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7月18日訊】城鄉分割、行業壟斷以及資源價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目前收入差距擴大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1、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199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6∶1,2010年已達到3.33∶1,“落差”幅度不僅遠高於發達國家,也高於巴西、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
2、壟斷行業收入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3、市場價格扭曲導致的行業暴利以及管理部門的灰色收入。我國的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並不完備,資本、土地和自然資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於政府部門,市場價格難以形成,交易價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價獲得礦山、土地等要素的企業會輕而易舉地從中獲得高額利潤,而相關管理部門會以尋租等方式,從中獲取大量灰色收入。
4、在行業企業內部,工資、福利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正不斷加強。2008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決算反映,當年央企人均福利費支出為3387元,其中最高的為4.46萬元,最低的為149元,相差近300倍。
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基尼係數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達0.42,但到了2010年,已經達到0.48。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斷擴大。讓受高等教育的、從事“高知”、“高技”職業的人獲得高收入,符合市場經濟法則。
然而,由於目前缺乏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體系和充分競爭的人力資源市場。教育投入的價值並未充分體現,而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已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調查顯示,北京等地黑市為應屆畢業生“代辦戶口”的價碼已經漲到10萬元以上,而幫助一個大學生進入“國字型大小”大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中間的“幫忙費”、“好處費”已飆至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至於企業、政府領導讓自己子女“潛規則”就業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媒體。
工薪階層、農民家庭的優秀子弟通過自身努力‘鯉魚躍龍門’、入職高薪管理機構和行業的機會越來越少,這不僅削弱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本的效率,也導致收入階層的不斷分化與強化——富者愈加富有,貧窮家庭延續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