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後復活的無人島——漢江栗島

【新唐人2011年5月30日訊】在人口過千萬的首爾市,有一條大江橫穿城市,這就是漢江。漢江兩岸,既是首爾市民們喜愛的休閑空間,也是旅遊勝地。但是有一座小島,卻人跡罕至。四十年前,這裡曾因開發而消失,現在卻被大自然治癒,又重獲新生。雖然普通市民出入栗島仍然受限,但本臺記者還是直接到現場走了一趟。請看報導。

從首爾汝矣島的漢江碼頭乘船,五分鐘後就能看到一座草叢茂盛的小島。

這座位於漢江中心的小島,因形似栗子而得名“栗島”。雖然現在禁止普通民眾出入,但在四十年前,曾經有數百人生活在這裡。這是因為當初建設汝矣島時,為了得到主要的建材,曾對這座島進行爆破,致使栗島消失,而原住民則被強行拆遷。

但是,隨著江水夾帶的泥沙沉積,四十年來栗島漸漸變大。如今,面積反倒比爆破前還要大。

由於漢江文藝復興計劃的推動,栗島在被擱置許久之後,重又引起世人注目 。

首爾市長吳世勛:“隨著產業化的發展,就覺得與其開發城市的天然景觀和自然環境,(還是維持並保存自然原貌)更有價值。因為有這種價值觀的改變,於是重新開始保護生態,努力恢復原始生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栗島。”

上島一看,這裡完全是原始的蘆葦叢。只有從島兩側望見漢江邊的高層建筑時,才會讓人想起這裡是首爾。

憑藉這個“原栗島居民生活地”的標誌,可以得知這裡曾經有人居住過。

漢江事業總部經營部長:“被指定為自然生態保護區後,就限制民眾出入了。(以前曾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們)每兩年一次,會回到祖先生活過的地方進行歸鄉祭祀。”

經調查,現在這裡棲息著30餘種鳥類,還有200餘種植物。

為促進魚類繁殖,在島的四周還設置了人工雜草。

環境班長朱昌煥:“現在大概有40種吧。鲇魚、鯉魚、鰻魚、田魚、鯔魚、宗魚、鮊等,雖然叫不全,但主要是這些種類的魚比較多。”

雖然栗島曾因開發而被拋棄,但是經過四十年的歲月,如今正在蛻變成城市中的生態空間。

新唐人記者樸右、李昌植韓國首爾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