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中國GDP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笑柄

【新唐人2011年8月16日訊】本來這事兒,跟老百姓沒多大關係,GDP只是宏觀經濟的一個數據,老百姓關注的恰恰只是微觀經濟,偶爾看見新聞聯播說中國GDP全球第一,立馬笑噴。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老百姓看見的是生活改善了沒有?就老百姓來講,中國GDP只是和非洲的窮國差不多,何談全球第一?這不是個球嗎?球,有人踢進一個球,可以得到500萬獎金,但是,一場球大家踢來踢去,能踢進幾個球?如果碰上中國足球隊,那就黑了,一場球踢下來常常一個球也進不了。所以,大家都是一個球樣。一個字:窮。

在生活中,畢竟有人踢進了球。於是,大家一起來踢這個球。這個球就是公務員。大家一窩蜂都來當公務員,都進了這個球門。在中國只有公務員才是最安全的群體。可是,且慢,當全民蜂擁進公務員這個最安全的群體的時侯,這個大蛋糕也開始不夠分了。有的便開始把手伸進老百姓的口袋裡,於是,社會就開始動盪了。公務員的風險自此開始。所以,GDP也會影響到公務員。

一方面是官方的數據:GDP將會到達全球第一,現在已經超過了日本。

一方面是民間的嗤之以鼻:扯淡,和非洲幾個窮國差不多。

兩方面的感受,差異那麼大,那麼鮮明。我們自己還在津津樂道於這個數據還有什麼意義?作為一位財經專欄作家,我們考慮的,中國GDP究竟問題在什麼方面?我們究竟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以及未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GDP數據測算虛高。

2011年上半年中國GDP總共204459億元,增長9.6%。國家統計局這個數據發佈後,立馬傳出各省市上報的GDP相隔2萬億,地方政府普遍多報。這樣的事,是年年發生,地方政府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多報,以便躋身排列前幾位,為陞官鋪路。所以,把政治因素參入宏觀經濟統計數據之中,這必然導致數據造假。

所以,我們主張以後只要統計實際GDP。國際上很多國家統計GDP常常把這兩個數據分開公佈,名義增長多少,實際增長多少,一目瞭然。但是,我們國家只是公佈名義增長多少,從不公佈實際增長多少。而實際增長多少恰恰是最重要的,這關係到國民財富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的問題,對於調結構擴內需的宏觀經濟決策非常重要。

就這個問題,有的經濟學家,常常將GDP對應貨幣的增長,有的將GDP對應通脹率,有的對應CPI。我覺得中國要考慮本國國情,採取對應CPI的計算方法,適當對應M2的方法。這樣,近5年來,中國GDP實際上處在負增長狀態,是在透支國力和民財。宏觀經濟政策有必要糾正。因為實際財富沒增長,等於全體國民白乾,通脹加劇有的人因此更窮。

實際情況是,2011年上半年增長9.6%,減去5.4%的CPI,是4.2%的實際增長率。如果考慮M2的因素,M2在上半年增長15.9%,高於GDP的6.3%。在市場上,由於M2到CPI的傳導效應時期較長,考慮到某些粘合效應,沖抵平均30%,約合2%,M2虛增GDP達4.3%,實際財富增長只有-0.1%。也就是全民財富在縮水。

我們沒必要去追求那種虛高的增長,應該致力於實實在在的增長。

第二個問題:外匯儲備屬於重複計入GDP。

我們將整個出口計入GDP,是不符合經濟數據的統計原則的。我在《窮人通脹富人通縮》這本書中,用了1萬多字論述GDP的數據統計的各種方法,是比較客觀和理性的。就外匯儲備來說,實際上是由許多筆沒有完成的交易所構成。

在這些交易沒有完成之前,把合同交易額沒有收回的部分當做經濟總量統計進去,不僅是荒唐可笑的,也是不符合統計原則的。這直接造成了GDP數據不真實性,誤導了宏觀經濟的決策,也讓很多投資人誤判了市場。

社會輿論和許多經濟學家就此發表過許多看法,質疑聲不絕於耳。

老百姓只知道,他們沒有享受外匯儲備帶來的任何好處,因此憤憤不平;經濟學家停留在理論上的論證,而忽視在實際操作中的中國人一貫的投機取巧的毛病,因此,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

現在想來一筆一筆的結算這些外匯儲備已經不可能。這麼多年累計的合約已堆積如山,而且,中國央行和外匯管理局是一個系統,誰也不可能有能力來理清每一筆合約的履行和結算。嚴格的說,我們大家只知道3.2萬億美元這麼大的數據,根本無法證實每一筆合約執行情況。對企業來說,他們已經在銀行拿到了等值的人民幣,企業已經結算完畢;政府管理層只看到數據越來越大,卻不知問題在哪裡?

如果我們務實一點,那麼,對外匯儲備不計入GDP,而是不管多少年的合約,都認真的一筆一筆執行完,外匯儲備的數據就能為國計民生服務,也能列入調控調恐範圍,過於龐大的外匯儲備,一定是整個出口貿易出了問題,一定要設法解決。現在,已經無法解決。對整個市場來說,外匯儲備不僅沒有給國家帶來好處,反而成為國際資本的嘴上的肥肉。對外,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外匯儲備實際在不斷縮水;對內,導致多發貨幣,引發了惡性通脹。對國家沒有益處,對百姓沒有好處。

所以,對外匯儲備是沒有理由計入GDP的。如果將來有一天,外匯儲備處理完了,才能說,整個進出口貿易完成,這時才能計入GDP,而且是完成多少,計入多少。

這樣中國GDP總量應該減去當年的外匯儲備增長量,GDP將下拉1%左右。

第三個問題:重複計入的GDP。

為什麼地方政府熱衷於房地產?其實,房地產是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的最大的禍害。因為房地產拉動的GDP全部是重複計入的GDP。

今天拆這裡,後天建那裡。今年提出「三年大變樣」,後年來個大躍進。重複建設,浪費民財,結果必然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這樣的GDP有個鳥用?恰恰是這樣的GDP成為許多地方的主導,造成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遍佈全國。中國消耗了全球40%的鋼材和水泥,讓過剩的產能更加過剩;中國破壞了氣候和環境,讓各大城市旱澇不斷。

這種發展,成為全球當代最大的笑柄,還在為GDP全球最大津津樂道嗎?

文章來源:《網易》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