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抓捕艾未未適得其反

【新唐人2011年10月14日訊】(美國之音记者报導)今年4月,北京當局秘密抓捕,然後又秘密關押世界著名藝術家艾未未,意圖顯然是讓這位言語犀利,常常對當局提出批評,並因此而常常讓當局感到不快的藝術家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自那時以來的情況發展表明,抓捕羈押艾未未顯然是得其反。艾未未因為被抓、被秘密羈押而更加受到國際社會和中國國維權人士的關注,他的名聲更加響亮。

艾未未因被抓而名聲更響亮

星期四,著名的英國《藝術評論》雜誌將艾未未評為2011年最有影響力藝術家。美聯社記者克里斯托弗·波丁從北京發出的報導說:“這一榮譽是最新的一個跡象,顯示了中國當局在鎮壓異議人士、律師和政府批評者的時候在今年4月把他從北京機場抓走並隨後拘押81天,艾未未因此而名聲大噪。儘管他被釋放,但當局依然在對他進行經濟犯罪的調查,並警告他不要公開發言。”

“《藝術評論》雜誌在出版今年11月一期的時候還發表一篇文章說,艾未未被羈押以及隨之而來的國際抗議,讓公眾更加想看到他的藝術作品。文章說: ‘艾未未的力量和影響力來自這樣的一個事實,這就是他的​​作品和他的言論成為國際間政治辯論的催化劑。這種有關表達自由、民族主義、經濟力量、互聯網、人權的辯論影響到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他的行為’提醒他的藝術同行和世人,表達自由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項基本人權。’”

“有記者要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作出評論。劉為民表示,在挑選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的時候考慮政治是不適當的。……艾未未在接受電話採訪的時候則表示,他對獲得這一榮譽感到高興,並說這是對他爭取表達自由的支持。”

藝術家的政治職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挑選最著名的藝術家不應當考慮政治。與此同時,挑選艾未未為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的英國《藝術評論》恰恰認為,政治是藝術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判斷藝術作品和藝術家高下和優劣的重要尺度。

法新社的報導說:“不久前被秘密羈押將近3個月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星期四被英國專業雜誌《藝術評論》選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家。該雜誌的主編馬克·拉波爾特說,艾未未’讓藝術界注意到,除了時常自我封閉在畫廊、博物館之外,藝術有自己的重要政治職責,如發出抗議。"艾未未的活動讓人們看到,藝術如何能得到更多的聽眾觀眾,如何跟現實世界聯繫起來。”

“艾未未今年4月被抓捕在全世界激起憤怒。從4月初到6月底,艾未未被關押在一個不對外公開的地點,表面上是因為他涉嫌逃稅漏稅。​​但人權組織則表示,北京當局其實是想讓這位堅持批評中國共產黨的異議人士閉嘴。”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13日出版的英國藝術雜誌《藝術評論》發表2011年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家排名。中國著名藝術家,人權活動家艾未未被選為第一名。艾未未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設計。由於他批評政府,從事人權活動,在今年4月被抓。雖然當局在6月宣布他獲得保釋,但據認為,當局依然在嚴密監視他。 ”

抓捕艾未未餘波未息

在強烈的國際譴責聲中,中國當局准許艾未未保釋。但抓捕艾未未的餘波顯然還在迴盪。

日本主要工商新聞報紙《產經新聞》星期四發表駐華盛頓記者古森義久的報導,題目是“中國打壓人權的年度報告。”報導說:“美國的’國會和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12日發表中國人權問題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共產黨政權打壓人權,漠視法律,並舉出了這種狀況惡化的廣泛的實例。”

“這份350頁的報告舉例說,中國展現出一種新傾向,這就是中國當局從今年2月開始在沒有法律手續的情況下抓捕人權律師,以及民主活動家,讓他們失踪,這種做法開始成為系統性的做法。報告提出的實例是,中國就這樣拘留了著名藝術家艾未未81天。”

艾未未推出的概念

英國《電訊報》星期四發表一篇沒有署名的報導說:“中國藝術家和異議人士艾未未被評為藝術世界最有影響的人。在此之前,這位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人權紀錄的活動家在今年夏天被羈押了兩個多月。在今年4月,他在北京準備登機前往香港的時候被抓,立即引起世界各地的人要求釋放他。”

“《藝術評論》雜誌說,……艾未未的人權活動提倡了一個概念,這就是藝術(得以獲得其意義)的真正的環境,不僅僅是‘市場’或‘藝術機構體制’,而是現在在我們的周圍、在現實世界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