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2日訊】雙匯「瘦肉精」等事件還沒徹底解決,「染色饅頭」又接踵而來;面對鬆軟的饅頭,很多國人還心有餘悸,猶豫不決、不敢下口的時候,蒙牛牛奶致癌物又被查出,讓國人在哀傷是否需要絕食,中國的食品才能不再下毒。
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接連一再爆發,從阜陽的劣質牛奶,舉國聲討,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更是震驚世界。最近幾年發生的許許多多的典型事件反映出食品安全危機在中國,已經鋪天蓋地,簡直一發而不可收拾。
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廣東省市衛生防疫部門、市區工商部門查封了八噸摻了石蠟油的東北大米。2001年廣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崗一貨倉商店有摻有礦物油的「毒米」300噸。致癌大米一般由黴變、生蟲的陳舊米加工而成,經過去皮、漂白、拌油之後才能搖身變成「優質大米」,毒大米的主要有害物質是黃麴黴,在食品污染的因素中,生物毒素污染危害最重大,而黃麴黴毒素則因其對人、畜肝臟的劇烈損害而名列毒性之首。有資料記載,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以上。
2、敵敵畏火腿事件:2003年11月16日「敵敵畏金華毒火腿」被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曝光,之前在2002年金華市有關部門的一次調查中,發現使用違禁藥物生產火腿的企業就有25家之多。據知情人說,往火腿裡添加敵敵畏在當地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用敵敵畏等違禁藥物加入水中,來浸泡豬腿為了防止蚊蠅和生蛆。
3、蘇丹紅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國食品標準署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聯合利華等30家企業的359種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業染色劑「蘇丹紅1號」。隨後,一場聲勢浩大的查禁「蘇丹紅1號」的行動席捲全球。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向社會通報,經檢測認定,廣東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蘇丹紅1號」,從3月5日開始,「蘇丹紅1號」被濫用為食品添加劑的情況就不斷被廣東、雲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質檢部門檢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從辣椒醬、辣腐乳、醬醃菜,到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長沙壇壇香牌風味辣椒蘿蔔、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麵裡相繼被檢出了「蘇丹紅1號」。
4、雙氧水、福爾馬林食物事件:據2001年12月22日《重慶晚報》報導:江北區黃泥村「兄弟串串」火鍋店老闆袁某居然拿嚴禁使用的福爾馬林浸泡菜品,更惡劣的是還當白酒給食客飲用。福爾馬林學名甲醛,與雙氧水都有防腐的作用,所以火鍋店用來作為肉類、海鮮產品的防腐劑,也被用作內臟的漂白劑,如加入毛肚、牛百葉、黃喉中可以使顏色變白。食用由福爾馬林浸泡的食物後,將對肝、腎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5、瘦肉精事件:1998年5月,香港同胞因宴請客人食用內地供應的豬內臟,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惡性事件,經香港《東方日報》等傳媒競相報導,驚動了中央政府高層,才終於撕開了「瘦肉精」在中國危害的黑幕。1999年4月,上海兩名運動員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檢時呈陽性而被禁賽。2001年11月17日,北京發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患者隨即表現出肌肉震顫、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2001年8月30日,,浙江省桐廬縣發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和豬內臟集體中毒事件,中毒群眾180餘人。2006年9月,上海發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個區300多人中毒入院。
6、「阜陽劣質奶粉事件」:據人民網報導,2004年4月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大頭娃娃」事件中,食用劣質奶粉的嬰兒出現了頭大,嘴小,浮腫,低燒。有171名嬰兒因食用由全國各地無良商人製造的「無營養」劣質嬰兒奶粉出現營養不良綜合症,其中因併發症死亡13人這次事件雖然集中爆發在安徽阜陽,但是在內蒙古、海南、陝西、甘肅、四川、山西、廣東、重慶、黑龍江等省都有類似的事件發生,說明劣質奶粉的銷售分佈十分廣泛。
7、南京冠生園「陳餡月餅」事件:2001年9月3日,距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還剩一個月不到,「南京冠生園大量使用黴變及退回餡料生產月餅」被中央電視台爆光。
8、福壽螺事件:北京發生因食用福壽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事件,共計131人。結果酒樓被罰款41萬元,預計賠償患者醫藥費、誤工費、交通費等高達150萬元。
9、多寶魚事件:2006年11月17日《東方早報》獨家報導了「上海多寶魚藥物殘留超標」一事後,上海市批發市場、賣場超市、賓館飯店銷售和供應的多寶魚全部檢出了硝基呋喃類代謝物,且呋喃唑酮代謝物最高檢出值為1mg/kg左右。同時,部分樣品還分別檢出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氯黴素、孔雀石綠、紅黴素等禁用漁藥殘留,部分樣品土黴素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專家指出,硝基呋喃類藥物、氯黴素、環丙沙星等在國際國內均為禁用漁藥,長期大量攝食硝基呋喃類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10、毒酒事件:1998年春節前夕,山西文水縣農民王青華等人,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業酒精勾兌了散裝白酒,再批發給外地個體戶。從1月26日開始,短短幾天時間,山西朔州、大同等地先後發現數百名群眾飲假酒中毒住院,其中27人死亡。2004年5月11日廣州又發生「廣州毒酒案」。租住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的易祖啟(又名易樹發)夫婦、太和鎮的易輝發夫婦以及租住天河區新塘街凌塘村的鄭光月夫婦等人,利用民宅作家庭式制酒作坊,將工業酒精當作食用酒精共勾兌了約1550公斤的散裝毒酒。這些毒酒共導致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9人死亡。
11、海城豆奶事件:2003年3月19日,遼寧海城發生豆奶中毒事件,海城市鐵西區的8所小學,3000餘名學生在同一天飲用了區教委推薦的豆奶後,持續發生了腹痛、頭痛、眩暈等症狀,已經證實有3人死亡。豆奶生產企業是鞍山寶潤乳業有限公司。
12、「早產奶」事件:2005年6月5日,河南電視台報導稱,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將過期奶重新加工再出售。6月10日,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光明乳業杭州生產基地突擊檢查時,發現了生產日期標為6月12日的「早產奶」。此後又有媒體報導,6月13日,上海市閔行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廠抽查時發現,其利樂枕包裝的常溫奶所標註的生產日期已是6月15日、6月16日。
13、PVC保鮮膜可能致癌風波:2005年10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以《全球禁用日韓致癌保鮮膜轉道中國》為題報導稱,聚氯乙烯(PVC)保鮮膜含有致癌物質,而且有害物質容易析出,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特別是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礙甚至精神疾病等,對人體危害較大。
14、地溝油蔓延事件:2010年3月19日,調查負責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召開新聞發佈會,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緊規範廢棄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據報導,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至300萬噸。醫學研究稱地溝油中的黃麴黴素強烈致癌,毒過砒霜100倍。
15、日本的「毒餃子事件」:2008年河北產冷凍餃子中毒事件,幾乎造成中日爭端。
還有新疆的人造「新鮮紅棗」、「增白龍口粉絲」、金華的「毒瓜子」、長春的「假鴨血」、杭州的「毒海帶」、武漢的「人造蜂蜜」、四川的「敵敵畏泡菜」,還有無處不在的毒餐盒、毒筷子等等。。。。。。
全國各地的癌症村越來越多,每年死於各種癌症的病人成千上萬。這裡面既有環境的污染,更多恐怕是整個食物鏈的污染和毒害。環境污染和食品危害造成的國民的醫療費用火箭上升,中國每年花費在醫療上的費用幾千億,絕大部分疾病跟長期被污染的環境和食物有關。
這些食品問題爆光後,各種監察機構開始查封,就像檢查煤礦安全一樣,全是死後驗屍,試問,在生產和出廠過程中,到底有沒有權力機構和執法機關在審核把關?
據瞭解,中國食品安全整頓辦,涉及包括衛生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15個部門,但是,這種體制往往是人浮於事,處於誰都管、誰又都不管的局面。而六七個部門管不住一頭豬,更是成了「千古美談」。更有甚者地方權利部門往往給違法生產的企業大開綠燈,利益集團相互勾結,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我國每年出口的食品很多,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甚至我國香港地區的食品衛生安全基本合格,雖然有少許不合格的產品,但遠沒有在中國內地這麼嚴重。難道中國人就這麼賤命,吃的、穿的、住的都沒有別人好,甚至是生產給外國的是好產品,給自己用的什麼毒素就敢使用。
絕大部分中國人希望用國貨,支持民族產業。可是從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哪一樣讓老百姓放心?「皮革奶」、「瘦肉精」、「樓歪歪」、「毒大米」、「假疫苗」、「樓裂裂」、「麵包橋」、「工業氧」、「假藥」,每一個名詞豐富了中華大字典,卻讓中國老百姓聽的心驚肉跳、提心吊膽。
國外的汽車、電腦、食品等一切生活用品,為什麼在中國被火暴追捧,摧城撥寨,就是別人的產品質量。很多國人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總是難以抉擇,是選擇民族品牌?還是國外的產品?對產品質量的信任不是靠隱瞞和欺騙,而是要實實在在的付出,為大眾著想,維護大眾的利益,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長久發展,民眾才能為你的產品買單。
從此次事件來看,蒙牛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2008年已經有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特侖蘇事件,2011年小學生集體中毒事件。屢改屢犯。相信在中國,無論是生產食物的廠家,還是生產其他產品的企業,遠遠不止蒙牛一家。
中國老百姓是最善良的民族,即使是企業一再犯錯,還是包容和原諒,希望其知錯就改。可憐中國的老百姓,其實這種願望是多麼的無知和善良,黑心商人從來就是利益當頭,你的善良和包容就是換來的是對方的譏笑和得意。只有所有身受其害的人們站出來,義無返顧的維護自己的權益,讓其傾家蕩產,財失命喪。
黑心商人、不法分子為非作歹,利令智昏,完全置老百姓生命於惘然而不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何在?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等等事件,食品安全波及的行業越來越多。基層檢疫監管者的失職,多頭監管形成的責任推卸,企業唯利是圖的貪婪,相關部門的利益保護,人心道德的喪失,才造成如此嚴重的惡果。(有刪節)
文章來源:《千龍大會堂》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