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6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近日,國家統計局人事調整,此次8名中層幹部人事調動為交叉任職。而人事調動正逢三部委大檢查,目的重點查處統計GDP等統計數據造假。
中層幹部異地交流力度之大歷來罕見
6月7日,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發佈「國家統計局加大領導幹部交流力度」的消息。3名司長在局機關完成崗位交流:原統計設計管理司司長鮮祖德任總統計師,遺缺由原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汲鳳翔接任,汲鳳翔的原職位則有原城市社會經濟統計司司長魏貴祥擔任;2名司長「空降」地方,3名地方調查總隊長異地交叉任職。
「這次中層幹部異地交流力度之大歷來罕見。」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告訴記者,原來各省的調查總隊主要負責人大都在當地選拔,在當地產生調查總隊的主要領導人選確實有困難的,則由國家統計局選派下去。很少會對幹部進行刻意兩地交流。
在國家統計局密集調整中層幹部之際,正逢國家統計局、監察部、司法部3部委在全國開展大檢查,重點查處統計GDP等統計數據造假等行為和官員,全國又將掀起一場「統計運動」。
「官出數字、數字出官」
據南方日報報導,不久前,湖北省英山縣石頭咀鎮「老統計」方霖秉筆直書,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反映地方「數字造假」騙取「政績」「老統計」等問題,但都石沉大海。
曾多次獲英山縣和黃岡市「優秀統計工作者」稱號的方霖表示, 95年底,在湖北升降器廠工作時,本來700多萬元的產值卻報為2000多萬元,可仍比不上鄰鎮一個600多萬元產值而虛報為2500萬元的企業,結果他們得了全縣十強工業企業第一名,獲獎幾萬元,因此,當時的鎮委書記還批評我:「你搞工作搞不過別人,報數字怎麼也報不贏人家?」
方霖說,我所以敢斗膽向上反映本地「數字造假」問題,主要是到鎮經管站工作後,看到「數字造假」加重了農民負擔,侵害了農民利益。同時也看到,因弄虛作假、騙取「政績」,近幾年來,我鎮不少主要領導先後都得以提拔和重用。
湖北省英山縣石頭咀鎮苞茅沖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說,全村2000年人均純 收入實際上800元左右,而村上報鎮為1800元,鎮報到縣2800元,為什麼不報800元?主要是鎮給村定了指標,如稻穀平均畝產只有600-700斤,可讓上報1100 斤,小麥畝產最多300斤,可要報500斤。產業結構調整後,種糧少了,種茶多了,可糧食總產沒有相應調下來,且比以前還有新增長,農業稅也未調減。茶葉還未見收,可茶葉產量則讓報了上去,特產稅任務隨之也下來了,2000年村裡的全部「特產」只能賣20多萬元,可要交特產稅2.28萬元。
王勇說,我們村負債在全鎮比較起來算輕的,但也仍有近20萬元,村民人均300元,而有的村人均負債過千元。2000年村裡上報 了10萬元的「工業產值」,可我們這個窮山村除了大米加工房外,哪有什麼「工業」?全鎮90%的村都沒有「工業」,可都得報「假數」。
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中央一級心裏很清楚,「GDP神話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去年2月份,國家計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曹玉書在接受廣東「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說:中國統計資料的不真實是 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中央訂的指標是8%,那麼省裡報的就是9%,到了縣裡就是10-12%,他們的標準是一律按照省裡報的砍掉兩個百分點,然後定成8%。 至於如何知道水份是2%呢?他沒有說。
自由亞洲電台評論道:這幾年來中國的經濟不論國 內外發生了甚麼重大事件,經濟增幅一定同官方一年前的預測差不多,這幾年總是「七上八下」,不是保七就是保八。有這樣得心應手的調控能力,使人歎為觀止。
何清漣指出中國官員在統計數字上造假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幹部選拔機制。中國政府從改革以來,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標準以後,考察幹部主要是考察經濟業績,衡量經濟業績的一個簡單易行的指標就是經濟增長率,所以中國後來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叫「官出數字、數字出 官」。
「官出數字」是指統計數字都是官員們造出來的,「數字出官」指的是,官員們的統計數字報的好,帳面上顯示的經濟成長率高,就容易得到陞遷,當然陞遷背後還要行賄受賄、買官。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就是中國官場目前的遊戲規則。
GDP的數據是怎麼出來的?
中共官方媒體報導了關於中共省級巨貪王懷忠的報導「王懷忠的政績論」,從一個側面揭開了中共統計資料的絕對虛假性!
安徽省常務副省長王懷忠,每年向中央上報的 GDP增長是年增長22%。據安徽省計委官員說,這個數字還是他們力爭減下來的。王懷忠訂的標準是28%,計委幹部覺得太高了,讓人家覺得不真實,最終定為22%。而實際情況是 4.7%。
王懷忠在阜陽當政後,提出「趕上海、超合肥」,要把阜陽建成「縱橫於京九隴海之上,崛起於華東中原之間的國際大都市」,導演了一場上世紀90年代的「大躍進」:「九五」期間,阜陽市年均GDP增長只有4.7%,但上報卻高達22%。 2002年的阜陽市擠干水分後GDP才209億元,財政收入僅17.8億元,人均收入全省倒數第一。而早在1997年,阜陽市上報全市GDP總量高達 400億元,躍居全省第一,財政收入近30億元。
中共高層知道不?絕對知道。當時還是副總理的溫家寶曾多次到阜陽考察,並在視察國家儲備糧庫時,發現了糧倉的上面一層為大米、下邊全部為稈草的情況。溫卻視而不管!
王懷忠於2003年12月10日,法院對其貪賄犯罪行為進行了開庭審理。
國際社會質疑GDP將要「下崗」
20世紀80年代,世界銀行在計算按美元表示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時都直接採用中國官方統計數據,但在80年 代末90年代初,它們對中國官方統計數據產生了懷疑。
美國蘭德公司一篇文章轉引數家之言,認為中國統計年鑑的數字高估了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78年前的高估尤為突出,78年後有所好轉,但仍有0.4到3.4個百分點的誤差。
據《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專文報導,中國財政部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8.7%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虛報盈利。
中共官方則公開承認,從1985年開始建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到現在,國家的GDP統計數據和各地的統計數據一直存在差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一直是個問題。
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言人曹玉書的說法:每年中央訂的 指標是8%,省級提到9%,到了縣級就10%往上報,而國家統治局的辦法是一律砍掉兩個點。
去 年的11月12日,國務院出人意料的在一次國務會議時決定:從2004年開始中國要做一次全國的經濟普查,從此以後不再以GDP作為衡量中國經濟成就的指標。
海外專家則明確指出,中國計劃廢除GDP的統計方式,是因為這個數據造假太多,而且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每年都為此耗費了太多的「非生產力」支出,並為不法官員留下越來越多的可乘之機。中國政府不得已將GDP請下神壇,改換其它統計方法。
GDP的危害
網上流傳一則對於「平均工資」的調侃:「張村有個張千萬,9個鄰居窮光蛋,人均收入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
「平均工資」是為了反映國家經濟與人民收入的總體數據,然而在中共統治下的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統計方式,在看似一派和諧,蒸蒸日上的人民收入背後,其實是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數字上的「劫富濟貧」只能產生假象和幻覺。
統計局的「平均工資」數據,是政府制定稅收、保險以及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不管你的實際工資是否達到「平均工資」,都將按照根據 「平均工資」所制定的一系列稅收政策進行繳稅,對於中共財政收入來說是有利可圖的。但這對於那些在民營、私營企業工作的,實際工資遠低於「平均工資」的勞動者來說,是不公平的。
弄虛作假之風,在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1958年時,臭名昭著的所謂「大躍進」運動,造成極嚴重的大饑荒災難,據中共官方內部統計導致四千多萬計的百姓死亡。專家認為之所以GDP不斷作假,根源在於體制,一黨專制體制不改變,問題不會根本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