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移民搶8萬新崗位成就業主力軍

【新唐人2012年1月11日訊】澳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移民在澳洲成為更受歡迎、更容易受僱的勞動力。過去一年中,在澳洲的外籍勞工搶佔了8.1萬個新增的工作崗位,而與此同時,有3.8萬名澳洲本地工丟掉了飯碗。

《澳洲人報》1月11日報導,英國人、馬來西亞人和菲律賓人是享有比澳洲當地人更低失業率的主要移民團體,而新西蘭人和印度人比澳洲當地人擁有更高的就業參與率。

澳洲統計局對就業數據進行的詳細分析顯示,雖然移民占澳洲勞動力的比例不到3成,但在2010年年初起新增的就業崗位中,移民佔據了一半以上。

反對黨公民事務發言人甘巴羅(Teresa Gambaro)表示,與難以融入本地社會相反,新來的移民直接走馬上崗,進入當地的職場,為澳洲的經濟成長作出貢獻。去年11月未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顯示,澳洲出生的務工者失業率為5%,但海外出生人士的失業率僅更低些,為4.8%。

來自各國的移民團體也有差異。具體地說,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失業率為2.8%,馬來西亞移民3.8%,菲律賓移民4.8%。中國移民與本地人相當,都是5%。新西蘭人的失業率在5.4%以上,印度人則為6.8%。

新西蘭人和印度人的失業率看上去相對較高,但其總體就業趨勢依然向好,這是因為他們的就業參與率分別高達78.7%和76.9%,遠遠超過本地人的68.1%。

越南出生的移民及黎巴嫩出生的移民的失業率高於平均水平,分別為9.7%和8.4%,而且其就業參與率也低於平均值,僅分別為58%和45.3%。不過,越南人和黎巴嫩人歷來失業率就很高,這是因為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湧入澳洲的越南人和黎巴嫩人中,有大量的難民。而最新的移民大潮,不管來自新或老來源國,都趕上了澳洲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

目前澳洲最大的外籍族群依次是英國、愛爾蘭人、新西蘭人、中國人和印度人。由於他們的高人口淨值,在截至去年11月的一年時間裏,絕大多數新增工作機會都落到了這些族裔的人群中。其中,新西蘭人是最受僱主歡迎的外籍勞工,就業者新增3.3萬;其次是中國人,新增2.37萬人;再就是英國人,2.14萬人;然後是印度人,1.31萬人。

《澳洲人報》的分析證實,2006年以來,技術移民一直在填補本地的勞動力缺口。在過去五年中,本地人成為主要新增勞動力的唯一例外是2009年,當時,得益於工黨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和第二次礦業熱潮的開始,男性藍領工人就業形勢非常好,本地人成為新增就業市場的主力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