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被內地權貴逼出來的「港獨」

【新唐人2011年12月4日訊】最近香港獨特現象,就是傳媒熱哄哄在討論下一屆特首人選,報導鋪天蓋地,而一般市民卻冷對這個議題,討論在最熱切的情況下,也不過是茶餘飯後,以幾位「候選人」的趣聞取笑一番,對一個作為7百萬人都市的首長來說,這情況空前怪異。

比起之前的董建華或現任的曾蔭權,香港人開始默默地接受了現實–即無論誰是特首,對香港市民來說,都根本沒有分別。在沒有民主選舉下,無論做特首的是唐英年還是梁振英,施政都只會「顧全大陸」,唯北京馬首是瞻;例如葉劉淑儀雖然是民選的立法會議員,在外傭居留權問題上,不是由政府、議會去諮詢民意,卻是上北京帶來北京的聖旨–可以釋法,不准修改,視香港基本法第159條容許特區政府自行提出修改基本法的白紙黑字如無物,這再次證明了「一國」雖然「兩制」,但北京意志勝於一切的定律。

香港人一再對董建華、曾蔭權等特首都存有幻想,期望港人治港會和英國派來的總督一樣,雖然不是由民主選出來,卻可以平衡和代表港人的利益;希望一再帶來的只有失望,特區政府在沒有民意授權的情況下,單靠親北京的政治勢力扶持,根本無法動搖特權份子的既得利益,由房屋政策到地產商的矛盾到新界僭建問題和原居民鄉議局勢力的矛盾,政府在「愛國勢力」面前只有低頭跪下,醜態畢露,只懂欺壓更沒有權力的市民百姓,這一切都令市民對一國兩制心灰意冷,質問社會公義何在。

不談政治只談民生,同樣的「權貴魅影」仍然無處不在;來自大陸富商的炒家來港大舉炒高樓價、舖位,連的士牌都不放過;來自大陸的孕婦住滿了香港的醫院,令本地孕婦懷孕七星期,都已經無法預約私家醫院接生;來自大陸的學生大舉入讀香港的學校,但本地生的大學入學率卻是亞洲四小龍之中最低,遠低於南韓、台灣、新加坡;中港民間往來密切,本不應會產生如此大的糾紛,卻因為港人無權反對,兩制自治是假的,於是民意由反政府竟變成了厭惡內地人民的民粹,市民懷念港英殖民統治,甚至年青一代出現「香港自治運動」,被親北京者認為是「港獨」,有如1980、1990年代在台灣發展的本土主義。

這種思潮完全改寫了香港的政治版圖–以往香港的泛民主派,雖然支持民主,卻是積極參與大陸民主運動,認同大中華思想的;年輕一代的香港本土主義者,開始認為不斷和內地融合,才是今日香港一切問題的根源–「權貴魅影」不去,兩制永無寧日。

港民回憶起2010年11月,英國倫敦市長BorisJohnson炮轟其保守黨政府的房屋政策,指因削減房屋津貼形成的以財富分區是「科索沃式種族清洗」,有民主的政策就會有保障民生的政客。在香港,唐英年卻對此拍爛手掌,更是這種「內地人換香港人」的政策的推動者。

港民說,自林忌於2009年7月22日寫出《唐英年一億人毀滅香港計劃》以來,一連串發生的事件不斷印證這個計劃的真實性,包括以港人的錢天價建築以內地人使用為主的高鐵,通過八成強拍強搶民產,2014放寬港島中半山的高度發展限制,加上未來幾年瘋狂高昇的樓價與物價,港版大陸權貴政府全面變次殖民地,以毀滅第四代香港人、80後等年輕港人的一生幸福,去「建構」的21世紀有中國特色的「新奴隸制度」。

當年希特勒在《我的奮鬥》寫出「生存空間」,就是因為覺得德國的領土不足以支持其人口的發展,而要奪取波蘭、蘇俄等較空曠的領土,去擴展德東的容克貴族莊園,去建立其「千年帝國」的美夢;今日一眾港版大陸權貴高官以及大陸官員,配合香港的大商家,究竟其動機就是香港不足以供其荷包「發展」,而要在新界的郊野地,合併以大陸「一脈相連」的土地,以換取他們的「建樓空間」、「炒樓空間」。可是要奪得這些空間,最大的阻礙不是大陸貪官奸商買不買得起的問題,而是在港英留下的法律制度,保障了私有產權,收購土地價高,而且手續煩瑣;如果這些錢要賺得快,目前一切正常的方式都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破壞香港目前的制度,以政治手法凌駕法律與經濟。

要明白這個清洗計劃的規模,必先瞭解目前中國內地人民面臨的是什麼問題。這些港版大陸權貴就是抄襲大陸,把大陸奴役人民的一套搬來香港,這就是最容易實現的構想。

1.傾銷賺外匯,國內貴十倍。外國常說大陸貨傾銷,原因是同一件國產貨,在美國賣一元,在大陸卻賣十元。由於官商勾結一體,物價都被大商家和國家聯手操控,大陸工廠一面平賣、賤賣貨品去「開拓市場」,透過大平賣奪取國際市場,同時間卻以貴得不合理的價錢給予國內的人民;外匯當然大部份都進了「貪官商」的袋,而國內的高物價,由於人民沒有選擇不得不買,於是就填補了「賤賣」的差價,變成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這就是國家領導人「拉內需」的真正秘密。近年大陸物價瘋狂暴升,內地人紛紛來港掃貨購物,表面上是因為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其通貨膨脹是人為的,就是一方面補貼了傾銷外國的成本,另一面把人民近年賺去的血汗工資,透過高物價、再加上高樓價,令大家多年「小康」所得全面嘔出來,是名符其實的「殺豬計劃」--先養肥,再殺掉。

2.人換人,樓換樓的清洗計劃。由於大陸的經濟只是這種「殺雞取卵」、「殺豬自肥」的最後一搏,一切權力核心的紅色貴族,都對這個經濟泡沫遲早爆破早有共識,因此近年他們最重視的事情,就是資產轉移--把賺取的外匯,淘空的國企資產,還有透過上市賣股,騙人們買他們的公司與股票,然後錢就全部移出國外--香港正如法國總統薩科齊所說,是國際洗錢天堂,大陸官商一方面透過香港轉移去外國,一方面也買重保險,把這些瘋狂的金錢留一部份(甚至一大部份)在香港——由於外國的政治不是由自己控制,他們害怕有朝一日被清算,因此留在控制得到,而且是洗錢天堂的香港,作為大陸官商的金庫——這就是最安全的做法了。

香港既然作為大陸官商的金庫,他們當然要確保金庫的安全,因此他們千方百計禁止港人民主,原因就是害怕民主會令他們的金庫不穩定,甚至令黑錢及官商勾檔全面曝光;然而民主卻是無法阻擋的大勢,為了令香港即使在民主化後都易於控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香港的商人合作,以人換人,樓換樓,換大陸權貴來港,把「港人」以及「香港意識」消滅。

並且,以高地價低人工的政策,盡力迫走香港的80後,最好全部返大陸工作及居住,為防止港人留下。加速這「清洗」過程的招數,就是「政府收地規劃」、「重建改建」、以及「八成強拍」等幾招;原本法律保障的私有權益,就如大陸任意收地一樣把人民辛苦供來的物業收回,高通脹加高樓價,令香港只適宜瑞銀黃震宇口中的「高增值人士」居住,是名符其實的「高增值宜居計劃」;至於原本香港的小市民,就屬於他口中的「低增值人士」,由沒有樓或樓被強拍的樓奴,再加上一些已退休的香港人,就全部迫走返大陸,來一個「種族清洗」,把香港人變成內地人,那麼這樣的一個城市,即使民主普選他們也永遠佔上風了。

3.融合規劃鵲巢鳩佔,消滅香港年輕人。看特區政府這幾年的政策,就是為了全面配合這個計劃做準備,一大堆環保稅、強醫金以至銷售稅,就是為了「剝皮」,令港人居住在香港的成本大大增加;為了堆填區消滅郊野公園,以至把香港的郊野公園劃入《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就是為了凌駕一國兩制及立法會,以大陸的一制強加於香港人身上。不加本地大學學位,反把學位送給大陸學生;超過44%的新生嬰兒全為內地人,這就是「被融合」、「被規劃」的大計;透過不斷針對、抹黑香港年輕一代,把香港年輕一代說成「沒有用」,目的就是為內地人大量「入侵」鋪路,讓大陸的年輕人取代香港的年輕人,香港就不會再是香港,變成一個「被清洗」,可以進行一國一制的大陸城市,即使將來大陸「變天」,這些大陸官商一家老小都可以全體移民香港,借香港的歷史地位與國際地位,來保護他們家屬的將來。

這就「宜居」消滅港人重點行動計劃,再一次證明歷史是會不斷重演的。當年滿清入侵,為了使漢人馴服,當然不是「高壓政策」,強如蒙古也不足一百年便衰亡;而是「懷柔政策」,滿漢一家親,甚至委任漢人當高官穩定民心。

1997年香港回歸後發生的大事,第一就是硬銷23條,結果五十萬人上街,就算有強大後台的董建華都要腳痛下台!內地當局才知道「高壓政策」不行,於是曾蔭權上任之後,便轉去「懷柔政策」。首先安排「自由行」,美其名刺激香港經濟,實際上當然是要「「河水井水同流合污」,甚至用「美人計」引誘港男北上娶妻。之後就是派愛國商人收買傳媒,令各大報章「大公」「文匯」化,使TVB變成CCTVB。接著就是想辦法淘空香港庫房,高鐵也好,亞運也好,甚至借賑災之名把香港公帑捐進內地貪官的戶口裡,令到香港無錢,更加倚重大陸的經濟。結果回歸十多年後,香港現在變成官商勾結,貧富懸殊,物價高企,工資卻肥上瘦下,完全跟大陸一樣。每天都有無數的自由行「旅遊霸」侵佔山頂海洋公園迪士尼,港人過年想去海洋公園連票都買不到。香港嬰兒想飲奶粉,結果被自由行掃光回內地謀利,港人一罐奶粉都買不到;就算港人想讀書想生嬰兒,學位床位都被內地人霸光,香港出生的第一位嬰兒都是內地人的小孩;港人想買樓?返內地啦!

曾蔭權辛苦了!雖然他已成為香港80後公敵,但「政改」加「高鐵」都應該夠他卸任後換個全國人大高官養老!至於香港未來在未來的特首領導下只會更加內地化;當所有香港人都換成內地人之後,返香港跟內地就更沒有什麼分別,真正成一國一制了。

然而,現在香港人對政府的信任可以說已經宣告破產。要宣佈信任破產,或者不需要太多的調查研究,只要看看在香港所發生的事情,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過分。

體育和文化,兩者互為緊扣,是凝聚民心、促進民族身份認同的好工具。能夠成功舉辦大型文化和體育活動,是一個城市展示軟硬實力的重要指針,可惜,香港政府在這兩方面都不成功。香港政府想取信於民去申請辦亞運,結果慘遭滑鐵盧,被大眾市民質疑其用心。香港政府想要成為建立世界著名的大型文化區,結果重金禮聘從英國請過來的牽頭人,上任不到五個月便去如黃鶴,行蹤不明。

香港立法會反對了政府申請在2023年舉辦亞運的撥款,撥款被否決是意料中事。因為整個香港,除了運動員真的用盡心力去希望香港能夠辦亞運之外,大部份香港人都不太關心,對於政府突然而來的熱情更是感到奇怪。面對現在越來越厲害的通脹,這樣的大環境,要錢的活動自然不受歡迎,雖然政府官員努力的說著這是2023年的事情,但市民就是覺得無論如何很不放心。後來更出現了政府選擇性披露支持申請亞運的民意調查內容,市民卻是連責怪和批評的興趣都沒有,反而更關心和有興趣討論電影《讓子彈飛》中的政治隱喩。

在今年和明年,香港有區議會、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選舉,看見民情如此,為了選票,不論民主派和建制派政黨都一同反對。議員不只批評政府亂灑金錢,更認為是政府的行政能力出現問題。還有幾個月任期的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訴苦卻被議員扔雞蛋。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大約76%的香港市民認為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很嚴重。超過50%受訪者說,他們現在的生活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和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11年12月1日公佈的民意調查發現,76%的受調香港市民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嚴重或者非常嚴重。調查人員在今年9月底和10月初對隨機抽取的1004名18歲以上香港居民進行了電話訪談。結果顯示,有接近6成的受調者認為政府施政過度傾向「有錢人」的利益。

假定這項調查的取樣可以準確反映香港人口的構成,調查結果意味著,在香港710萬人口中,大約有100萬人處於貧困狀態。香港時事評論員洪清田稱,北京和港府對於香港經濟的定位過於傾向金融和地產行業,這種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卻忽視了中下階層的利益。他說:「現在香港的經濟就是一高一低。最高端就是金融,最低的就是茶餐廳等等這些服務性的行業。另外,香港基本上沒有製造業了。」中文大學的民調也顯示,在政策取向層面,超過80%的港人認為政府應該增加對產業的支持,創造更多低技術職位。還有超過7成的居民支持政府對高檔消費品課以重稅。

香港社會的貧富分化在政府統計中也可見一斑。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字,2010年,香港最富裕的10%的家庭月收入約為10萬5千元港幣;最貧困的10%的家庭月收入僅為2500元港幣。港府的統計數字還顯示,儘管香港經濟在2005年到2010年間增長了26%,但中產階層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並沒有明顯變化。調查顯示,超過40%的港人認為,有錢人「憑藉自身條件致富」。相比之下,26%的人認為有錢人依靠「不好的手段」發家。主持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認為,調查顯示,香港居民雖然不滿社會貧富懸殊,但「仇富」的心態並不明顯。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的丁學良教授表示,貧富差距懸殊將削弱香港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未來的信心,這將影響到香港社會的凝聚力,因此值得政府警覺。

以往香港的泛民主派,雖然支持民主,卻是認同大中華思想的;年輕一代的香港本土主義者,則開始認為不斷和內地融合,才是今日香港一切問題的根源;而貧富分化加劇,更使得越來越多的港民對內地「權貴魅影」的敵視。「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的發明,但大陸權貴的卻在制度創新,讓兩制變成權貴專政的一制。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在懷念港英殖民統治,甚至年青一代出現「香港自治運動」;這種有如1980、1990年代在台灣發展的本土主義正成為「港獨」勢力。然而,這種「港獨」勢力,卻是被內地權貴逼出來的。

文章來源:《大中華思想門戶》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