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17日電)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秘蔡鴻德表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實施10週年,台灣是亞洲第1個實行相關法令的國家,也因累積多項調查與整治技術,在亞洲地區具有領先地位。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蔡鴻德受訪表示,台灣因地狹人稠,土地利用有限,因此必須積極規劃,將遭受污染的土地有效整治、復育、再利用;但民間意願並不高,若能增加經濟誘因,將能加速整治工作進展。
環保署目前以台北縣的台金公司及高雄市縣交界處大坪頂為首要示範整治目標。蔡鴻德說,台金公司早年採金礦、冶金,造成砷污染,民眾若吸入、食入或觸碰,均有致癌風險。由於污染範圍遍及整片山區,公告為整治場址後,須完成健康風險評估才行開發,若順利,明年下半年即可開發。
他說,此處為東北角風景區沿線,附近有黃金博物館等景點,未來整治後開發,極具觀光價值。台金公司已解散,被台糖公司合併,台金場址土地所有人為台電公司,將由國營會出面整合。
至於高雄市縣交界處大坪頂特定都市計畫區,蔡鴻德說,此處幾十公頃土地原被人偷倒廢棄物,包括營建廢棄物、爐碴、集塵灰等,堆積多年已有7層樓高,產生戴奧辛、重金屬等污染。
蔡鴻德指出,考量高雄大坪頂地理條件,經整治後供廠商進駐,可結合太陽能、光電板產業,生產電能,以低電價回饋地方。
他期待以台金公司和大坪頂做為整治活化再利用的示範個案,促使民間業者一起參與污染場址整治工作。
蔡鴻德說,英國倫敦和澳洲奧運公園原址,都曾受廢棄物、重金屬污染,經整治、集中處理,改以造景後,成功利用;美國也透過政府和民間合作,將污染場址配合土地開發,成功完成污染場址整治及再開發。
為使台灣的土壤及地下水調查與整治的經驗國際化,環保署日前舉辦「2010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調查、整治與管理國際研討會」,會議焦點為農地污染、褐地、健康風險評估、底泥永續管理及先進整治技術等,將台灣的發展經驗與各國分享。
蔡鴻德說,環保署累積多項的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技術,在亞洲地區具有領先地位,除舉辦環境展、國際研討會、圓桌論壇等外,未來還將建構網路系統,作為國內技術專利與中國大陸、國際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