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孤獨症引起關注

【新唐人2010年8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導)中國衛生部星期一發布《兒童孤獨症診療康復指南》,引起了社會對中國近年來兒童孤獨症日趨嚴重的關注。衛生部表示,目前缺乏針對兒童孤獨症核心症狀的藥物,也缺乏足夠的診治專家。

兒童孤獨症是一種心理發育障礙性精神疾病,在中國也被稱為兒童自閉症。中國新聞社報導說,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中國零至六歲兒童有精神殘疾的約為11萬人,其中有近40%為兒童孤獨症患者。兒童孤獨症目前已占中國精神殘疾首位。

廣州《新快報》報導說,在廣州,患有自閉症的幼兒,保守估計已有1.5萬。中國一些專家表示,還沒有達到精神殘疾程度的兒童孤獨症人數,在中國有超過100萬人。兩年前,一個有關中國殘疾人的普查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平均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孤獨症患者。

廣東中山大學心理學教授郭麗表示,兒童孤獨症的主要症狀是孩子無法理解他人的情感。

「最典型的核心症狀就是社會交往功能障礙。小孩很早期就會出現對自己以外的情感的識別力很低,社會適應功能明顯降低。他不能感受周邊其他人的情緒感受。他感受不到,他識別不出來,交往的功能會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明顯地要低。你不論對他疼、對他好、對他發脾氣,他好像都跟你的情感沒有關係的。」

郭教授介紹說,目前中國還缺乏針對兒童孤獨症核心症狀的藥物,由於兒童孤獨症成因複雜,藥物治療只是輔助手段。

「目前還是認為是綜合性因素造成的,沒有特定性的找到真正的原因,因此還是以多方面綜合性治療為主。大部分都是用社會支持、心理、教養方式,還有鞏固社會交往 功能上的一些的早期的恢復。藥物是為輔,確實是為輔。因為沒有特定、不知道原因,那你的藥物幾乎也都是一些對症的治療辦法。」

美國衛生研究院研究員胡宗義博士也認為,診治兒童孤獨症主要依靠心理干預,藥物只是針對極端症狀,而不是針對孤獨症本身。

「主要不是靠藥物,有一種治療中心讓小孩去,給他關愛,怎麼去教育他,怎麼想辦法使他打開大腦社會境界,讓他跟社會接觸,儘量誘導、引導他跟社會溝通、跟人溝通。藥物沒什麼用,沒什麼很好的藥物的。」

在世界範圍內,主要發達國家的孤獨症發病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因此有人稱全世界正處在一個流行孤獨(自閉)症類障礙的時代。有研究表明,全世界現有孤獨症患者3500萬人,其中40%是兒童。美國在過去的10年內,確診的孤獨症患者人數增長了7倍。

星期一,美國國會就兒童孤獨症召開聽證會,出席作證的專家認為,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但初步的研究認為,兒童孤獨症和食品中的化學成分有密切關係。

中山大學的郭麗教授認為,中國兒童孤獨症人數急劇上升,有幾個重要的原因,其中包括:診斷標準提高,社會變化速度快導致家庭生活動盪,以及生理生化污染等問題。

「遠在胎兒發育期間受到一些生理生化的影響,還有環境污染,母親、孕婦的心理狀態都有關係。也有跟分娩期生理生化的一些影響,物理的一些刺激,也有跟胎兒大腦形成早期發育的一些影響有關係。還跟早期嬰兒0到1歲的時候和母嬰的一些關係體都有關係。你要是說單方面一定是什麼,現在誰也不敢肯定。」

郭教授表示,中國目前極度缺乏相關的專業醫生,衛生部發出的指南對中國各地醫務人員診斷治療兒童孤獨症有很大幫助。但她也認為,目前中國缺乏政府支持的兒童孤獨症診治中心,她希望衛生部的通知能引起各地政府這一問題的關注。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