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高鐵,在傲慢中跌落

【新唐人2011年7月28日訊】2011年7月23日,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猛烈相撞。截止25日,該事故致39人死亡、近200人受傷。中國高鐵專家對高鐵的吹噓在慘烈的事實面前變得慘白無力,倖存乘客驚悚地凝視著散落在泥土上猙獰的列車殘骸,終於明白了:難怪鐵路工程師不敢坐高鐵!

看看飄蕩在這個浮躁民族上空的一個個美麗的高鐵謊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鐵路建設高級顧問王夢恕說:“中國高鐵在控制系統、信號系統也很成功,能保證後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車。”他說這話不久高鐵追尾了!

就在事故前一天,鐵道部總工程師、高鐵總設計師何華武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滿懷豪情地對全世界宣布:“中國鐵軌的質量比日本與歐洲所使用的更加優秀。中國高鐵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話音剛落,幾十名乘客命喪黃泉!

面對一些鐵路專家“中國高鐵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盲目吟唱,鐵道部鐵科院研究員家臧其吉當頭一棒:“目前高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超過20%!”後者的說法似乎更靠譜,乘客是會發現,高鐵里里外外很多部件上都打著洋字母。

京滬高鐵開通後三天兩頭趴窩,鐵路部門不是把責任推給雷,就是推給雨,要么是風,沒雷、沒雨、沒風就推給電,甚至大言不慚地說“高鐵趴窩是好事,反正中國高鐵是安全可靠的”,並一次次地向人民打保票:“無論是線路、車輛、接觸網、通信信號等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點上檢測到問題,系統都會導向安全而自動停車。”可事實證明高鐵在危機關頭不能停車!

每次事故,鐵路部門都把事故原因推給外部,死活不承認高鐵有問題。國際鐵路聯盟對高鐵定義得很清楚:高鐵不是單一技術項目,而是由各種技術組成的技術複合系統,如基礎建設、車輛系統、控制系統,還包括金融財政、商業運營、管理培訓等項目。可見,任何一個子系統出了問題,都屬於高鐵問題。

鐵道部對這次特大鐵路安全事故的解釋是:D3115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造成D301追尾。罪魁禍首又是雷公!而國家電網對鐵道部的這一說法予以駁斥:在事故發生前後,給樂清、溫州、蒼南3座電鐵牽引站供電的6回220千伏線路,給溫州南站、永嘉站2個火車站供電的3回10千伏專線均未受雷雨天氣影響,運行正常。避雷是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常識,連農村家庭的電視天線也懂得安個避雷針,中國高鐵怎麼就如此“不堪雷擊”、“弱不禁風”?世界上這麼多國家有高鐵,幾乎沒聽說過高鐵打雷、下雨、刮風就要趴窩,而中國高鐵專家過去也一直說高鐵是“全天候”交通。全國雷電防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關像石對這次事故評價說:“此次事故絕對是人禍!”

7月24-26日,京滬高鐵每天都有數輛高鐵趴窩,有的晚點3個小時以上。 7月24日、26日,武漢到十堰的動車也兩次因雷電趴窩數小時。無照明、無空調、無水、無乘務員、無解釋,車廂內悶熱難耐,乘客揮汗如雨,並有人中暑、心髒病發作。乘客氣憤地說:“高鐵成了爛鐵!高鐵成了高危鐵路!”可高鐵專家對人民的宣傳是:“如果接觸網出現故障導致停電,列車可以提供120分鐘的緊急照明、通風和通訊用電,保障旅客的舒適性。”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神馬浮雲。

一個個的事實揭穿了高鐵中的一個個謊言。他們為什麼要撒謊? 《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篇文章《高鐵產業鏈背後:鐵道部嫡旁高管紛呈》道破天機,他們這麼賣勁忽悠建高鐵,原來都是自身利益的驅使,不然怎麼會培養出劉志軍、張曙光等大貪官!

溫州高鐵事故發生後5個小時當局就宣布“沒有生命跡象,停止搜救”,開始切割、破碎、碾壓、掩埋殘骸,而國際公認的救生黃金時間是72個小時。這讓世界震驚!日本新幹線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日本列車事故,救人和保護現場最重要,挖坑埋車簡直不可理喻。”

還有那麼多人失踪,失踪者不會飛,肯定就在事故現場,怎麼出事不到一天就停止搜救,野蠻地破壞現場?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務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就在他們野蠻清理現場、掩埋殘骸的過程中,2歲的小女孩項瑋伊在廢墟中揮起了她的小手。她生命的延續確實是個奇蹟,只能說是上帝在搖動她那纖弱的小手,才讓她免遭碾壓、掩埋的厄運。

列車殘骸是調查事故真相、改進高鐵設計的非常寶貴的研究樣本,有的國家花巨資進行撞擊試驗,通過對受損部位的分析,可以改進列車設計,加固薄弱環節,提高列車的安全性能。可我們發生事故不到一天,就忙著破碎、碾壓、掩埋列車殘骸,破壞事故現場。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未查明事故原因的情況下,出事兩天就倉促通車,這怎能不讓高鐵乘客心驚膽顫。

一聲撞擊,撞碎了數十個家庭美好的夢,也撞疼了全國人民羸弱的心。生命,你歡快地來,卻悄悄地走,因為你太軟弱,哪裡經受得住鋼鐵的殘割!

血的教訓來自傲慢。科學技術不是吹出來的,高鐵發展也不是靠謊言。列寧警告說:“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它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滅亡。”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