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中國增長模式不可持續

【新唐人2010年12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在外界被部份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中國國內學者的態度卻並不樂觀,許多經濟學家都擔心經濟正出現過熱。中國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提出,中國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除非立即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

刊登在英文《中國日報》12月23日言論版的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的文章,對中國“非同尋常”的增長神話進行了嚴厲批判。

余永定認為,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當中的經濟模式,已從計劃經濟遺留的條件下發端,如今已經耗盡其潛力。因此,中國的發展也到了關鍵的時刻,經濟結構如不實行調整,沒有強勁的改革與創新能力,中國經濟將喪失良好的增長勢頭。

文章說,中國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些代價卻要子孫後代來承擔。如今,中國的投資率達到了50%以上,反映了中國的資本效率不高。

對於這麼高的投資率,余永定提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地方政府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決策。二是房地產投資的發展占到了全部增長的近四分之一。

余永定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是自己挖坑自己填,只為創造GDP。結果只是一幢幢豪華別墅、政府辦公大樓和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中國省會城市的許多酒店甚至比西方大都會的五星級酒店還要奢華。

余永定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灰塵和煙霧籠罩著中國的各個城市,國內主要河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乾旱、洪水和泥石流的爆發日漸頻繁,無情的開採正在迅速地耗盡中國的資源儲備。

他指出,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已經成為一種結構性依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但缺乏創新與改革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

他還提到,逐步拉大的貧富差距是不爭的社會現實。長期以來,收入分配制度利於富人,政府不能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富人生活優渥,窮人水生火熱,兩相對比,致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余永定認為,如果中國不能及時解決其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增長將不可持續。任何結構性的調整都會伴有陣痛。但是,拖得愈久,痛的愈深。因為特定的改革政策獲益者正在發展成為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可不願意喪失已經獲得的益處。

他表示,中國公眾最為痛恨的便是官商勾結。但是,政治精英已經被諂媚與犬儒的政治文化所腐蝕。余永定呼籲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打破權貴之間的“罪惡聯盟”。他說,經濟要發展,政改要先行。

余永定在中國的政策制定方面頗具影響力。他這篇措辭嚴厲的評論文章反映出,在2012年政府換屆之前,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展開激烈的辯論。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認為,在官方媒體上看到資深當權派學者表達這些不滿仍屬罕見。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政治學教授鄭宇碩(Joseph Cheng)表示,許多具有改革意識的學者都擔心,“由於領導人都專注於爭權奪位”,改革已陷入停滯。

今年52歲的余永定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