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品加工業者有意軍進印度

【新唐人2010年8月21日訊】(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人口大國印度內需市場引人注目。初次抵印實地考察的部分台灣食品加工業者,已決定尋找當地代理商,開拓市場。印方也盼兩國食品加工產業合作,早日開花結果。

位在彰化的歐典食品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日產50萬罐果汁,每年外銷1000個貨櫃,市場遍及歐洲、美洲、澳洲、中東、非洲50餘國。總經理陳世曉在新德里對中央社記者表示,中國市場已被擠破頭,但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仍是處女地,很有耕耘潛力。

歐典目前年銷中國200個貨櫃,生意穩定。不過他說,台灣飲料產品進入中國,關稅加增值稅的稅率高達52%,成為相關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市場的絆腳石。兩岸雖已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但食品飲料業不在早期收穫清單之列,業界盼可儘早納入貨品貿易協議談判清單。

但期盼歸期盼,他說,「市場瞬息萬變,我們不能等」。他強調,台灣市場有限,不斷開發新商機,才是生存之道。

首度抵印考察後,陳世曉表示,有意先行尋找代理商,開拓印度市場。他說:「我們的產品連非洲的安哥拉、象牙海岸、奈吉利亞等20餘國都進去了,為什麼不能來印度?」儘管今年已來不及參加當地食品展,他強調「明年一定來」。

至於未來是否考慮來印度設廠生產?陳世曉說,設廠茲事體大,必須考慮上、下游產業的配合;加上食品業非勞力密集產業,生產線早已自動化,無需大量廉價勞動力。

他表示,當市場需求超過產能,才會考慮在印度設廠,目前言之過早。以歐典而言,現階段將先找到合適代理商,在當地行銷產品。

他說,嘗試口味、瞭解在地消費者偏好的包裝方式,以及合理定價,是下一步要做的。根據過去經驗,陳世曉說,從認識代理商到開始有訂單,短則半年、長則1年。他希望自家產品早日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金磚魅力奪目,持續吸引台商關注。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印度考察團」一行28人抵印訪問6天,以瞭解市場現況。這是台灣食品加工產業首度抵印考察。

許多業者跟陳世曉一樣,對印度市場展現濃厚興趣;卻因法規、租稅、優惠條件等資訊相對欠缺,以及對基礎建設、物流體系、人力素質存有疑問,儘管躍躍欲試,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考察團團長銘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邱克明不諱言,實地考察後,包括印度的基礎建設和農產品品質,仍令業者心生觀望。

但廣大內需市場,以及穩定的政治環境,則又對台商來印發展具極大吸引力。他認為,若印度可劃定「台灣食品加工專區」,並就租稅、土地政策提供誘因,必可提升業者信心。食品加工業者之外,也將吸引封罐、空罐、機械設備等業者,一同前來發展。

印度食品加工部對於和台灣食品加工產業合作,態度慎重,部長薩海(Subodh Kant Sahai)除親自接待考察團,並表示年底前將組團赴台觀摩考察,並期盼雙方食品加工、農業基礎等研究單位可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他希望農產大國印度,與農技和食品加工大國台灣的合作,早日開花結果。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