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15日訊】昨晚,台灣大選塵埃落定,馬英九以較大優勢再次當選。台灣人民心平意和地接受了這個事實,落選者蔡英文則真心誠意地為馬英九祝福:「我們承認敗選,也願意接受台灣人民在這次選舉裡所作出的決定。我要恭喜馬英九,也希望他在往後的四年裡要傾聽人民的聲音,用心執政,用公平照顧每一個人民,千萬不要辜負人民的期待。」
看到蔡英文女士語帶咽梗、極有風度的敗選感言視頻後,近年來像老太婆一樣愛流淚的老李,眼睛頓時一片濕潤……
我特別注意到前些年曾屢遭民進黨支持者痛罵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選後對民進黨支持者的一番講話,他以朋友身份,向民進黨朋友作出建議說:不要有挫敗感。成敗自有它的原因,小如戰術,大如戰略,應作進一步檢討。
看到連戰先生的話,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打開珍藏的謝長廷先生四年前的敗選感言,搖頭晃腦、字斟句酌地用標準的「廣東普通話」朗讀起來:
「台灣人民已經用選票做出決定,我們接受大選的事實,我們在這裡要恭喜馬英九先生和蕭萬長先生。」「我在這邊呼籲民進黨支持者,冷靜面對這樣的結果,民主包括結果也包括過程,過程難免有爭議,但是我們接受,不要再有抗爭,讓我們社會非常迅速彌補因為選舉所留下來的裂痕,讓我們的人民能夠很快地生活在愛與信任的環境裡面。」「我們選舉失敗了,但是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祖先留下來的民主火種不能熄滅,我們要轉希望為動力,守護台灣的民主。」
四年前聽到謝長廷的敗選感言,我甚至差點哭出聲來。而現在重讀這篇感言,心中仍然湧動一種感動和欣慰……
想來奇怪:一輩子沒見過選票長啥樣的咱,卻極為關注台灣人民玩選舉——自從台灣政治轉型後,二十多年中,無論是台灣市縣議員和市長選舉,還是「最高領導人」選舉。尤其是當年扁哥肚皮上擦過一顆子彈後,台灣每有選舉,都讓我神經高度緊張,深怕台灣同胞又鬧出啥大事,為「中國人不宜搞民主」觀點添磚加瓦。所以,四年前看到謝長廷先生的敗選感言後,感動、感慨之餘,當即便想當即寫幾張條幅鄭重贈給台灣的英九、長廷們,上書「你辦事,我放心!」只是鑑於「悔之體」書法實在上不了檯面而作罷。
更奇的是:自從看了謝長廷先生的敗選感言後,咱對台灣大選的興趣便「與日俱減」——因為她越來越有美利堅民主的味道了:「選誰都差不多,」「美國的制度哪怕坐在總統位置上的是隻猴子也影響不大」的現實,開始在台灣出現了。用當年《人民日報》經常講的一句話就叫「形勢大好,不是小好,而是越來越好!」
制度好了,選隻猴子上去也影響不大,你說怪不怪?
言傳正傳:「百年老店」國民黨重獲台灣人民認同,開闢本黨歷史新紀元,十三億大陸人民應當從中得到何種啟示?
竊以為,首先應當從中得到「啟示」的,應當是大陸執政黨精英們——當年國民黨在政治矛盾、社會矛盾、族群矛盾越來越大,民眾對民主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歷史條件下,在蔣經國先生領導下毅然決然實施政治轉型,迅速贏得台灣人民的認同。並使國民黨在第一次大選中贏得勝利。後來在失去兩屆執政地位的情況下,國民黨在馬英九領導下痛徹反省,實施大幅度、深層次政黨改造,脫胎換骨的國民黨最終重新贏得執政地位。而今天又獲得連續執政的輝煌……政治轉型,國民黨失去的只是敵意和仇恨,得到的是社會的和解和本黨的新生——正可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對此,大陸執政黨精英們決不能無動於衷。「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開啟新的歷史大門鑰匙掌握在你們手中,切莫再躊躇不前,錯失書寫歷史之良機。
其次應當從中得到「啟示」的,應當是紅色家族的精英們:眾所周知,在政治轉型前的台灣,不但社會矛盾、族群矛盾越來越大,國民黨權貴家族,還因長期生活在一種強烈的對立、敵意和仇恨之中而惴惴不安,蔣經國訪美一聲槍響,更讓許多國民黨權貴家族惶惶不可終日……蔣經國最終立意轉型雖然難說全緣於此,但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應當恰如其分。而轉型之後的台灣,過去社會對國民黨權貴家族的敵意和仇恨奇蹟般地消失,他們從此像正常人溶入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之中——這個失去了敵意和仇恨的「正常人」非常重要!
而當今中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子孫們,與台灣政治轉型前的台灣權貴家族的境遇非常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不但大陸執政黨應當從「百年老店」國民黨重新煥發出「革命青春」的奇蹟中得到應有的啟示,當今紅色家族的精英們同樣應及早清醒過來——政治轉型,失去特權,卻化解了敵意和仇恨,贏得了尊重與安全,
其三,應當從中得到「啟示」的,是對民主有所顧慮乃至持拒斥心理的大陸同胞:同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對岸台灣同胞能做到的事,咱們絕沒有理由自輕自賤!有人總是顧慮大陸人口眾多,情況複雜,擔心實行民主會「亂」……確實,與台灣相比,大陸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然而,人口眾多,情況複雜,恰恰更需要民主政治。退一步而言,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確實給實行民主帶來困難,然而台灣二十年前便進行政治轉型,而大陸如果從此進入「預備立憲期」,五至八年進行大選,即多了近三十年的緩衝地帶,如果這樣仍然認為大陸不宜實行民主,便是典型的「自輕自賤」心理了。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