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北京否認江死 難平海內外輿論

【新唐人2011年7月10日訊】新聞週刊(277)北京否認江死 難平海內外輿論:江澤民死訊為何引來海內外熱議和慶祝?

一、焦点话题

否認江死 北京闢謠 難平海內外輿論

7月7號,中共喉舌媒體新華社用一個一句話的英文簡訊對江澤民死訊闢謠,更引發海外媒體和人士的分析、質疑,認為江的生死牽動著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對江的評價和今後政局的走向。與此同時,海內外民眾繼續熱烈議論和慶祝江澤民死訊,盼望早日對江公審,清算其罪惡。

7月6日,號稱「香港中央電視臺」的亞洲電視獨家報導了江澤民死訊,一時間,「江澤民死亡」成了海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

7日中午,中共出來闢謠。下午,香港亞視發聲明道歉。現在,大陸嚴密封鎖網絡,中宣部禁令全國媒體不得自行報導,一律以新華社通稿為準。

同天,日本《產經新聞》發表號外,題為「江澤民死去——中國的權力結構將受影響」。號外稱,江澤民6號傍晚病逝,停屍於北京301醫院。號外還引述消息說,江澤民患膀胱癌多年,今年 4月病情惡化,6月下旬起病危並陷入腦死亡。

《產經新聞》近年來常以對中國消息獨到和準確的報導受到關注。許多國際主流媒體,如路透社、美聯社、英國衛報、CNN、美國《時代》網路版、《華爾街日報》、德國之聲和加拿《環球郵報》等,均進行了跟蹤報導。

時事評論家章天亮:「這次辟謠看起來很蹊蹺,因爲新華社是一個官辦的一個宣傳機器,它做的這個事肯定是受到上面指示,所以說新華社完全是有一個消息來源,所以說,它不出消息來源這本身是值得懷疑的,國內中文媒體上沒做任何轉載。」

中國問題資深評論家林保華表示,除非將來江澤民親自出現在公眾場合,否則他相信江已經死了。

時政評論家李天笑表示:「我想這裡邊有幾個因素,一個,如果江澤民死了的話,中共現在在考慮怎麼對他的錯失、評價、定位、葬禮的規格等等這些東西,可能還沒有弄妥。還有一個,中共現在馬上要開始一輪大的洗牌,互相之間權的交易問題在激烈進行。我們看到在毛去世之後,當時四人幫與葉劍英他們也是發生很激烈的衝突,接著就把四人幫抓起來了。」

中國學者呂加平從09年11月起多次發表公開信,揭露江澤民的生父是日本侵華期間的漢奸,江本人也做過日偽漢奸﹔五十年代留學蘇聯期間,被克格勃發展成線人。

1999年7月,江澤民發動了對法輪功的殘酷迫害。至今已確認有3,425名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其中老人和婦女各佔大半,數以千萬計的法輪功學員遭到酷刑、勞教、洗腦、勒索等各種形式的迫害。

中國人權觀察主席、中國民主黨創建人之一秦永敏:「一直到現在都盼江澤民死,中國有句古話叫作’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以江澤民為首的中共政權走得太遠了,犯下了反人類罪,僅僅從迫害法輪功這一件事上來說,江澤民就必然地要被送上歷史的審判臺。」

至今,法輪功學員在全球30個國家有50多個訴訟案,以「反人類罪」、「酷刑罪」和「群體滅絕罪」,控告迫害元兇江澤民等30多名中共官員。

評論員李天笑:「我覺得胡錦濤面臨的是一個江澤民欠下的血債,是中共這個黨要承擔的,也是江澤民本身要承擔。因為迫害法輪功是江澤民跟中共整個黨一起來進行迫害的。所以對胡錦濤來說,他要想清洗江澤民,就會涉及到對共產黨一些根本的評價問題。」

連日來,翻牆訪問海外網站的中國網民突然暴增,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廈門和寧夏等地都傳出民眾放鞭炮慶祝的消息,更有香港市民到中聯辦門口開香檳慶祝。

時政評論家陳志飛:「那麼從江澤民去世消息,民眾反應來看呢,海內外群眾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奔走相告,大快人心。現在海外已經成立了網上治喪委員會,甚至還有專門對江澤民去世的消息有關而建立的臉書(facebook)。臉書在短短的十幾個小時之內,現在已經有4千多條跟貼。」

法輪大法明慧網7月6日發表文章,倡議中國民眾都買鞭炮、放鞭炮,慶祝這個惡貫滿盈的政治流氓的滅亡。不少中國民眾表示,江澤民死不死,都會繼續放鞭炮驅邪,期盼江這回真的死了。

新唐人記曲明、金同採訪報導。

二、环球焦点

航天飞机谢幕之旅 终结卅年荣耀辛酸

美國當地時間7月8號上午11點29分,在萬眾矚目之下,亞特蘭蒂斯號點火升空,飛向最後的告別之旅。隨著這趟旅程,人類航天飛機的歷史正在畫下最終的句點。這段歷程算來整整30個年頭,其間有過巨大的成就與榮耀,也有過悲傷與辛酸。正如美國航天局局長博爾登所說,美國航天的歷史“翻過了一頁”。

“倒數……3、2、1”隨著主引擎點燃,美國最後一架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在轟然巨響中,衝破濃煙和蒸汽,騰空而起,42秒後消失在雲層間。 8分半鐘後,進入了預定軌道。

這是美國30年航天飛機項目的135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飛行。這趟感傷的絕唱之旅,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近100萬人觀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附近的公路和海灘擠得水洩不通,盛況堪比當年“阿波羅”登月船升空。人們高呼“美國”,有人甚至流下眼淚。

來自新西蘭的遊客MATTHEW PAVLETICH:“我激動哽咽。真的。真是讓人感傷。發射升空的過程這麼短暫,沒有片刻停留就消失了,都來不及看仔細,你完全淹沒在激動的情緒中。”

美國太空署發射主任MIKE LEINBACH:“今天是特殊的日子。我記得我站在那裏目睹航天飛機消失在雲端。我們互相擁抱,注視著它,你知道,我們永遠不會再看見這一幕了,這是個特殊的時刻。”

載著四名宇航員,亞特蘭蒂斯號將在7月10號到達國際空間站,12天後返回,機上裝載了重達8,640磅的食物、衣物、用品和科學設備,這是國際空間站今後一年的儲備。另外還要完成一次太空行走的任務。如果一切順利,亞特蘭蒂斯號返航之日(7月20日),恰巧是人類踏足月球 42週年紀念日。

至此,30年的美國航天飛機時代將畫下最後的句號。在這個特殊時刻,讓我們回首30年的歷程。

1969年,美國成功以載人登月艙登陸月球,創下太空探索的里程碑。由於耗資的龐大,美國太空署開始構想可重復使用的太空船,來降低成本。1972年,航天飛機計劃產生,1976年,第一架航天飛機「企業號」裝配完成,但只用作測試,不能進行太空飛行。第一架全功能的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1979年完工,1981年首次成功發射,搭載2名宇航員繞地球2天後返航,此後,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提斯號和奮進號陸續出廠服役。

30年來,航天飛機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上建立了豐功偉績。

美國太空署噴射推進實驗室 曲錚博士:“人要想向深太空發展,它就是其中第一步,先建造能夠來回穿梭的這一個飛行工具,而且他又有非常大的載重量,能夠把很大的噸位送上太空。”

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是人類進一步邁向宇宙的一個中繼站,它的成功建造離不開航天飛機。

美國太空署高級工程師黃祖威博士: “建造這個ISS(國際太空站)就是需要像太空梭(航天飛機)這種,有這種功能,因為它後面有一個很大的載荷倉,還有一個機械手臂,它可以在每一次不同任務的時候載一部分的零組件,或者說這個結構上去,然後把它組裝起來,所以這個太空梭在建造太空站的過程當中,它發揮了非常主要的作用,然後後來很多的運補都是要靠太空梭。”

航天飛機向太空運送了許多重要的大型設備,包括哈勃望遠鏡。之後,又多次維修並升級哈勃望遠鏡,確保科學家能夠觀測到前所未見的宇宙景象

美國太空署高級工程師 黃祖威博士:“因為只有太空梭能夠載有這些新的很重的設備上去,把有問題的這一部分把它修好,所以哈勃太空望遠鏡後來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多很珍貴的外太空的資料,如果沒有太空梭的話基本這也是完成不了的。”

航天飛機還完成了2000多項生物、醫學、物理以及材料科學的太空實驗。成果不僅用於航天技術,也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受益,隱形牙套,iPhone手機高清攝像頭,“納米離子燙”,冷凍脫水蔬菜,“記憶枕頭”,都是太空技術的副產品。

30 年間,135次飛行,355名宇航員,8億多公里行程,運送1750噸貨物,完成大量的太空任務,然而,在成功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挑戰者號」在1986年1月28日任務中,升空僅73秒,就因火箭O型環失效,高熱高壓氣體外泄而解體墜落,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2003 年2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完成任務重返地球大氣層時,距離返回地面只差16分鐘,卻因一塊絕緣泡棉殘骸擊中機身,損傷隔熱系統,導致返航時高溫氣體灌入,航天飛機解體。7名太空人不幸罹難。

之後,美國太空任務暫停,2年後“發現者”號才再次升空。

由於航天飛機的安全性能不如預期,同時耗資巨大。在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基本完工之際,美國決定終止航天飛機項目。

亞特蘭蒂斯號返航之後,即將退役,成為甘迺迪航天中心的一件展品。 “發現”號與“奮進”號已分別落戶華盛頓與洛杉磯的博物館,成為人類航天史的見證。

而美國將暫時租用俄羅斯的太空船,直到2016年由私人公司研發出新一代太空船後,重返月球太空站。下一步星際旅行將放眼更遠的火星,目前,採用全新尖端技術的新一代太空船正在研製之中。

美國太空署甘迺迪航天中心主任BOB CABANA:“航天飛機開啟了太空之門,你回首一下阿波羅登月船和更早的飛行器,看看宇航員隊伍的多元化,不同國家的宇航員乘坐航天飛機飛上了太空。我不認為航天飛機是提前謝幕了,它已經完成了使命。”

回首30年,成功與付出同在,榮耀與辛酸並存, 航天飛機為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寫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新唐人記者瀋君怡、蘇菲報導。

三、港台扫描

港警違法拘新唐人記者 被斥如大陸公安

新聞週刊(277)香港市民:“打倒共產政權,曾蔭權下臺。”

香港市民:“厚顏無恥,曾蔭權厚顏無恥。”

香港市民:“同流合污,官商勾結,曾蔭權下臺。”

剛才看到的畫面是本臺香港記者站實習記者拍攝七月一日晚上警方在中環進行清場的過程。當晚警方動用過千警力,拘捕了超過200名示威者,是歷年來七一遊行後警方最大規模的拘捕行動。除了首次驅趕在現場監視的人權團體人員離場,更首次拘捕現場拍攝的記者,事件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

7月1日晚11時後,新唐人實習女攝影記者蔡小姐前往中環示威現場採訪期間,遭到警方強行拘捕。蔡小姐表示,抵達現場時,警方已封鎖了示威現場,但有警員主動讓她進入封鎖線內拍攝。

新唐人香港記者蔡小姐:“旁邊的警員跟前面拉著手的警員說,‘放她進去!不用她拍得那麼辛苦。’他們就分開手讓我進去。”

清場至尾聲時,警方以蔡小姐沒帶記者證為由,強行將其帶回警署,記者站按照警方要求傳真蔡的身份證明文件,警方仍不放人。蔡被拘留近10小時後,需要自簽擔保才獲釋放。

蔡小姐指出警方整個過程都在欺騙她。

新唐人香港記者蔡小姐:“她(女警)在車上跟我說,不要緊,你回到警署你公司傳真一份文件過來,證實你的身份就可以了,沒事的。都有誤導的,因為他們要我打手指模,其實我不想打的。要我簽一些文件,其實他們很草率,我想多看一眼他們都催我。”

新唐人香港記者站對事件表示強烈抗議,不排除當局針對新唐人進行選擇性執法。

新唐人香港記者站發言人朱長民:“我們嚴正要求警方能改正錯誤,無條件的撤銷對本臺記者的案件,並作出公開道歉。”

事件引起香港傳媒界的廣泛報導,香港記者協會和國際記者聯會都先後發表聲明,譴責警方無理拘捕記者,要求警方無條件撒銷案件。記者協會並致函警務處長曾偉雄要求作出解釋。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其實你已經確認了她的身份,為何你還要拘捕她呢?警方是否已經去到一個濫捕的情況,甚至可能藉這些拘捕去希望其他人收聲,甚至是傳媒採訪都要有避忌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很危險。”

國際記者聯會香港和中國區代表胡麗云:“隱憂就是,越來越香港警方在執行任務的強硬性,和中國境內的公安大同小異的情況,大家都會有很大的憂慮。”

對於各界的批評,警方一再辯稱當晚拘捕的是示威者。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譴責警方無理拘捕記者,事後更歪曲事實。他並批評警方當晚的清場行動,有如落後地區的做法。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取到之後警員還不放人,是更離譜的事,這麼種行為好似一些極權的社會對付記者的做法,有理無理,不喜歡就抓。”

而警方要求記者自簽擔保,並非無條件釋放。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這個所謂的釋放,是保釋之下讓她離開,其實等於繼續去拘捕她,所以其實這個警方是混淆視聽。”

多位立法會議員譴責警方違法拘捕,猶如大陸公安。

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這樣搞下去將香港變成所謂的警察社會,你連新聞記者你都去拘捕,這是在一些獨裁者政權才發生的。變成香港警察已經公安化,等於在大陸可能亂抓人,我覺得這個對香港的國際形象造成非常非常大的損害。”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日後他可以將行動升級,針對更多政府不喜歡的新聞記者或是電視臺或是電臺,情況就會越來越惡劣。所以當它走第一步時應該非常的強烈作出抗議,同時非常嚴肅的採取行動追究這種違法的行為,不僅是保障自己的自由,還有整體新聞界的自由。”

有立法會議員將在下週立法會提出緊急質詢,要求政府解釋七一晚上警方的清場行為和為何拘捕記者。

新唐人記者林秀宜香港報導。

四、新聞週刊277期大事件

1.美國慶祝獨立235週年

7月4日,美國獨立日,舉國上下歡慶這個235年來一年一度的意義非凡的日子。首都華盛頓的盛大遊行吸引了來自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數十萬民眾,充份展現出美國多元文化的特色。由150人組成的天國樂團和法輪功以真善忍為主題的大型花車仙女隊伍,壯觀、美麗,是唯一一支以華裔為主組成的隊伍,成為慶祝遊行的一大亮點。同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伕婦在白宮南草坪,宴請美國軍人,感謝他們英勇犧牲為美國換來的民主自由。晚間,奧巴馬伕婦和軍人們一起參加了盛大的焰火晚會。

2.威廉王子夫婦結束加拿大訪問抵美

英國劍橋公爵伉儷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結束了加拿大訪問,於7月8號下午抵達美國洛杉磯,開始了美國訪問的第一站。英國駐洛杉磯領事館舉辦了接待儀式和晚宴,歡迎王子夫婦。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的加拿大之行使全球媒體聚焦。許多加拿大人把威廉王子夫婦此行與歷史聯繫起來,認為他們的到訪,對新移民了解君主制對加拿大的重要性、恢復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威廉王子伉儷的親民形象也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

3.美國失業率九個月來新高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最新失業率上升到九個月以來的新高,6月份失業率達到9.2%。目前,美國總失業人數大約是1,410萬人,長期失業人數約630萬人。數據公布的當天,也就是7月8號,全球股市震盪走低。由此,美國總統歐巴馬再度呼籲,兩黨儘快就國債事宜達成一致,給企業主投資信心。目前,國會兩黨議員正在展開國債論戰,奧巴馬和民主黨要員已將美國國債上限提高到14萬3千億美元,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年度GDP總額;而共和黨議員則呼籲奧巴馬不要繼續無限度舉債政策。表示,除非奧巴馬同意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否則將利用國會眾議院多數席位力阻民主黨提高聯邦債務上限的計劃。

4.英國最暢銷小報《世界新聞報》停刊

隸屬於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英國最暢銷小報《世界新聞報》,7月7號(星期四)正式宣佈,週日出版最後一期後停刊。過去的幾天,《世界新聞報》被指控授權竊聽被謀殺的女孩米莉(Milly Dowler)、倫敦7/7爆炸案受害者的手機信息,竊聽政客、名人、王室助手,以及陣亡英軍士兵家屬的電話。目前,正在接受警方的調查。英國首相府前公關負責人庫爾森,也因涉嫌在擔任《世界新聞報》編輯期間參與了手機竊聽、賄賂警方等事件而被逮捕,週五交保後審。當天上午,英國首相卡梅倫緊急召開記者會,對啟用庫爾森做他的新聞顧問負責。

5.英祿大選獲勝 將首任泰國女總理

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妹妹英祿在大選中獲勝,將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英祿領導的為泰黨預期將贏得下議院500個席位中的261席,而現任總理阿批實的民主黨只有162席。據悉,英祿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從某種意義上,這反到成為她參選的優勢。因為他信妹妹的身份使英祿受到更多國際媒體的關注。有報導說,在大選後數分鐘裡,他信就打電話祝賀英祿,他信目前居住在迪拜,以逃避泰國對他的腐敗罪通緝。

6.郭美美炫富「中國紅十字會」失公信

自稱“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郭美美在網上通過視頻炫耀自己的財富,說她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車,擁有十多個愛馬仕名包等等,引起軒然大波。慈善機構的經理,哪來的那麼多錢?網民們不僅質疑,而且憤怒。之後,郭美美被迫聲明,“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身份是自己杜撰的,並為此致歉,但仍不能平息網民甚至媒體的追究,並展開人肉搜索,扯出貪腐鏈條,多位政府官員和社會名人牽涉其中,而「中國紅十字會」也面對信任危機。《南方都市報》的社論指出,郭美美事件與社會公共資源之間的糾纏,需要進行不留情面的徹查。

五、白宮報導

白宫周话

本週,美國總統奧巴馬與軍人及家屬在白宮南草坪慶祝獨立日,他還使用社交網絡推特舉辦民眾大會討論經濟和就業問題,並繼續與國會兩院的領導協商,希望找到一個穩妥的方法來減少財政赤字。

下面請看這週的白宮周話

7月4日星期一,奧巴馬伕婦邀請一千兩百多名在職軍人及家屬在白宮南草坪烤肉,觀看軍人服務協會的節目表演,慶祝美國獨立日。

奧巴馬:“你們的貢獻對美國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大家也應該有這樣一個機會在一起共同歡慶。”

慶祝活動有音樂、美食、遊戲、在臉上畫畫,當然還有近距離的觀賞國家廣場的節日煙火。

7月6日星期三,奧巴馬總統參加了改革先鋒圓桌會議,與會代表是來自14個州的世界社區領袖。

隨後,白宮首次通過社交網絡推特召開了民眾大會,全國網民們在網上向總統提問。

奧巴馬:“我準備好了來推特,很高興見到你。”

會議由推特共同創辦人傑克•多爾西主持,討論側重於創造就業機會和繁榮經濟,總統回答了從全國各地通過推特提出的24個問題。

7月7日星期四,奧巴馬會見了國會參眾兩院的領袖,討論了如何穩步的減少財政赤字的方案。

下午,總統參加了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的大使資格認證儀式。

新唐人記者金慧真美國首都華盛頓報導。

六、休闲一刻

南极企鹅迷途勇闯新西兰

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一對相對迷你的翅膀,再加上一雙小短腿和下面瘦弱的兩只腳,走起路,身子扭來扭去的企鵝,憨態可掬,苯苯的惹人喜愛。其中淡黃色脖子上有一撮橘黃色羽毛圍著耳朵的就是著名的南極帝企鵝。6月20號,一只10個月大的帝企鵝,迷路迷到幾千英里外的新西蘭。24號新西蘭人給它取了個吉祥的名字“快樂的小腳”,還在惠靈頓動物園(Wellington Zoo)給它安了一個新家。

“快樂的小腳”看起來並不快樂,在溫暖的惠靈頓貝卡沙灘(Peka Beach),噢!對它來說是酷熱的新西蘭,待了4天,它就熱昏了頭腦,總是試圖站起來一展雄風,卻一頭栽倒在沙灘上;想張開嘴巴吸點兒空氣,卻傻乎乎地吃起了沙子。

幸好惠靈頓動物園及時收留了它,幫它檢查身體,還用冰和氧氣,讓它冷靜。可憐的“小腳”,因為沙子跑進它的氣管裡了,所以做一場手術是在所難免的了。

要上手術臺了,當初第一個發現它的好心人當地居民克莉斯汀(CHRISTINE WILTON)說:“我很激動。我希望今天能有一些進展,我擔心一切都太晚了。”

4天前,就在這個海灘,游了幾千英里,在海上漂流很久,終於游到岸的“小腳”,瞇著小眼,一聲不叫,安靜的趴在沙灘上,放鬆自己,它好像在琢磨,“我怎麼就游到這麼熱的地方了呢?爸爸、媽媽在哪兒?”當時,偶爾它會站起來,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

就在冥思之中,克莉絲汀的小狗發現了它,於是它的炎熱生活,增加了許多造訪的人類。

蒂帕帕博物館的企鵝專家科林•米凱利:“(小腳)應該是今年的小企鵝,通常它們會在浮冰上,吃魚和磷蝦。這只企鵝一直向北遊,已經遠遠離開它們通常的活動範圍。”

“小腳”是44年來,第一只跑到新西蘭的帝企鵝。1967年,它的前輩曾貿然闖進了南部的奧潤提海灘(Oreti Beach)。

新唐人記者任浩、肖顏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