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喜吃海鮮

【新唐人2010年10月29日訊】(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大陸考古研究發現,2000多年前生活在西北內陸的漢朝皇帝已「習慣」吃海鮮。

新華社報導,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胡松梅表示,漢朝皇帝在都城長安(西安)不僅能享受到絲綢之路帶來的西方之利,還可品嚐到來自東方海洋的螺、蛤等海鮮。

胡松梅說,「通過對漢陽陵陪葬坑出土部分動物骨骼標本的研究,我們發現了海相的螺和蛤。結合該陪葬坑代表或象徵著主管皇帝膳食的太官之屬,說明這些外來海洋動物已進入皇帝的食譜,成為其日常的海味。」

在43件動物標本中,科學家發現了至少29個動物個體,分屬於18種動物,其中海洋動物4種,分別是文蛤、扁玉螺、珠帶擬蟹守螺和白帶筍螺。

西安屬於內陸地區,海洋動物怎麼來的呢?絲路專家、中國文物出版社總編輯葛承雍說,這些來自東方的海洋動物很可能是當時沿海郡國供奉給皇室的海產品,也不排除作為商品進行貿易的可能。

她說,這些貝和螺都是經濟軟體動物,有些貝殼如白帶筍螺還有觀賞價值,這對於研究內陸地區的海產品貿易或使用情況等具有重要意義。

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的漢陽陵是漢景帝及夫人陵園。考古人員對帝陵東側的部分陪葬坑進行挖掘,其中3個坑內發現大量糧食遺跡、動物骨骼等,出土的封泥證明與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員太官有關。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