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6月18日訊】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網站上發布一份課題報告的PDF文件揭露,自90年代中期以來,大量中共官員出逃,多達1.6萬至1.8萬人,攜款8千億元。由於該文是中共官方首次揭祕貪官出逃數量和金額,引發各界關注。但不久這篇論文卻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消失了。緊接著新華網又於6月17日專門刊文指出國內外有關此論文的報導嚴重“失實”。網友認爲,8千億是太少了。
新華網稱報道“失實”
這份標明“內部資料/注意保存”、於2008年6月編制的報告,题目为《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
今年6月13日,央行在對一項全國優秀金融論文評比進行公示時披露了上述報告,並發佈在其網站上,包括美國之音、BBC、、法廣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均在其網站的頭條位置進行報導,報告引發公眾嘩然。
但《新華網》6月17日刊登文章《“逾萬名貪官攜8000億外逃”報導被指嚴重失實》。不久這篇論文就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消失了。
目前網上仍可找到該篇論文的PDF文件。
衆多網友在網站留言稱《新華網》的文章是中共自己打自己嘴巴,欲蓋彌彰,因爲中共贪官卷款的数额在上万亿人民币,这還是一个保守的评估。“失實”應該是指攜款金額不止8000億吧?
各版本統計數據:外逃資金遠不止8千億
央行報告作者坦承,80年代開始出現外逃貪官,這些貪腐官員及其轉移至境外的資金究竟有多少,至今還沒有一組公認的數字,只能勾畫出大體狀況。贓款主要來自土地開發、稅收、城建工程、金融機構貸款、政府開支截留、大型國家建設項目資金等。
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秘書長嚴立新表示,他們手頭也有很多個數據版本,但是始終沒有統一的數據,這個規模估計達到萬億元。
最高法院前院長肖揚在其2009年出版的《反貪報告》中曾引用有關部門的統計稱,1988年~2002年的15年間,資金外逃額共1913.57億美元,年均127.57億美元。如果按照當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那麼外逃資金超過了1.5萬億元人民幣。
比較2001年至2010年的最高檢年度工作報告,其中關於“加強境內外追逃追贓工作”的數據時就發現,追逃的職務犯罪人數已經從早期的數百人到高點時候的數千人,而追贓金額也從幾億元到高點時的幾百億元。
2009年2月,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的一項統計報告顯示,過去10年逃往北美和歐洲等地的中國腐敗官員達1萬多人,攜帶出逃款項達65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有一點值得注意,上述數字都是金融危機之前的說法。而這幾年,隨著國家4萬億的投資以及銀行幾十萬億的信貸投放,貪官捲走的錢無疑遠遠超過上述數字!
美國成中共官員最愛
央行報告在列舉中共官員轉移資產的典型案例時,還勾畫出了他們潛逃境外的“路線圖”——這些人潛逃境外的目的地主要集中於北美、澳大利亞、東南亞一些地區。
具體來說,涉案金額相對小、身份級別相對低的,大多就近逃到中國週邊國家,如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蒙古、俄羅斯等;案值大、身份高的腐敗分子大多逃往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一些無法得到直接去西方發達國家證件的,先龜縮在非洲、拉美、東歐的小國,伺機過渡;有相當多的外逃者通過香港中轉,利用香港世界航空中心的區位以及港人前往原英聯邦所屬國家可以實行“落地簽證”的便利,再逃到其他國家。
貪官去的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和加拿大。由於相對寬鬆的移民制度、引渡條約的缺失,使得貪官易於“落腳”,有人在總結外逃經驗時稱:“美國是樂園,加拿大是天堂。”
借海外特定關係人轉移資金成新趨勢
報告總計列舉了八種資金外逃的辦法:現金走私、替代性匯款體系、經常項目下交易、境外投資、信用卡工具、借道離岸金融中心,海外直接收受、借道境外特定關係人。
利用經常項目下的交易形式向境外轉移資產大致有五類:進口預付貨款,出口延期收匯;偽造佣金及其他服務貿易項目對外付款;通過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實現向境外轉移資產的目的;利用假的進口合同騙取外匯管理部門核准外匯匯出境外;少報出口,多報進口。
報告還指出,由於目前中國對一些經常項目下的個人支付沒有嚴格的外匯管製或限制,中共官員或其特定關係人常常通過在境外使用信用卡大額消費或提現來實現資金向境外轉移。
此外,離岸金融中心也常被利用來轉移、侵吞國有資產。這些人多為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的高管人員。報告在這一章節的最後指出,“近年破獲的貪腐大案顯示,通過在海外的特定關係人轉移資金成為貪污腐敗分子轉移資金的新趨勢。”
敏感行業
報告建議人民銀行在監測思路上以“獲取非法資產”和“向境外轉移資產”階段為監測重點。主要通過對大額、可疑資金交易數據進行分析,敏感行業包括金融業、壟斷性國有企業、交通、土地管理、建築等行業、稅收、貿易、投資部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