,頗為兩難。

官方傳說,當時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在走上坡路,故走路低頭,而你們美國人在走下坡路,所以走路抬頭。」

評論說,周總理睿智的回答,為中國人爭了面子,讓美國人尷尬、窘迫、無趣,是美國人自取其辱。

其實,走路抬頭和低頭,都不是貶義詞。

俗話說昂頭女人低頭漢,是說走路抬頭的女性有精神,顯風采,走路低頭的男人有心計、愛思考。

一般地說,人走路時抬頭,會給人精神煥發的感覺。可你走在坑窪不平佈滿石子水坑的路上,不管是誰,他能雄糾糾氣昂昂地昂首闊步嗎?

四十年前,鄉村就不說了,一般中小城市的路面未必都平整,那時中國人行走低頭看路,再正常不過。再者,當時正是「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階級鬥爭盛行,人人自危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心境不佳,都是憂心忡忡,低著頭愁眉不展。

美國人則在日常生活中無此憂慮與恐懼,他們可以放心地抬頭走路。

但顯然,周恩來總理當時話裡的「上坡路」與「下坡路」,不是指個人在地理環境概念上走的道路,而是指國家的前景興衰。

假如這件軼事是真的,那麼時在文革,把十年浩劫比喻為走「上坡路」,現在看來也是大不妥。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沒見走「下坡路」的美國衰敗多少,卻只見我們的大貪官們,一個個席捲著大量贓款,都去了這個腐朽沒落暗無天日的資本主義國家。

外交,特別是和平時期的外交,雖然有技巧,須謀略,但憑的是誠信與實力,小聰明和小機巧,決然不能在外交大事上有所建樹。但我們中國人在外交上大事糊塗或裝傻,小事情上精明或計較是有傳統的。

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一八三九年,林則徐在廣州督辦禁鴉片煙,洋人設宴宴請林大人,席間氣候炎熱,洋人以冰淇淋為林大人祛暑。但林則徐沒見過冰淇淋,見這玩意直冒熱氣,以為是熱食燙嘴,故端起杯子就朝冰淇淋吹,半天猶豫不決,不敢進嘴。

堂堂泱泱大國的欽差督辦,竟沒見過冰淇淋,洋人頗覺好笑。他們告訴林則徐,說這是冷凍冰涼的食品,很可口,還可以祛熱。但林大人以為受到奚落,耿耿於懷。

事後,林則徐備盛宴回請洋人,幾道涼菜後端上了一盤故鄉土產芋泥。此物用茅芋製作,先將茅芋搗碎,磨成淤泥狀,加作料搓成丸子,再用油炸熟。成品後的芋泥丸子溫度很高,但不冒熱氣。放置片刻,也是外涼內燙。席間,洋人誤以為是涼菜,便大口進食,結果燙得哇哇直叫。直接吞食的洋人更慘,內部滾燙的芋泥幾乎把他們的胃燙傷,疼的他們直蹦亂跳。

客人驚呆了。

這時,林則徐才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特產佳餚名菜,叫太極芋泥,得慢慢品嚐。」

林大人的這件外交軼事,為許多人津津樂道,他們為林大人聰明而絕倒,以為這是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惡氣。

筆者以為林則徐的這個惡作劇,已經不是有傷大雅,而是一種待人接物上的失德與陰損。

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要贏得他國尊重,必須要在經濟實力上國富民強,在政治理念上公平正義。國富民窮不行,只講主義不講公平正義也不行。

用國際主義來註解無償的慷慨的大量援外,置國內身處貧困線上掙扎生活的人們於何地?豈不是「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清外交翻版?

何況,國富民強,這民強二字,除了物質因素,還有精神因素。這個精神因素,就人們對自由民主人權的渴望。如果國人連自己公民的權利都分不清,都沒有要求,那是弱民,不是強民。人們在自己的國家都強不起來,還會在國際社會上強嗎?弱民,只能被國際社會同情,絕不會被讚賞和尊重。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