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廣西鎘污染事件到底緊急不緊急?

【新唐人2012年1月31日訊】廣西的鎘污染事件,似乎事態緊急,但又似乎是無足多慮。

說事態緊急,是因為柳州市開始「打響柳江保衛戰」,並啟動地下水源。但無足多慮的表現,也是充分的,如「尚在控制範圍」,「不影響下游水質」,污染「已降解60%左右」等等。

以我們的經歷來說,任何緊急事件,當它被說給我們聽的時候,都是如此,既麻煩又在控,既緊急又無足為慮。因為麻煩和緊急,於是高度重視就顯得極其值得感戴;然而「已經得到控制」、「尚在可控範圍」或者「影響有限」,則以此喚起人們對處置力量的信心,並嘲笑自己那種愚民式或「不明真相的群眾」式的擔憂和驚慌。

這樣,緊急事態的出現雖非處置力量之所預料,但必然要呈現一種「壞事變好事」的邏輯。「壞事變好事」,不只是出事以後要大力表彰英雄,更深層的含義,是顯示處置力量是何其顛撲不破、堅強有力,哪怕是發生了不可逆料的事情,處置力量仍能信步安然,一切在控,並且迅速戰而勝之。

這是傳播過程的結構設計,總體上具有隱喻特性。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傳遞著處置者的有力形象,不僅使你習慣於接受這力量的決定,而且使你無可想像另外的生活。因此,平平安安,你會頌揚國泰民安;遭遇大變,你仍會讚誦柱石堅強。嚴重的鎘污染事件以緊急而又不足為慮的面目出現,是傳播結構的一次效果體現而已。

其實,這次鎘污染事件演變到「柳江保衛戰」的程度,已是意外之意外。

這次污染事件是1月15日發現的,河池市下屬宜州市環保部門從龍江河死魚檢測到了重金屬超標。這就是說,是魚而非環保部門,首先報告了污染的意外發生。3天後,柳州市接到了河池市通報。而5天後,公眾才獲悉宜州市發生了鎘污染,但報導表示「水質正逐步好轉」。報導延遲5天,是否在等待「水質正逐步好轉」?我們不作妄測,但「報導出,萬民安」的老套子呼之慾出,鎘污染事件應當完結了。此後數日,不斷傳出的正是水質逐步改善,未影響下游柳江水質等消息。

然而,1月27日,突然又傳污染逼近柳州市區。該死的鎘污染,未能如願「逐步好轉」,這是新的意外。所謂「龍江河鎘污染未影響下游柳江水質」,不過是污染尚未流到柳江罷了。這個新的意外,應是對所謂「水質正逐步好轉」的掌嘴,只是傳播機構以及自我神化的處置力量,哪怕有幾絲被掌嘴的感覺,羞恥感也是微不足道的,「事態緊急但完全在控」的傳播模式又要繼續。於是,我們看到了一邊進行「柳江保衛戰」,一邊再次聲稱「不影響下游水質」的循環故事。

從龍江河鎘污染「水質正逐步好轉」,終於發展到了「柳江保衛戰」,人們是否應該再次相信「不影響下游水質」呢?哼,這是個疑問。不過,我們還聽到了「介紹」,表示鎘超標雖然會對人的腎臟帶來影響,但它比砷、鉻等其他重金屬的毒性小許多。這個介紹科學不科學是其次的,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暗示即使受了鎘污染,也不要驚慌,要「科學對待」。

一個最為奇怪的現象是,污染發生已經半個月了,污染源何在,仍沒得到清晰的認定。1月25日,也就是污染髮生10天後,河池市稱污染源是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蹊蹺的是此後金河礦業沒有被追問,有關污染源的說法也不再談及這家公司了。1月29日上午新華網報導稱污染來源地是宜州市拉浪水庫,同日下午新華網報導稱就「污染源為何遲遲無法查清」等進行了調查走訪,但通篇未寫到污染源究竟在哪裡。

一個污染源尚未找到的事件,何以能確信污染已經被控制,而不是在繼續發展?何況就算你能供應安全飲水,「柳江保衛戰」能算成功?這不單是飲水危機,而是環境事件。飲水可能幾天就安全了,但土壤、農作物、水產等遭受的污染,是不是幾天就好了呢?呵呵,這些是沒有人在意的,好像鎘污染事件就是一次飲水危機而已,從而可以表示事件緊急又影響有限,而處置力量偉大堅強。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