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9月2日訊】今年8月26日,值深圳特區成立30週年。當局原擬在當日舉行隆重慶典,卻因香港正沉浸哀痛氣氛中(痛悼死於菲律賓的港人)而延後。據傳,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也延後了其深圳行程,避免舟曲泥石流全國哀悼之日、《人民日報》刊登胡錦濤笑嘻嘻相片的事件重演。
深圳不能招惹香港。那是因為,深圳就是依靠香港而發展起來;雷同的,還有珠海,依靠澳門而發展起來。
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是鄧小平的主意。這與他的年齡有關。高齡執政而急功近利的鄧,生前要看西洋鏡,哪怕那隻是一個現代化的櫥窗。於是,就有了“經濟特區”這種提法。
深圳經濟特區,以免稅、提供廉價土地和廉價勞動力為誘餌,背靠北京扶持,前靠香港為橋,大量引進外資,發展加工工業;也藉助外資,大興土木,修建現代化建築與基礎設施。於是,短短數年間,一座外型亮麗的嶄新城市,就在南中國海邊聳立起來。
在相繼建立的5個經濟特區中,以深圳最具規模、成就最大,如前所述,那是因為,它依靠和借助的,是一顆耀眼的東方明珠、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不僅是深圳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香港的成功,是資本主義的成功,從這一層面言,深圳也是;但香港的成功,同時也是自由文化的成功,從這一層面言,深圳則不是;換言之,深圳的成功,充其量,還只是香港的一半。
香港從英國手上回歸中國,以“五十年不變”為條件。世人可以關注,從1997年算起,五十年之後,即至2047年,究竟是香港變成中國?還是中國變成香港?
經濟特區,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模式。這一模式本身,喻示,貧富分化與地區差別在中國的合法性。 “讓少數人先富起來”,讓少數地區先富起來。這是政治老人鄧小平的思維邏輯。數十年間,中國貧富分化加劇,地區差距懸殊,皆源於這一思維邏輯。
特區,特在經濟,而沒有特在政治;有經濟改革,而無政治改革。於是,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歷經三十年純物質刺激,特區官場腐敗,社會道德淪喪,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深圳市長許宗衡的糜爛故事,只是其中一個插曲。
官方說法:深圳特區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如果這一說法成立,另一說法便也成立:發展與腐敗並存的深圳模式,就是發展與腐敗並存的“中國模式”的縮影。
至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特區之特,不再明顯。深圳特區,也經歷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失落階段。特區向何處去?一度引人議論紛紛。
但中南海不會輕易放棄深圳特區,因為那是鄧小平路線的產物;而中南海當權者所遵循的,仍然是鄧小平路線。堅持唱好深圳特區,至少有維護鄧小平權威的需要。於是,深圳,彷彿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等待著新的恩惠。
有人提出,變“經濟特區”為“政治特區”;溫家寶視察深圳時,也留下一段大話:“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深圳能否變為一個“政治特區”?且不說,中南海對此,並無真心實意,就說當今中國,不論經濟還是政治發展,是否還需要特區?是否非得搞“特區模式”?如果交由大眾討論,也未必得到認可。天下平等,公平競爭,“特區”一詞,又何從談起?
本來,不論經濟發展還是政治進步,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中國經濟發展,只需要共產黨在經濟上“鬆綁”就可以了,事實證明如此;同樣,中國政治進步,也只需要共產黨在政治上“鬆綁”就可以了。
習慣於操控一切的中共統治者,卻非要出來“規定”或“堅持”一番。今天“規定”這個,明天“堅持”那個。有成績,則歸功於中央“英明決策”;有問題,則歸罪於地方“胡搞亂來”,甚至問責於民。本末倒置。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