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羅定山洞藏千年石刻 含武則天造字

【新唐人2010年12月21日訊】中國廣東羅定市蘋塘鎮談禮村附近一個山洞裡,藏有廣東現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龍龕巖道場銘並序》,這幅1300年前的石刻裡有15個字使用了武則天當皇帝時的頒行用字,可謂罕見,被譽為「嶺南第一唐刻」。

近日,大陸媒體採訪了羅定市蘋塘鎮談禮村的農家書屋管理人員李先生。李先生擅長剪紙藝術,於是特意教導村中小學生們將武則天造的字通過剪紙藝術再現,讓小朋友們不忘本鄉本土的「罕有之石刻瑰寶」。

洞壁唐朝石刻 仍然清晰可辨

談禮村是粵西地區一個普通山村,附近多為石灰岩孤峰,溶洞眾多,龍龕巖便是其中一座。「傳說曾有老龍脫骨於洞中,故取名龍龕巖」。據史載,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年),縣令陳普光在此建道場;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瀧洲(即今羅定)開陽人陳集原為道場撰寫《龍龕道場銘並序》,就鐫刻在巖洞北壁。

山洞北壁,距地面約2.5米,寬約1.1米,高約0.8米,碑文豎刻,楷書,每字約為方寸大小,筆法遒麗,鐫刻技藝精湛嫻熟。「全文共有41行,每行字數從 20餘字到30餘字不等,全文共1238字,不見書寫人和鐫刻人姓名」,龍月標說,石刻雖已歷時1300年,除三兩個字剝蝕外,其餘仍清晰可辨,石刻文字中有武則天造字15個。

龍龕巖洞內還有明清以來的訪碑石刻墨書上百處,據說內容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嶺南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諸多方面,為研究中國唐代政治和佛教活動提供了寶貴資料。

中國僅存五處 堪稱粵之至寶

報導稱,武周(武則天所處年代)年間的石刻除出土墓誌外,所見摩崖和碑刻不多,即使有也多缺字。目前,在中國發現的「唐刻」僅敦煌莫高窟有柱國李公舊龕碑、廣西有智城碑、雲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新疆有萬歲通天造像。這些碑刻和羅定龍龕道場銘一樣,都發現有武則天頒行用字。

據介紹,龍龕道場銘是廣東現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堪稱嶺南第一唐刻。清代西江名士彭泰來曾寫下「嶺南唐刻今在世,屈指最古龍龕銘」的詩句,《龍龕巖道場銘並序》被收入《全唐文》和《廣東文征》中,在廣東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清代羅定學者黃權稱之謂《粵之至寶》。

武則天造的字 用剪紙來放大

在談禮村的農家書屋,15個武則天造的字拓印出來後,由李先生用剪紙方式放大,並保留原石刻書法的風格。

有專家指,武則天雖為女流之輩,但造的字都是有關天、地、日、月或社稷君臣這些字,且很大氣。

史料介紹,武則天不但在治國安邦方面大有作為,而且還進行過「造字運動」。其實,皇帝造字在唐朝以前也有先例,如隋文帝楊堅,他原為「隋國公」,後建立 「隋朝」。唐以後的五代時南漢皇帝劉巖取「飛龍在天」之意給自己造了「龑」字。

──轉自《正見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