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隻許中共放火不準全球點燈

【新唐人2010年11月7日訊】中共總理溫家寶10月6日在中歐高峰會提出一個三不主張,要求國際社會不要打貿易戰、不要打貨币戰,不要壓人民币升值。不要打貿易戰和貨币戰聽起來很合理,但中共不讓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既是一種貨币戰也是一種貿易戰,中共卻要外國縱容中國繼續壓低人民币彙率。所以這是标準的“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道心态。

先談談彙率的基本概念

彙率是各貨币間的兌換價格,壓低本國彙率就是壓低本國貨币的價格,其實也就是擡高外國貨币的價格,因此過分操縱彙率的做法就是貨币戰。而操縱彙率的辦法也和貨币政策密切相關。

當一般國家國際收支有順差時,該國該時段因出口等因素收入的外彙(也就是外國貨币)大于它爲進口等因素所須支出的外彙,也就是在外彙市場上整體而言外彙供給(也就是要出售的外國貨币),大于整體外彙的需求或要購買的外彙。因此,外國貨币就有跌價的壓力,這也就是外國貨币要貶值,而相對的就是本國貨币要升值。

此時該國若不願讓本國貨币升值,常用的做法就是由中央銀行把市場上多出來的外國貨币買走,這樣市場上外國貨币的賣壓,或本國貨币價格相對上升或升值的壓力就會消失。中央銀行對外彙市場的這種幹預,一方面讓其持有的外彙,也就是該國的外彙準備增加;另一方面央行拿出來購買外彙所用的本國貨币,也使本國的貨币供給量增加。所以由一國外彙準備是否持續快速增加,就可看出該國是否在幹預外彙市場以使其貨币免于升值。

外彙準備愈多和增加愈快,用貨币戰來壓低彙率的嫌疑也愈高。中國多年來國際收支有钜額順差,多出來的外彙收入主要是由中共政府購買,因此中國累積了全球最大的外彙準備,外彙準備并繼續快速增加之中。所以中國一直在進行不讓人民币升值的貨币戰。

也有合理防衛的貨币戰

這種防止升值的貨币戰不一定是主動的戰争。有時國際資金基于投機套利等因素而湧入一個國家,而造成該國國際收支的順差。這種情況若政府不介入,即可能使其貨币大幅升值,而使其出口産業及與進口品競争的産業失去競争力,結果生産會減少,就業也會減少,甚至使一些企業倒閉或外移而使該國經濟受到長期較嚴重的傷害。因此該國有理由幹預外彙市場以避免經濟受到太大的傷害。

然而合理的幹預也就是防衛性的貨币戰可做到什麽程度并不明确,因此不少國家也把防衛性的戰争打成侵略性的戰争,而想爲本國搶到更多出口的機會。在中國钜額國際收支順差中,中國也有钜額的貿易出超,也就是說中國的出口值長期遠高于其進口值。而且中國也有钜額的外國長期或直接投資流入。所以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中,本是國際投機資金或熱錢的比例并不高,中國把國際收支順差全部買走而不讓人民币升值的程度,遠超過被動防止投機資金流入的程度,而有更多主動抑低彙率(也就是貨币戰)的成份。

貨币政策也影響彙率

除了直接幹預外彙市場,各國的貨币政策也可以間接影響外彙的供需和彙率。其他條件不變時,一國利率下降即可能增加資金淨流出的金額,而有使本國貨币貶值的作用。

一國信用擴張或貨币量的增加除了可能壓低利率,也可能增加國内對産品的需求使得增加進口并減少出口,因此也可能使外彙需求增加而供給減少,并造成其貨币貶值的效果。貨币供給的增加若使本國物價上漲較多,透過其增加進口減少出口的作用,也會使本國貨币貶值。

簡單地說,彙率是貨币的相對價格,所以某種貨币若增加太快,很可能就要相對跌價,也就是要貶值。因此增加貨币供給的政策,也可能是故意讓貨币貶值或不升值的政策。

中國自己放火 卻指責美國點燈

由于美國長期信用擴張,金融風暴之後更運用钜額赤字來刺激景氣,因此美元和其他國家間的彙率變化壓力可說有部份是美元增加所造成。溫家寶總理就說歐元波動是美元所造成的,不可把這個帳算到中國頭上。

不過,中國去年也大肆擴張信用,其廣義貨币供給增加的速度達27.7%,新增信用約占國民所得的三成,都遠高于中國平常的水準,也遠高于其他主要國家。這種貨币擴張和美國一樣都是要振興景氣,中國若可指責美國在進行使美元貶值的貨币戰,那中國豈不也在進行避免人民币升值的貨币戰?

各國操縱彙率的主要目的,常是要維持産業的國際競争力以增加出口和減少進口,所以彙率戰也常是一種貿易戰。本專欄上期已指出中國1990年代讓人民币貶值而搶走東南亞各國市場的曆史;中國也說現在不願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怕出口減少使企業破産、勞工失業以及社會動蕩。中國各種不讓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就是要在國際貿易市場搶到更大的部份,也就是搶走其它國家的就業,所以是一種貿易戰。

但溫家寶總理卻一面說反對貿易戰,一面又說反對人民币升值。中國各種不公平貿易也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嚴重的。去年全球約七成的反傾銷控訴和三成對政府補貼的控訴都是針對中國。中國做盡不公平的貿易政策,并極力控制彙率,溫總理卻可高唱不要貿易戰,可說暴露了中國缺乏真誠而好玩弄文字的面目。

在同一天的談話中,溫家寶還說:“中國的目标是追求平衡永續的貿易,不是一味追求順差。”而中國實際上不隻有全球最大的順差,還壓低人民币彙率以免出口和順差縮小。對于中國管制稀土金屬出口,以及拒售稀土給日本做爲政治争議的武器一事,溫家寶也說:“我們不會利用稀土作爲讨價還價的工具,而是爲了世界的永續發展。”這種玩弄文字來強辭奪理的做法,隻能在獨裁的國家内部使用,拿到國際上是騙不了人的,反而暴露其霸道而已。

各國應協議合理彙率

由于全球資源的限制,全球的生産不宜再快速成長。同時美國也難再維持钜額入超以支持全球需求的快速成長。因此全球經濟成長可能必須減緩,各國可能爲搶奪有限的成長空間而采取彙率戰和各種貿易戰。一般違背自由貿易或公平競争的貿易障礙較容易認定,各國也多隻是偷偷地做。但透過控制彙率來低價競争的做法卻較難認定,因爲合理的彙率水準學理上就很難有共識。

而實務上各國合理的彙率更要決定于其它國家的彙率,所以各國常可振振有詞地認爲自己的彙率水準已經合理,或者不願在競争對手不升值的情況下讓本國貨币升值。若要解決這種争議,主要國家必須相互協議來讓彙率同時調整。這也就是不少人主張要有新一次“廣場協議”的原因。但當年廣場協議是由美國主導了其他國家大致的升值幅度,現在各國的争議更大,美國也不再有這種主導能力,因此若要國際上達成協議,可能要先決定一個合理的調整标準。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不過若由讓各國較公平分享全球發展機會的立場,出口增加太快的國家應該要讓一些機會給别國。我的主張是先讨論各國合理的出口成長目标,持續超過目标的國家應升值。這樣才可使國際貿易和經濟成長的機會較公平分配給所有國家。

作者陳博志:爲前經建會主委、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中華民國智庫董事長,爲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來源:看雜志74期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