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5月27日訊】陳瑞斌專訪系列報導 (1)(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7日電)鋼琴家陳瑞斌閉上雙眼彈奏蕭邦「夜曲」,透過指尖輕柔地彈奏台南老家的百年老琴,隨著緩慢的樂音,「彷彿回到小時候練琴的時光,沒有這架老琴,就沒有陳家。」
12歲通過教育部資優兒童考試、13歲就被父母送到奧地利留學。不要以為陳瑞斌家庭顯赫,他的爺爺不識字在市場賣水果,爸爸陳振德考取師範學校音樂系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也因為陳振德的關係,至今只要經過陳家,鋼琴聲從未間斷。
陳振德表示,16歲讀師範,他一邊聽唱片練習,一邊教學生,算是現學現教,不僅教學生,陳振德也教他的弟弟和太太張惠美彈琴。張惠美說,「25歲嫁給他 (陳振德)才開始練鋼琴,完全沒有音樂底子」,當時陳振德在學校教合唱團,因為缺少伴奏,就訓練太太當左右手,讓陳瑞斌打從娘胎裡就聽鋼琴音出生。
提到陳瑞斌台南家中的百年老鋼琴,陳振德表示,60年前為了要讓他的弟弟參加比賽,在月薪只有新台幣900元的年代,他不惜斥資1萬1000元買鋼琴給弟弟練習。陳振德說,好在買愛國獎券中獎,才減輕他的負擔。
陳振德說,「以前只有醫生才可能買得起鋼琴,這架老琴也是向一名醫生購買,我買到已經是三手貨了,推算起來,這架鋼琴也有百年歷史。」
打開陳瑞斌台南家中的百年老琴,有別現在的鋼琴是用壓克力做成的黑白鍵,以象牙製的白鍵和木頭做的黑鍵,從側面看過去並不平整,卻凸顯這架鋼琴手工製作的獨一無二。
「不要以為我們家的鋼琴是放太久琴鍵才變黃,從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因為象牙遇潮會變黃,特別是經常在手指的觸碰下更容易,陳瑞斌笑說,「全台灣大概找不到泛黃的琴鍵,而且每個琴鍵上面都還有紋路。」
象牙琴鍵獨特的紋路,成為小時候陳瑞斌認音符的記號。陳瑞斌表示,每次都是到比賽當天才用到標準鋼琴,面對沒有紋路的琴鍵,「到舞台上就變成李炳輝」,全靠音感去彈,這也成為他的習慣,直到現在,雖然近視,但每回上台演奏總會拿掉眼鏡,閉上眼讓雙手去找到對的音。
採訪當天,陳瑞斌用老琴彈奏蕭邦「夜曲」,由於擺放已久,部分琴弦已鏽且不能調音,彈出來的琴音雖不如一般鋼琴順耳,但隨著緩慢的樂音,陳瑞斌說,「彷彿回到小時候練琴的時光,沒有這架老琴,就沒有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