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曝光 揭毛權鬥整人作家被毛派整死

【新唐人2012年1月11日訊】(新唐人記者蕭雲綜合報導)撰寫了《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案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的大陸著名歷史學家高華,於去年年底去世。而該書由於揭露了毛澤東用權謀奪權而被當局視為禁書。近日,一向敢言的大陸媒體《南方都市報》發表了兩篇文章指出,高華實際是死于毛派的詭計,是毛派整死了高華。

《南方都市報》連發兩文披露高華死因

《南方都市報》1月8日發表兩篇文章:中山大學教授劉根勤《學者與體制之間的迷惘》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高華:一個學者的堅守》,揭露了致高華於死命的直接原因——南京大學拒絕支付高華急需的藥費:高華教授“治病”過程中,為使用“國產”還是“進口”針以及用藥量與學校產生衝突,學校只允許使用國產,儘量少用。

兩文中還披露,高華在南京大學讀了10年歷史,1988年畢業留校任教後,在2001年前,一直只有一間單位宿舍,許多文章是在筒子樓裏的公用廚房的小餐桌上寫成的。

文章描繪高華的生活細節: 一個在大學做了十幾年教授的人,房子很小,走廊過道甚至衛生間都被書和資料塞滿。即使這樣的小房子,高華也得借錢才能買得起。

張鳴指出,“明明是國內最優秀的學者,卻沒有學校敢要。在單位,還要經受明裏暗裏的白眼和冷遇。甚至包括他的病,如果不是環境這樣的惡劣,高華也不會得這樣的病。”

劉根勤說,“他原來與系裏兩位副教授一起擠筒子樓的悲慘生活,到2000年搬到了龍江社區宣告終結。但卻一直‘貧’。……他這10年聲名鵲起,在海外學界、在國內的輿論界尤其是南方報系備受推崇,卻到最終因為治療問題還要乞助於學校。 ”“ 他在歷史系連讀書加教書待了33年,沒拿到系裏(課題費)一分錢。”

還有,高華是1999年才評上教授的,是因為錢理群教授、楊振寧先生等知名人士多次對南京大學校長不滿的社會壓力才評上。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極想調高華,但高華最終沒有調入上海。因為 “‘上面’說了,這樣的人怎麼能進上海呢?

高華去世 大陸作家扼腕痛惜追悼

去年12月26日,高華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57歲。他的去世,形成了一次震動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公共事件,學者們紛紛通過微博、網路等表達哀思。目前,《高華:一個學者的堅守》這篇文章在網絡上被刪除。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說,高華是我見過的最認真,最嚴謹,見識非凡的史學家,是我的良師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華走了,一個有良知的中國學者,一個自甘貧賤的堅持學術操守的學者離開了我們。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學者。這樣的堅守者,才是這個民族的脊樑。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表示,這是歲末聽到的最悲哀的消息。他認為,真正的史家風範正是這樣的:著書不為稻粱而謀,超越一己之功利,漠視世俗之利害得失,只是為了實踐內心的學術良知,還原歷史的真相,哪怕撕破了皇帝的新衣。在種種糾結之後,高華選擇的依然是直行,是對良知和歷史的擔當。沒有什麼人比他更對得起歷史學家和思想者的榮譽了。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系主任李公明在文章中感歎,在像高華這樣有深厚學術功力和求真求實精神的學者面前,企圖以封鎖資料來阻撓歷史研究前進的步伐已經是越來越困難了。他認為,即使只能依靠公開出版物,通過精心的辨別和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發展真相、歷史人物的偉大與卑劣、歷史發展趨向的光明與黑暗、歷史事件的真相與謊言等等根本性的問題已經昭然若揭,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奎松表示,高華的研究表現了一個學者的誠實、正直和獨立思考。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對高華的突然去世,感到一時難以接受。他認為,高華先生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學者。能夠沉澱下來的好書不多,高華的著作,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了經典。歷史學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年紀越大,對歷史的感悟越透徹,越深沉。他感歎,如果高華先生活到八九十歲,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

高華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家,大陸著名的中共黨史研究專家,他花了20年心血研究、寫出的幾十萬字的學術著作《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於2000年3月在香港出版後,廣受讀者歡迎,被贊“震撼無以言說”。

【禁聞】六老幹部上書 更換天安門毛澤東像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