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6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9日專電)春夏之交,德國各地舉辦各具特色的文化節。台灣的藝術團體活躍在各地的文化節,透過藝文活動打響台灣名號,讓德國人認識台灣社會的多元發展,同時也肯定中華民國的軟實力。
雲門舞集6月2日及3日與喬治亞的民歌合唱團「魯斯塔合唱團」(Rustavi Choir of Georgia),應邀在德列斯登藝術壓軸演出,觀眾們從這個享有國際盛譽的團體認識到,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不但擷取傳統的精華,而且能不斷創新。
與雲門同時於6月上旬在德國參加文化活動的,還有業餘人士組成卻有專業水準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及專長廟會陣頭中的「十二婆姐陣」的台南麻豆「新生代舞蹈團」。
「拉縴人」完美的詮釋德國宗教歌曲,在斯圖加特教堂裡的演唱感動了許多德國觀眾。在多項國際比賽曾獲獎的「拉縴人」,6月5日在德國中部林堡(Limburg)的國際藝術節競賽還獲得最高榮譽的金獎。
「新生代舞蹈團」的舞者於5月27日及28日在南德茵戈市(Ingolstadt)國際文化節登台,6月4日於比爾市(Buhl)國際文化節表演,6月5日參加慕尼黑中文學校於慕尼黑市西公園(Westpark)舉辦的「台灣100園遊會演出陳靖姑與十二婆姐驅邪收妖的故事,則是讓慕尼黑的觀眾大開眼界。
其實,德國藝術界人士透過每年年初的柏林影展已認識台灣藝術環境的蓬勃。以今年2月13日新聞局在柏林的Ritz-Carlton Hotel舉辦「台灣之夜」酒會為例,國際影展策展人、電影界重要人士及媒體受邀出席酒會,台北市電影委員請知名的製片人及導演透過影片推介介紹台北市的拍片環境,讓國際電影業者印象深刻。
除了藝術表演和影展的活動,駐外單位在德東艾爾茲山區(Erzgebirge)的格勒納(Genenau)的「台灣畫境」圖片展,以及在德南卡斯陸(Karlsruhe)和德東文化古城威瑪(Weimar)舉辦「細數走過的腳步:建國100年影像展」,不但許多當地政要及媒體界人士出席,民眾參與也非常踴躍。
駐外單位介紹台灣的各個面相,有關環境生態的展覽對德國民眾也有相當的吸引力。北德的渡假勝地塢瑟東 ( Usedom)島上的生態園區在4月下旬展出台灣原生的鳴蟲標本,吸引許多復活節期間來此渡假的民眾。包括北德電視台等當地媒體也前來採訪並製作專題報導。
另外,駐外單位於5月27日與「漢堡動物學博物館」合作舉辦寓教於樂的「台灣青蛙之夜」,透過演講和展覽,觀展民眾認識台灣的稀有蛙類及台灣的政府與民間積極保育生態的努力。
台灣與德國民間的交流深入各層面,也包括文教界。德東布蘭登堡邦5月12日舉辦兩年一次的青少年藝術日,今年首度加入國際交流,展出台灣高雄國立鳳新高中學生的書法作品。台灣中學生的書法作品讓德國青少年認識中國文字之美。布蘭登堡邦議會議長佛瑞曲(Gunter Fritsch)對於這項文化交流也非常肯定。
台灣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發展,也透過台灣業界每年在德國參加的各項商展充份展現。德國是歐洲國家中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到歐洲商務旅行的台灣旅客估計有30多萬人次。
每年在德國的大城市有許多重要的國際商展,例如漢諾威的電腦及資訊科技展、慕尼黑的運動器材展及紐倫堡的玩具展,台商參展非常踴躍,估計每年來德國參展的台商就有4000到5000家。
台灣旅客到歐盟國家旅行可免簽證,若是從事商務活動,包括參加商展,商務開銷可在事後申請退還加值稅。
透過文化的展現和經貿活動,遙遠的台灣在許多德國人心目中並不陌生。德國媒體對於台灣政治的發展及台海兩岸關係的發展也相當關注。
德國重要媒體「明鏡」週刊在4月下旬特別派記者到台北專訪馬英九總統,談兩岸關係的發展及亞洲新形勢。「明鏡」的報導特別引述馬總統指出,中國大陸軍備擴張,台灣不只靠武力防衛,也藉著文化、經濟及貿易發展「軟實力」,讓北京領導人了解兩岸共存共榮對彼此有利。
透過文化和經貿,台灣在德國廣結善緣。除了曾經留學台灣的年輕人會組織留台校友會,交換旅台學習經驗並動更多的交流,德國各界也有興趣與駐外單位及台灣民間團體合辦各項活動,為台灣打造形象,讓德國人看到台灣、認識台灣、並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