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之豐:大陸客觀光台灣民主

【新唐人2012年1月14日訊】台灣將在14日舉行總統和立法院大選投票。台灣激烈的民主選舉自由競選跟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由執政黨共產黨嚴密控制的選舉形成鮮明的對照。

在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大陸,即使是最基層的、跟立法和執政扯不上關係的人民代表選舉也受到中共的嚴密控制。中國大陸各省市在不久之前舉行的基層人民代表選舉中,候選人不能進行自由競選,獨立於中共控制的參選人最終幾乎沒有人成為正式候選人,而中國大陸的選民普遍不知道究竟誰是自己的代表。中國大陸公眾抱怨說,在社會大眾關心的重大事件發生之後,所謂的人民代表都是整齊劃一地默不作聲,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代表誰,究竟有什麼政見。

於是,台灣自由開放的民主選舉就成了中國大陸民眾的嚮往,成為大陸民眾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政治制度一邊極其自由、一邊極其不自由的反差,也成為國際媒體的話題。

台灣民主影響中國

日本主要工商新聞報紙《產經新聞》1月12日發表記者河崎真澄從台北發出的報導說:

「台灣總統選舉將在14日投票。在中國主要是年輕人使用的、擁有3億2千萬用戶的微博上,爭取連任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總統人氣很高。儘管中國對台灣政治報導的限制很多,人們還是通過微博片斷地傳播台灣選舉情況。

「許多人發表微博說,『馬英九雖然是總統,還是吃便當』,『他在街上的理髮店理髮,也參加獻血活動』。這種微博把馬英九跟中國共產黨領導層進行對比,對兩邊的反差表示驚異。

「還有微博表示不滿說,『中國的政治改革遲遲沒有進展』,並進而表示,『希望馬英九統一祖國』,『馬哥,來解放大陸吧』。這些微博明顯表示,期待馬英九和國民黨政權能將中國大陸從共產黨一黨統治下解放出來。」

「另外,中國大陸微博也開始出現要求中國民主化的帖子,如:『中國人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什麼時候才能跟台灣一樣投票?』『希望結束一黨統治。』隨著微博等信息傳播工具的日漸普及,跟中國大陸在語言和族裔方面有許多共同點的台灣民主選舉有可能改變中國年輕人的政治意識。」

大陸客觀光台灣民主

《產經新聞》記者河崎真澄的報導,可謂身在台北,回望中國大陸。與此同時,日本主要報紙《每日新聞》記者隅俊之12日從台北發出的報導,則將注意力放在了在台灣的中國大陸觀光客身上。隅俊之報導的題目是「台灣總統選舉:中國觀光客興味盎然」。報導說:

「一路競爭激烈的台灣總統選舉14日投票,訪問台灣的中國大陸遊客對台灣選舉的關心也在高漲。雖然許多人對奉行親和中國路線的執政黨國進黨候選人馬英九總統(61歲)抱有好感,但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主張政權輪替的馬英九競選對手、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國實行的是中共一黨統治,台灣則是選舉反映民意,民意多種多樣,這一點令大陸遊客印象深刻。」

「對無權選擇政權的中國人來說,同屬中華文化圈、擁有民主制度的台灣富有魅力。香港報紙《太陽報》報導說,中國當局擔心台灣的選舉會對訪問台灣的中國觀光客產生『惡劣影響』,因而減少了對團體觀光訪台申請的許可。來自北京的一位男子(55歲)表示支持蔡英文。他說:『(奉行親中路線的)馬英九給人軟弱的印象。希望台灣政權更迭,給中國大陸展示民主的範本。」

民主選舉的熱鬧和魅力

日本主要報紙《讀賣新聞》12日發表報導,題目是「『民主選舉』對訪問台灣的中國觀光客富有魅力』。報導說:

「在訪問台灣的中國觀光客中,對台灣總統選舉和立法委員選舉的關心高漲起來。對生活在共產黨一黨獨裁體制下的中國人來說,這是2008年7月台灣解除大陸觀光客來台禁令以來第一次看到的『民主選舉』。選舉集會的『節日般的熱鬧』對他們富有魅力。」

「『這是民主的樣子。這才是正常的現象。』一位來自中國云南省的年齡40多歲的男子在台灣南部見到在野黨民進黨和執政黨國民黨的競選集會,表達了這樣印象。」

「台灣的旅行社表示,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觀光客提出希望『體驗選舉氣氛』的人多起來。他們要求旅行社引導介紹選舉集會。在台南高雄的一位現任立法委員事務所,記者9日看到中國觀光客前往那裡跟該立法委員握手的場面。在中國的互聯網上,有人表示,『羨慕台灣的民主』……」

台灣選舉促成旅遊業

台灣的民主選舉給台灣旅遊業帶來大收穫,是日本共同社12日一篇報導的主題。共同社報導的題目是「爭先恐後台灣行,大陸客著眼政權更」。報導說:

「本社12日獲悉,從中國本土前往台灣的觀光客去年11月到12月比前年同期大幅度增長四成以上。台灣14日舉行總統選舉。假如政權從奉行跟中國和解路線的國民黨轉移到被中國視為獨立派的民主進步黨,中國人前往台灣或許會變得不容易。有觀察者認為,中國人或許是出於這種考慮,才出現急忙前往台灣旅遊的大陸客增多的現象。」

台灣選舉的看點

從選舉的勢均力敵和扣人心弦的角度來說,台灣的這次總統大選可謂相當充分地滿足了觀眾。美聯社12日發表記者溫逸德(PeterEnav)的報導說:

「台灣總統馬英九努力把台灣跟中國的專制政府的對抗轉為講和,這讓北京和華盛頓感到高興……但這一點或許對台灣的選民來說還不夠。」

「馬英九在星期六舉行的競選連任的選舉中面臨先前所沒有預料到的激烈競爭。他的主要競爭對手蔡英文利用台灣的中產和勞動階級的不滿,進行了一場機智而有效的競選。台灣中產和勞動階級的不滿是,他們基本上沒有得到馬英九親和中國的政策所帶來的好處。」

「一個星期前發表的民意測驗(即台灣法律所規定的投票前最後的民意測驗)顯示,馬英九只是領先3到4個百分點,儘管蔡英文先前在台灣從來沒有贏得過選舉產生的公職。在2008年,馬英九以領先對手17個百分點的優勢贏得選舉。當時,蔡英文所屬的民進黨因即將卸任的總統貪污醜聞而地位動搖。」

台灣問題的變數

法國天主教會面向社會大眾的報紙《十字架報》12日發表記者多里昂•馬洛維克的報導,介紹了台灣的選情和總統選舉的主要競爭對手馬英九和蔡英文。報導說:

「新興的民主台灣情況很好。在16年前進行首次民主選舉以來,『中華民國』即台灣1月14日星期六將選舉下一位總統。是否跟中國大陸統一依然是台灣政治辯論的中心,不過,台灣島的經濟以及台灣日漸嚴重的貧富差距成為輿論的首要關心話題。」

在介紹了馬英九的個人家庭背景(父母從共產黨中國逃出,出生於香港,哈佛大學學習法律)和他對中國大陸政策(過去四年來追求海峽兩岸和平,但不跟中國大陸談統一)之後,馬洛維克這樣向法國讀者介紹他的競選對手蔡英文:

「跟競選連任的馬英九競爭的是55歲的別具一格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自2008年以來,她一直是在野黨民主進步黨領袖。民進黨主張台灣最終獨立。但是,這位『可以做出必要妥協的』聰明女子沒有把台灣獨立當作一個主要的選舉議題。」

「更具體地來說,蔡英文意識到她的競選對手追求的跟中國和解的政策導致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於是便在競選中提出『和諧社會,讓財富分配更公平』的主題。在這個男權盛行的國家,這位機靈的大學教授也把她的女性作為一個選舉話題。鑑於民進黨在2008年以來的中期選舉中獲得的政治勝利,蔡英文看來有可能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中國密切關注台灣總統的選舉結果。中國看來傾向於馬英九,而蔡英文則是台灣問題的變數。與此同時,北京也將在今年10月更換領導層。」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