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月11日訊】作爲上海農民戶口的當地人,生活渺茫,我該怎麽生存!我發誓,下面所說的一切,都是我的實言,如有謊言,我出門被撞死。我含着淚寫這篇文章!
我是一個70後,我的家離上海浦東機場5分鍾的路程,房子已被無數的水泥高架路包圍。
1、喝的是被漂白粉加過的自來水,怎麽說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有問題。我們村沒一個超過180厘米,全村分8個隊,每隊500~~~600人,我1米66,家裏我最高,我媽媽1米5,妹妹1米55,父親1米6,奶奶1米45,爺爺1米55,外公1米60,外婆1米4。
2、呼吸的是無數汽車排放出來的尾氯。(上海中環線包圍着我的家,北面是機場大道,南面外環線,東面是迎賓大道西面是外環線延伸段。光南面的外環線,每小時車流量1200台,他M的,我們全村遲早要被薰死。
3、每天清晨,擡頭一片烏雲,這就像一層西遊記中妖怪出沒前的妖氯,但我們這裏的妖氯是不散的。
4、每天淩晨2點10分左右,我會準時下床看星星,但因爲空氣不好,能見度很差。但這沒辦法,也是被逼的所養成的習慣。操他M的,淩晨2點貨運飛機到達浦東機場,平均6分鍾一班。當飛機飛過我頭頂的時候,比如我在接電話,電話裏講話的聲音是聽不見的。等我存點錢,買個測量聲音的儀器測試好告訴你們。
5、因爲噪音實在太厲害,我們村反映得太厲害,浦東機場公司爲我們村每人發2000元補貼。2000元是一年全年的補貼。我操他M的,也就是一天給5元5角的補貼。等我實再活不下去了,我們一起玩的弟兄決定把機場的老總殺了,不殺他不是人。
6、上面所說的每人一個2000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的,如果是居民戶口,就得不到這2000元補貼,我妻子妻子因爲農地被政府征了,成了居民,所以就拿不到這補貼,就算她和我生活在一起,也不能享受到補貼,不知我用這個享受一詞是否正确。現在上海每有一條河流是可以遊泳的,唯一可以遊泳的張家濱河流,在裏面遊泳的人都不知道實際情況,旁邊生活的人家家裏的污水都排到這個河裏,包括糞水。
7、2009年,鎮政府免費給我們村醫療檢查,但就檢查一個隊,就停止了。500人的檢查中,有42個患有癌症。
---我3歲的時候,爺爺62歲就死了,他是青光眼,晚上沒路燈,摔死的。
---奶奶93歲死的,應該算是有福氣的,她76歲的時候檢查出食道癌,多活了17年真是奇迹。我爺爺死後,奶奶終身未嫁,她說她隻有一個男人。
---外婆72歲死的,在家收拾曬的花生,突然腦溢血,去醫院呆了7天,也死了,最終結果癌症。
---外婆死了5年後,外公也死了,醫院檢查,說水平有限,檢查不出來,是猝死。
寫到這,我衣襟都濕了,操他媽的,等實再活不下去了,醫院院長一起殺。
去年2010年9月我奶奶的第一個兒子,就是我的大伯,73歲,也死了,骨癌。
我的父親,從一出生,就是殘疾的,但我很愛他,沒他也生不出我這個兒子,前二年,隔壁鄰居罵我父親是殘疾人,我捅了它二刀,怕它死了,所以捅了它屁股。後來也不知爲啥沒人敢說我爸是殘疾人了。
我每個月的工資是1600,交三金後,還餘下1230元,另外要交個人收入所得稅220元,還餘下1010元,房子是老宅基地,不用交物業費,電費60元(家裏沒有空調,前幾天零下3度,冷得都成鬼了。)水費30元,老婆公交800元,女兒幼兒園每月學費450元,還不包飯。真貴。妹妹工資最高3300,但她在浦西工作,不能每天回來,租房,月租金2200,31歲了,還沒結婚,她說沒錢怎麽結,結個頭啊。說得也是,作哥哥的不能爲妹妹盡責任,慚愧啊!!!
母親和父親都是農民,沒有老保工資,我和妻子的錢一共養6張嘴巴,怨誰呢,隻能怨我自己,沒能力。還好現在餓不死,實現沒下飯的菜,白米到還是能買到很多。最苦的就是女兒,但不能想,一想就流淚。
現在政府規定隻能生一胎,如果生第二胎,必須第一胎有殘疾,有殘疾證,或者夫妻雙方都是獨身子女,我就算有資格生第二胎,也養不起。但操他媽的,鎮政府的公務員,都有二胎,因爲都有殘疾證,怪就怪了,他們的第一胎都在高等學院學習,不在康複醫院,搞不懂。
上海找工作沒有社會關系真難找,08年浦東新區找50個打字員,都是這個領導或那個領導的親戚,都有大專學曆,上海大專學曆,8000元一本,但必須報名日算起滿3年,才給你文憑,它們怕什麽,我也搞不懂。
上海這邊老闆做得大得都有黑社會背景,但我也要向各位澄清一點,這些老大全部是農民戶口,都是窮才出來混的。我最熟悉的一個大哥,小時候和他哥同穿一條褲子,誰有事要出去,就穿上,沒事做的,呆在家裏,裸奔。我也想過跟着老大混,但我要是死了,家裏6張嘴誰養啊,我膽很小。
我現在擔心的倒不是吃飯的問題,總擔心自己也會得癌症,因爲奶奶,大伯,都是癌症,等我真得了這病,先殺鎮長(年薪28萬),再殺機場集團老總(年薪120萬),再把人民醫院院長(年薪16萬,不包括回扣)一起殺,誰叫它治不了病的。
上述所言無半句謊言,如果有半句違心之言,我出門被車撞死。
──轉自《阿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