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2月1日訊】萬餘噸農藥廢渣鹽流入12省市。近日,安徽審理江蘇海天鹽化公司非法制售「農藥廢渣鹽」案件。被告人非法制售「農藥廢渣鹽」14000噸,流入全國12個省、市鹽業市場,部分「農藥廢渣鹽」冒充食鹽流向餐桌。據調查,「農藥廢渣鹽」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產生了100%或更高的利潤率。(1月31日《京華時報》)
饅頭加入染色劑,農藥廢渣也製鹽。這年頭,總有一些新聞讓人不寒而慄。今後我們還敢吃什麼?今後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放心吃?類似的追問已經太多太多,很多人都有了「審丑疲勞」。而我更想追問的是:萬餘噸「農藥廢渣鹽」到底流入何處?
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無須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單是「農藥廢渣」幾個字就足夠說明這種東西的性質和危害了。新聞中對「農藥廢渣鹽」的流向的表述主要是兩句話:一是「流入全國12個省、市鹽業市場」,一是「安徽阜陽截獲的『農藥廢渣鹽』,主要賣給當地小商販用於製作燒餅、饊子等食品」。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的只有一個安徽阜陽,絕大多數地方我們不知道。按照常識,出了這麼嚴重的食品安全案件,政府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就應當將詳情公諸於眾,以提醒公眾提高警惕,不要為毒鹽所戕害;然後,要立即行動起來順藤摸瓜,查清楚這些害人的東西到底流入何處,不僅要精確到省市,更應精確到市場、精確到具體商家,盡最大的努力將剩餘的毒鹽追回,同時排查是否存在因食用毒鹽而造成的病例。只有這樣,方可將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上述工作對安徽阜陽來說肯定力有不逮,需要更高層次的力量來協調、來組織。可是,現在連毒鹽到底流入哪些省市都語焉不詳,其他的工作就更甭提了。
萬餘噸「農藥廢渣鹽」到底流入了何處呢?或許,相關部門是害怕公眾知道的信息太多而「情緒不穩」;或許,相關部門是對中國人的「抗毒性」有足夠的信心,認為我們經受住了地溝油、瘦肉精的考驗,必然不懼區區「農藥廢渣鹽」。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農藥廢渣鹽」由來已久(海天鹽化2009年9月便已開始制售)、數量巨大(14000噸),查起來太複雜、工作量太大,說不定還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關係,還是「難得糊塗」來得省心,還是趁過節演幾場「慰問秀」來得輕鬆。於是這就又帶來一個問題:毒鹽數量如此巨大、作惡如此之久,為何某些監管部門長期未曾發現?他們是否有失職之嫌?甚至,裡邊是否還存在其他貓膩?這些都是問題,不可能有答案的問題。作為老百姓,我們只能在做飯時暗暗祈禱:但願我們不在那「12個省市」之內,但願我手中的這包鹽不會將我撂翻。
文章來源:《華聲在線》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