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寶寶不如“蟑螂” 賠償基金去向成謎

【新唐人2011年5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近三年,受害家庭至今沒有得到善後經濟賠償,很多患兒仍然在遭受着病痛之苦。據報,中國乳製品協會在2008年底,作為毒奶粉事件的善後措施之一,成立三聚氰胺醫療賠償基金。但這一基金會的運作卻一直不透明,不僅三聚氰胺奶粉22家涉案企業出資標準成謎,連賠償基金兩年來的賠償情況、管理運作方式、現金余額都已成謎。

2億元醫療賠償去向成謎

據中共官方新華社下屬的《瞭望東方周刊》日前發文,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近三年,如今,除三鹿破產之外,其他涉案的乳品企業均已健步如初,很多患兒則仍然遭受著病痛之苦。

2008年年底,中國乳製品協會牽頭由22家涉案企業,集體出資成立了總額2億元的醫療賠償基金,作為對毒奶粉事件近30萬名被確證患兒的善後措施。

《瞭望東方周刊》的長期跟踪採訪發現,時隔不到兩半年,該基金近況成謎,相關行業組織稱之為“機密”,不適宜對外公佈。

基金近況何以成“機密”?

不僅三聚氰胺奶粉22家涉案企業的出資標準成謎,連該醫療賠償基金在這兩年多時間裡的賠償情況、管理運作方式、現金餘額都已成謎。近期,《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試圖追踪一些情況,但相關機構、企業均百般推脫。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只負責資金募集,不管具體事情,全由中國人壽來運作。關於這個賠償基金,建議媒體不要報導,這個不宜對外報導。 ”

作為該基金的成立機構,也是基金的委託方機構,本刊諮詢受託方中國人壽,是否會定期提交運作報告給協會?比如年報,並且能否公佈一些基本信息。該負責人立刻表示:“這個不行,不行,這個是國家機密。具體情況我也不太了解。”

2008年之後,媒體幾乎沒有對此基金運作的相關報導,曾經努力追踪基金運作情況的法律界人士也無功而返。

律師證實事情從一開始就不透明

曾為330多名三聚氰胺奶粉患兒,做過長期法律援助的北京律師林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專門寫信給衛生部。衛生部的人打電話回復,稱錢的事情歸工信部管。後來工信部的回復稱不管具體的事情,應找衛生部和地方衛生行政部門。”

衛生部的信息說,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國累計報告因食用問題奶粉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患兒共29.4萬人。統一執行的賠償標準是死亡賠20萬元,重症賠3萬元,普通症狀賠2000元。

林崢說:“絕大多數患者拿到的賠償款是2000元,當初9億多元的現金賠償是否有剩余也不知道。當時只是說賠付了95%以上比例的確診患兒,但是對於具體的賠付總金額沒有公佈。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就不透明。”

基金近況成謎 暗藏隱患

鑑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涉案企業成立醫療賠償基金,以及絕大多數患兒(被侵權人)沒有通過訴訟方式尋求救濟的事實,結合國際上類似事件的處理方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進行了對比反思和研究。

張新寶認為,通過建立救濟(賠償)基金方式來解決相關糾紛,是實現《侵權責任法》這一立法目的的最佳途徑之一。建立此類基金制度不是一個價值取向方面的事項,也不涉及不同行業、地方利益的調整或再分配,因此不應有較大阻力。救濟(賠償)基金制度應當得到決策層和社會公眾的普遍支持。

然而,這一“最佳途徑之一”的舉措如今越來越模糊,基金近況成謎暗藏隱患。相比而言,數額龐大的社保基金都會定期發布報告,向公眾披露相關信息,何以2億元三聚氰胺賠償基金成為一些機構負責人所理解的“國家機密”?

2009年4月22日,衛生部辦公廳、中國保監會辦公廳聯合發布衛辦醫政發〔2009〕66號文件要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要切實加強醫療賠償基金管理,做到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保障醫療賠償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按此文件要求,相關機構對該基金應該是瞭如指掌,而不是絲毫不掌握任何情況。如果真不掌握情況,那麼就存在有機構在刻意隱瞞使其最終成謎的可能。

張新寶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對於基金使用情況,應該定期或者不定期向指定其擔任管理人的政府機關,提交經過審計機構審計的財務報告。現在,不僅是基金近況成謎,十多年後該基金的歸屬問題也成為未解之謎。

報道曝光後 趙連海開火大罵

《瞭望東方周刊》的報導曝光後,趙連海隨即在twitter開火大罵,直指過去也曾與其他家長向賠償基金求助,但一直吃閉門羹,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愛理不理。目前,大批受害家庭經濟困窘,當局宣稱的免費治療只是大話。

趙連海在網上說:「太多結石寶寶家庭現有最多的,就是各種檢查確診單據、醫院收費單,和無盡的痛苦與眼淚。應有的被尊重和人道的對待,我們卻沒有看到,我們的孩子們好像連蟑螂都不如!」

趙連海還說,多個政府部門曾聯合下發文件,承諾對病童提供免費治療至十八歲,但事實是當局對孩子不予理睬。他過去曾致電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獲理事長宋昆岡接聽。但對方一聽是有關結石寶寶的事情,就說:「少煩我,這個事情你和我說不着。」之後,宋不再接他的電話。

趙連海呼籲,政府及相關單位盡快履行承諾,給病童應有的免費治療。

各界人士的評論

目前旅居德國、《民以何食為天》的作者周勍表示,“三聚氰胺基金會”成立之後,理應和患兒家長進行溝通、商討賠償事宜,但是有關方面不但沒有這樣做,還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基金會的運作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關鍵原因,是中國乳製品協會“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

週勍強調:“乳品協會是對企業負有質量各方面監督責任,出了問題,再把企業給來的錢讓你來監管,這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中間沒有任何透明度,而且本來說受害者的家長也好、孩子也好,對於這些企業來講,他們絕對是弱勢。那麼一個企業受害者家屬來針對他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打贏官司。21家企業把錢交給它的主管上級,強勢把自己捆到一塊來對付更弱的弱勢。”

北京維權律師蘭學志,是最初公開提出設立賠償基金想法的律師之一,他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在毒奶粉事件之後,他們在向中國(共)國務院寄送的《關於三鹿毒奶粉受害者賠償方案的建議》中,率先提出了這一設想,但有關當局一直沒有對此進行反饋,官方之後成立了所謂的基金會也沒有和他們溝通。

蘭學志還表示:“本身這個事情實際上它是一種官方行為。也不透明,也沒有一個有效的監督。我個人也不抱更多的希望。你主張權利它也不回應。趙連海本身也是因為這個事情不就進去了嘛。”

江蘇連雲港結石寶寶家長相慶玉告訴本台記者,在得知2008年底中國乳製品協會成立了醫療賠償基金後,家長帶孩子去檢查腎結石的時候,小於四個毫米不允許和家長說。這裡面的水太深,咱們窮老百姓想告這些黑心奶企的阻力太大。

相慶玉認為,目前除三鹿破產之外,其他涉案的乳品企業均已恢復生產。在他看來,這個群體事件發生的涉及面太廣,官方必須得抓出一個替罪羊。三鹿破產、中國乳製品協會成立“基金會”之類,都只是有關當局用來暫時平息民憤的作秀而已。

相慶玉最後表示,雖然他們這些結石寶寶家長一直在堅持維權,但是三年來法院一直不肯受理相關案件、結石寶寶家長代表趙連海被判刑、家長們去北京上訪又被警察拘押,所謂的賠償基金會成立兩年多,卻沒有給他們分文的賠償,這一切都讓結石寶寶家長們感覺心灰意冷、無處伸冤。

輿論認為,涉及全國三十萬名結石寶寶的醫療賠償基金,不論內容有多機密,都有責任對外公開。如果乳業協會、涉事企業有道德良心​​,還記得受害孩童及家屬,就不會有營運不明、資金流向不明等問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