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整合中小尺寸面板 台廠契機

【新唐人2011年9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日電)日本3大面板廠合資成立中小尺寸面板公司,在業界投下變數,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台廠可緊抓接下來半年的產能空窗期,爭取和日系面板廠技術整合機會。

拓墣產研經理柏德葳指出,過去日系面板廠產能在擴產上沒跟上台灣、韓國的腳步,失去大尺寸面板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後個人電腦(PC)時代讓製造思維逐步退場,長期致力於研發高階技術的日本業者,終於可以一展長才,藉由資源整合提供品牌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服務,坐穩版圖重組後的最佳位置。

柏德葳表示,包括索尼(Sony)、東芝(Toshiba)與日立(Hitachi)籌設新公司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行銷通路、管理成本以及客戶來源的多方整合,降低面板成本,提升競爭力;但若就其現有產能來看,恐難滿足市場需求,若要擴增產線,勢必以購買現成產線與廠房為優先。

拓墣產研指出,後PC時代產業重組勢必走向大者恆大的態勢,台灣業者必須改變單打獨鬥心態,以及過去專注整合產業鏈策略思維的框架,從製造代工轉型成為服務提供者。

拓墣產研表示,台灣政府也需積極思考日本政府作法,在低溫多晶矽(LTPS)及平面轉換模式液晶面板(IPS)策略上,聯合台灣與日本業者,讓日本廠商透過台灣在基板產能與電子產品組裝代工供應鏈的優勢,攜手切入品牌供應鏈,提高獲利空間,並提升台灣在LTPS及IPS面板的技術競爭力,才有可能和韓國業者一較長短。

此外,拓墣產研指出,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是當今面板廠的新機會,若僅就智慧型手機市場來看,2011年到2013年就有1.3億片、2.2億片、2.9億片的供應量需求,而大部分產能又是由韓國三星(Samsung)主導,友達及奇美的AMOLED部門若能在現階段大幅度整合,結合技術、專利、人才、資金共同研發,才有機會在全球高度發展次世代AMOLED顯示技術時取得入場券。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