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國際社會不再相信誠信缺失的中國

【新唐人2012年2月7日訊】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除了前文所述的權力尋租(這套把戲主要用之於同類國家),在歐美等民主國家遭遇到的障礙,則是中國企業及其產品從娘胎裡帶來的先天疾病:缺乏誠信。

說中國企業及產品缺乏誠信,中國自己恐怕也無顏否認。據中國商務部2011年8月在建立企業信用檔案時所公佈的相關信用資料,中國每年簽訂約40億份合同中,履約率只有50%。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中國企業壞賬率高達1%至2%,且呈逐年增長勢頭。與之相比較,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企業壞賬率通常為 0.25%至0.5%。
  
在2006年末入世五年「觀察期」未滿之前,中國對內對外銷售商品奉行兩種質量標準,對外商品質量檢測比較嚴格,所以「中國製造」質量雖差,但還未出現有毒有害等安全問題。入世五年「觀察期」一過,中國當局立刻開始放寬監管。從2007年開始,一度在海外市場佔有率非常高的「中國製造」因其有毒有害而信譽掃地,曾以價格低廉吸引了無數美歐消費者的「中國製造」,如今在美歐消費者的眼中成了一種警戒標誌。無論中國當局怎樣自慰,都無法掩蓋一點:2007年,是「中國製造」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中國製造」成為劣質有害與不安全的代名詞。曾經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80%的中國玩具製造業,這一年因其油漆含鉛量超標,就在世界各地召回兩千多萬件。2007年8月,廣東佛山利達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樹鴻因美國美泰公司宣佈召回近百萬件利達出產的含鉛量超標玩具,蒙受三千多萬美元巨額損失而被迫自殺。至今中國玩具業還未走出「死亡陰影」。

中國食品讓海外消費者望而生畏。至今縈繞中國奶業的噩夢三聚氰銨,在北美發作於2007年。那一年,北美一地就有超過8,500起貓狗因食用受污染飼料而死亡的案例。此後,中國國內三鹿奶粉含三聚氰銨導致全國出現數千「結石寶寶」,此事經媒體揭發之後,中國奶業更是遭受重創。與中國三鹿有合作關係的新西蘭恆天然(Fonterra)受到這一醜聞的株連,導致新西蘭社會對中國的嚴重不信任。2008年中國出口到日本的毒餃子事件,更是導致中國食品在日本信譽掃地。

中國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產權剽竊者」。中國曾利用自己對高鐵設備的龐大需求,甘冒被日本、德國、加拿大製造商指責偷盜技術的風險,拼裝出了自稱是「自主創新」的高鐵技術。日本廠商JR和川崎重工因為擔憂這種拼裝技術導致安全問題向中國合作方提出抗議,並提交了「後果自負」的備忘錄。但中方置若罔聞,用從各方「拿來」的技術,並大張旗鼓地宣稱要向世界輸出中國高鐵技術。只是7•23動車事故的發生,才中斷了中國高鐵出口世界的美夢。

在美國上市的多家中國公司涉嫌財務欺詐,幾乎導致全軍覆滅。自2004年開始,350多家中國企業相繼利用美國反向收購方式(APO 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融資性反向收購),在美國股市上推出「中國概念股」大肆圈錢。這些在美國借殼上市的公司幾乎覆蓋農業、食品、工程與化工等各行各業。但因這些公司的財務狀況不透明,至2005年,其中有70多家企業在美國上市還不到一年,90%以上變成了垃圾股(股價在1美元以下),常常出現連續幾天沒有交易的慘淡景象。到2009年,有上百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終因其財務疑雲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給予退市懲處。為這些公司承擔審計的幾家美國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也嚴重受損。

中國式建築承包也受到質疑。中國在中東、非洲等地承建了不少建築工程,其特點是在工程競標時以「低報價」(包括賄賂發包方)贏得承建權,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以「高於競標價」來結算;或以「偷工減料」等明顯違反合同的方式降低成本。2010年,中國海外建設工程集團為了進入歐盟市場,以低報價方式在工程競標中勝出,奪得了波蘭A2高速公路的承建權。在招標談判中,中海外的報價是13億茲羅提,相當於波蘭政府預算的52%,也就是每公里2600萬茲羅提。波蘭同行認為「世界上誰都不能以這麼低的價格修築高速公路」,中海外在競標時同樣知道這一點,但自信擁有「工程回扣」和「偷工減料」等「中國特色秘方」,定能無堅不摧,但最後卻在已經民主化的波蘭遇到了麻煩。2011年初,500多名中國工人來到波蘭後,工程進入建設狀態。但由於中海外不能按時支付波蘭分包商貨款和相關費用,分包商拒絕向工地運送建築材料,導致工程從5月18日起不得不宣佈停工。中海外當時承諾在5月30日前結清拖欠款項,分包商同意在拿到錢後24小時內復工。但到了最後期限,中方沒有付款,事態升級。最後,波蘭政府與中國公司解除合同,按合同要求中方賠償7.41億茲羅提(1.885億歐元)。
  
中國崛起的十年,是世界認識中國政府真實面目的十年,也是中國失去國際信任的十年。對任何國家、政府、機構或者個人,信用都是一次性資源。一旦失去了社會信任,哪怕以後說得再好聽,也不會有人再輕易相信你。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