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構成區域威脅 軍事專家:還早

【新唐人2011年8月10日訊】中國大陸首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今天試航,軍事專家和學者都認為,大陸的航母要形成戰力對區域國家與地區構成威脅,「還早得很」。

据中共喉舌新華社報導,中國航母平台今天試航,首次出海試航時間不會太長,返回後將繼續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一般認為,這艘航母就是購自烏克蘭的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

中共於1995年購自烏克蘭的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經過漫長的改建後,於今天試航。

航空母艦象徵一個國家戰力在全球的投射與延伸,加上中共近年經濟崛起,也不斷擴張軍事力量,引發東南亞國家疑慮,南海議題風波不斷,鄰近大陸的日本、台灣及美國等國也都關注大陸航母事宜。

中共開始改建「瓦良格」號後,全球輿論熱烈討論,有許多觀點憂心這艘航母將成為中共控制南海、阻止美國介入台海戰爭及突破第一島鏈封鎖的利器。

路透社曾報導,隨著首艘航母建成,中共不斷成長的軍事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亞洲其他大國對北京在爭議海域的主權表態,「正感到不安」。

不過,一些軍事專家和學者都認為,上述憂慮都還「為時尚早」。

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4月接受俄羅斯媒體訪問時斷言,瓦良格號正式裝備中國海軍,預計會在8到10年之後。

他解釋,大陸首艘航母必須出海檢測所有系統、雷達、裝置、武器,但是主要困難在於艦載航空兵的列裝,「畢竟中國人還不太熟悉如何使用艦載航空兵,過去從來沒人教過他們。」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艦載機研發速度遠遠落後於瓦良格號的施工進度。早先的傳聞有很多種可能,其中之一是購買或者引進俄羅斯、烏克蘭的艦載機蘇愷-33以及相關技術,但隨著殲-15艦載機的圖片在網上曝光,中共很可能是獨立研發自己的艦載機。

大陸媒體預測,首批量產型殲-15列裝時間不會早於2015年。而這段空檔期間,飛豹戰鬥機很可能是瓦良格號臨時艦載機。

曾於1994年到1997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裴利(William Perry)就認為,未來的10幾年間,台灣都不應該擔心中共的航母戰鬥能力。

裴利說,「就算你有一艘航母,那也不重要,因為你必須運轉一個航母戰鬥群」。

紐約時報4月27日的文章稱,殲-15戰鬥機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種艦載機;接下來,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發佈了葫蘆島海軍基地衛星圖片,這座基地可能將用來進行航母艦載機起降模擬訓練。

目前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加緊研發殲-15艦載機的試驗,它在2009年8月首飛,預計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定型。

美國軍事專家艾克塞(David Axe)在「連線」(Connection)雜誌撰文,提出大陸航母對美國不具威脅的幾個理由,其中之一就是瓦良格航母艦載機編隊戰力不足。與美國航空母艦相比,瓦良格號體積不夠、戰力不足、空中部隊等自我防護能力弱。艾克塞更認為,瓦良格號最大的潛在弱點在於發動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劉曉鵬也持類似看法。他說,中共的航母要形成戰鬥力,並對台灣、南海等區域產生戰略影響,「還早得很」。

劉曉鵬說,首先是這艘航母是前蘇聯1980年代設計、興建的,設計早已過時,加上盛傳大陸仿自俄羅斯蘇愷33(Su-33)的艦載機殲15才剛剛試飛,大陸也還沒擁有海基型的空中預警機,更別說要形成戰鬥群要有戰艦、潛艇等的搭配,與人員訓練和後勤支援,要對南海和台海構成威脅,除了需要好長一段時間讓戰力成形外,僅僅1艘「改造人家的航母」,似乎能力有限。

不過,大陸首艘航母試航,劉曉鵬認為,這畢竟是中共摸索部署航母的開端,值得國際關注;但如果要把中共首艘航母下水的意義提升到威脅台海與南海區域局勢,則「言之尚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