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黃昏激吻無「低俗」不「本山」?

【新唐人2012年1月18日訊】無「低俗」,不「本山」?喬志峰趙本山春晚小品曝光:「黃昏激吻」惹誤會。這個未公佈名字的小品延續了公益題材,講述了一件「好人好事」引發的誤會:夫妻倆宋小寶與趙海燕年輕時就與趙本山是舊相識,但曾鬧過矛盾。年老後的趙海燕在路上暈倒,被趙本山偶然遇見,並施以人工呼吸搶救,不想卻被不認識的攝影師拍到,並將圖片以「黃昏激吻」為名上傳到網絡。此事被小心眼的宋小寶知道後,引發了一系列誤會。(1月17日《新京報》)

這個「黃昏激吻」怎麼看都有「炒剩飯」的嫌疑,跟趙本山去年的小品《同桌的你》頗多相似之處:都是所謂的「公益題材」,兩個男角色一個高大全,一個傻不拉幾外加小心眼;都是一場弱智得不能再弱智的「誤會」,只不過一個由「一封信」造成,一個由「一張照片」引發……更煩人的是,兩個小品都拿男女關係大做文章,試圖營造一種曖昧低俗的無聊氛圍。《同桌的你》三句話不離「小樹林」和「苞米地」,不知道「黃昏激吻」又會製造什麼樣的挑逗和庸俗段子?趙本山的春晚小品沒有最低俗,只有更低俗。除了「大搞男女關係」,農民的土氣、江湖騙子(大忽悠)的狡獪、病人的搞笑表現……都在趙本山的小品中有活靈活現的展示。

甚至有人認為,「趙本山小品中的包袱和笑料,無不來自於對弱勢人群的嘲諷和挖苦,他把自己創造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裝裝瘋、賣賣傻、抽抽羊癲瘋,就靠著對普通人尤其是農民形象的醜化和諷刺,趙本山已經在「小品王」的寶座上穩坐了若干年。無「低俗」、不「本山」,似乎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看法。其實,何止是趙本山的小品呢,春晚小品整體格調不高甚至「涉黃」的問題早已為觀眾所詬病。小品《黃豆黃》台詞「我想佔有你,你想佔有我」被觀眾批評太「黃」;小品《開鎖》裡面有句「以前進門脫鞋,現在進門戴套」飽受爭議;特別是《軍嫂上島》裡邊的台詞「抓緊辦正事……就是那事啊」,更是讓很多觀眾的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全國人大代表姚菊泉在提交全國人大的建議中就曾「炮轟」春晚,批評春晚的節目「深入生活不夠,與群眾的生活有差距,按照藝術的語言講,那是"太假",這是人們不願意接受的」,「有低俗化傾向,幾乎每個搞笑類節目都近似於黃段子」,質疑「不知那些演員面對數億電視觀眾是如何說出來、做出來的」。
  
原來,不僅是無「低俗」、不「本山」,更是無「低俗」、不「春晚」。曾幾何時,網絡上掀起一陣轟轟烈烈打擊低俗之風,可在堂堂央視搞的春晚之中,竟然能混進「就好像新車到手就給撞了,身上打上肥皂就沒水了,剛要和姑娘接吻假牙就掉了」、「我們一起走進苞米地,此處省略72字」之類的肉麻台詞來!何以至此?竊以為將板子完全打到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身上是不公平的。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春晚到底以什麼標準來選拔小品,即春晚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小品。如果決策者的水平不提高,總是拿肉麻當有趣、拿「黃段子」當幽默,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永遠都別想翻身。記得在2009年,趙本山本人忍無可忍炮轟央視春晚節目審查內幕,稱「整個觀眾都笑翻了,就他們幾個臉是青的」,並表示審查的人老是提一堆不懂的意見,「一個挺樂的節目每審一遍就少樂一些,審十遍就被斃掉了」。

「整個觀眾都笑翻了,就他們幾個臉是青的」,通過老趙活靈活現的描述,我們局外人才恍然發現,央視春晚的審查者竟然是一群「青臉怪人」。觀眾在笑,審查者卻臉上鐵青,這是多麼「幽默」的場景!這幫「青臉怪」到底是何方神聖,老趙沒有點名。不過可以肯定,這些人絕非普通人物,他們不僅決定著成千上萬演員的命運,也決定著全國億萬觀眾除夕夜到底能看到什麼樣的春晚節目。再好的節目,只要他們看著不順眼,說斃就斃;再庸俗的玩意兒,只要他們覺著合意,就能一路綠燈、順利登台。「生殺予奪」的大權在握,也難怪他們要甩臉子、擺架子了。可是,一群臉色鐵青的「青臉怪」,又能審查出什麼好看的節目來呢?連自己都快樂不起來,又怎麼能帶給觀眾快樂?這些審查者當然也有難處,他們的壓力也非常大,保證節目不出現「問題」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可不管怎樣,春晚首先是一台晚會,輕鬆、娛樂應是主調,非要以「青臉」示人,這不是折騰觀眾嗎?為什麼這些年來的春晚江河日下、一年比一年差勁?有一群「青臉怪」當道恐怕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某網站舉辦的「大腕聊春晚」活動中,著名笑星潘長江則認為「現在的導演不敢大膽諷刺」。他表示,現在所有晚會的導演都有一個共同的說法:絕對不能因為這台晚會影響了我自己的前途,或者我想搞一個什麼什麼樣的晚會,搞一個什麼樣的諷刺小品,你想想,你諷刺誰誰願意啊?小品就跟相聲似的,如果不是諷刺的內容,你覺得有意思嗎?因此,現在的小品創作「很難、很難」。為了保證「不出問題」,小品和相聲都不敢、不許諷刺社會醜陋現象,至於某些涉及到「大人物」或「敏感問題」的內容,更是避之猶恐不及。被逼無奈,就只好在低俗和對勞苦大眾的冷嘲熱諷上做文章了。

小品和相聲原本是諷刺藝術,老一輩藝術家刺貪官、諷現實句句見血,深受觀眾喜愛。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小品和相聲日漸「娘」了起來,不敢諷刺、不敢挖苦,甚至不敢說真話。看著某些「人民藝術家」或插科打諢賣弄風騷,或溜鬚拍馬粉飾太平,真讓人幾欲將苦膽給嘔出來!好容易出了一個敢向權貴和社會醜陋現象叫板的「非主流相聲演員」,還差點被當成「三俗」典型給幹掉。現在不僅是「導演不敢大膽諷刺」的問題,而是全社會都不敢大膽諷刺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相聲和小品日漸萎靡,最終只能淪為舞台上粉飾太平、插科打諢的「花瓶」。無「低俗」,不「本山」;無「低俗」,不「春晚」……這恐怕不僅是一種令人難過的文藝現象,更是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非常深刻的社會問題。

文章來源:《南海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