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2日電)周邊動脈阻礙性疾病經常被民眾忽略,其中只有33%患者有明顯病徵,而糖尿病患是其他病患的5倍。醫師提醒,透過日常生活簡易評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柯博仁今天於「如何利用血管健檢」記者會中指出,周邊動脈疾病在醫師診斷時容易被忽略,而且只有33%的患者有明顯病徵,通常是較年長者,走路時會感到腳部疼痛,但會於休息時消失,此病徵稱為「間歇性跛行」。
柯博仁舉1名30多歲男性病人為例,這名病患打高爾夫球時,走著走著常覺得腳痛,有「間歇性跛行」病徵,經檢查罹患周邊動脈疾病,且其家族有三高病史,於是在他腸股動脈裝上支架,結果連性功能障礙也不藥而癒。
柯博仁說,簡單判斷方式,可用手觸摸腳背上的脈搏是否清楚,若感到失去知覺或小腿虛弱無力、休息時腳部或腳趾仍感到痛楚、腳部或小腿潰瘍或疼痛不癒、小腿或腳部感到冰冷、腿毛開始掉落並變得稀疏、小腿或腳部皮膚顏色轉變等徵兆時,就要當心是否已罹患周邊動脈阻礙性疾病。
柯博仁指出,周邊動脈疾病通常由血管硬化引起,但除肥胖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三高外,過去有家族史、65歲以上的銀髮族群,或是常年缺乏運動者,均為潛在病群。
此外,柯博仁說,糖尿病人患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極高,其中以最常見的糖尿病二型患者的風險更是高於其他類型患者的5倍。從健保相關資料統計,這類病患每10萬人有400人以截肢方式處理,高於英、美國的數十人。
柯博仁說,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及早發現選擇血管重建手術,目前雖然健保未給付,但對病人傷害小,也節省截肢後的家庭負擔及社會成本。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0/12/02/a46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