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被煮成夾生飯的中國「市場經濟」

【新唐人2010年12月3日訊】從11月下旬開始,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的主題詞合流成一個,即調控物價。在持續的高通脹下民怨日益高漲,政府終於再次啟動行政手段去干預市場機制。自11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確保市場供應、對一些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實行臨時性限價,針對貧困人口發放補貼及打擊投機等4項措施以來,發改委於11月23-24日這三天之內連發四份檔,要求穩定物價。幾天之後,據說各地蔬菜價格已應聲回落。食用油、白砂糖、成品糧、奶類價格停止上漲。

所有這些似乎都在證明:中國現階段,政府干預經濟不僅必要,而且利民,希望政府退出經濟領域之說簡直不合國情。但事實正好相反,無論是通脹成因還是物價調控,均表現了中國並非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政府往往成為製造麻煩的根源。

中國通脹到底因何而成

先說通脹成因。近30年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存在資金饑渴,往往通過擴張性的貨幣供給滿足這種需求。從2006年開始呈上揚之勢的通脹,官方原來還承認是“成本推動型”,但最近幾個月因民怨載道,想尋找一隻替罪羊,於是想方設法證明是“輸入型通脹”。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10月下旬公開表示,“因為美元發行不受控制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正在給中國帶來輸入性通脹性衝擊”,並斷言中國企業面臨的困難由此造成。

但陳德銘這一說法既不符合事實,也與其他金融官員的說法相悖。事實證明,過去三年內貨幣供應量增加了78%。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靈的說法完全否定了陳德銘的“輸入型通脹” 說:“過去30年,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所謂“超量的貨幣供給”,就是依靠央行不斷增發貨幣。這30年裡,增發的貨幣到底有多少?且看官方資料:從1978年至2009年,中國的GDP規模從3645.2億元增至33.54萬億元,擴大92倍;同期廣義貨幣供應量從859.45 億元增至60.62萬億元,擴大705倍。僅今年前10個月,超發貨幣將近42.774萬億元。

通脹成了政府掠奪民財的最佳管道
 
老百姓被通脹搶走的“蛋糕”有多大?可以通過如下資料推算大概。

1980 年代初,“萬元戶”曾作為先富起來的代名詞。經過30年,其財富的可能膨脹和縮水狀況如何?從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看,1981年為500元,1991年為 1700元,2001年為6800元,2007年為13800元。因此30年前的1萬元,約與現在的28-30萬元相當。

這些錢存在銀行裡面臨嚴重縮水,《廣州日報》近日登出四川湯婆婆如何變窮的故事,可以說明政府通過通脹從百姓手中搶走的蛋糕有多大。33年前,四川的湯婆婆往銀行裡存了 400元錢,當年這筆錢能買1套房子、400斤豬肉、1818斤麵粉、727盒中華香煙或50瓶茅臺酒。今天,湯婆婆取出這筆錢,連本帶息835.82 元,僅夠買420斤麵粉、69斤豬肉、40盒中華香煙或1瓶茅臺酒。

人民幣特有的困境——即對內面臨貶值壓力與對外面臨升值壓力加劇了通脹。人民幣對內貶值的直接後果是推動物價上漲,因此抬升了GDP規模和稅基,使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上漲,實現了“國富”。但比較吊詭的是,由於民眾在分配中居於弱勢地位,本應同步增長的居民收入卻停滯不前。在人民幣對外不能貶值的情況下,通脹泡沫只能在國內稀釋,老百姓不僅未能分得那塊被做大的“蛋糕”,反而要通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全面漲價去幫助政府消化通脹後果,原來節衣縮食儲存下來的“蛋糕”反而被政府用通脹的方法搶走很大一塊。遠的不說,據統計,今年頭11個月,中國36個城市,僅蔬菜一項與去年同比批發價上漲超過60%。人們感到維持基本生活已經很艱難。局部地區出現反物價上漲的騷亂,貴州六盤水市第二中學上千學生抗議菜價瘋漲,夜砸食堂。

中國政府仍是掌控經濟的“上帝之手”

上述分析可見:從通脹成因來說,禍根在於政府持續超量發行貨幣;從物價回落來看,又得力於政府對市場的強行干預。既然麻煩產生的根源與麻煩的臨時性解決都是政府之手,那掌控中國經濟的手到底是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還是政府這只有形的手?

這些年來無論是土地市場還是資源市場,政府這只有形之手製造的麻煩已經夠多。因此物價儘管暫時回落,但中國人卻並未因此感到輕鬆。在有限的言論空間裡,一些評論認為,只有告別通脹才可控制物價。通過諸如保障供應、物價補貼和打擊投機等行為,固然能在短時期內遏制物價上漲趨勢頭,但如果政府不改變貨幣超量發行的惡習,一旦政策的效應退卻,物價很可能又會反彈。因此,治本之策是儘快收緊貨幣,避免老百姓的錢繼續貶值,這是穩定物價的最有效路徑。政府調控經濟,必須走出傳統的“物價控”陰影,走上“工資控”與“福利控”的陽光大道,政府不應該三天兩頭去管物價,該由市場決定的應該還讓市場決定;政府應該回到確保大多數人工資和社會福利提升的正道上來。

這個問題又涉及到一個懸而未決的國際性爭議,即中國是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體國家。多年來,中國為了擺脫所謂歧視性條款,在WTO中爭取“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利益誘惑,也只說服了80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歐盟、美國與日本始終不肯承認中國是個完全的市場經濟體,原因就是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而且無論從干預範圍還是干預力度來說都有增無減。只有中國在不斷宣佈自身市場化程度在不斷提升:最新的市場化指數為77.7%。

但從中國自身狀況來看,歐美日不承認有著充分的事實依據:從政府對土地市場(如土地的供給)、資本市場(股市、債市)、金融市場(大量搭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操控與強力干預、以及大量政府作為投資主體的國家投資項目(如各種毫無必要的公共工程,一些二三線城市大建地鐵、引渤入疆),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大概在全世界無出其右。所以搜狐總裁張朝陽在今年一月呼籲,希望中國能夠儘快建立“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

可以說,這一輪通脹形成與政府調控物價,都只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市場經濟被政府煮成了一鍋帶有嚴重焦糊味的夾生飯,但大廚卻堅持說這鍋飯是最能安慰中國人腸胃的美味佳餚:只有“中國模式”才能救中國。

《中國人權雙週刊》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