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高考” 歷時九天七夜

【新唐人2010年6月8日訊】在世界文明史中佔重要地位的中華傳統文化,其流傳和發揚光大,與科考有相當大的關係。近日恰逢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高考,人們或聯想古人如何“高考”,以及考試中的奇聞逸事等。

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的周道祥館長在接受楊子江晚報採訪時,詳細地介紹了位於南京夫子廟西北部,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及古人高考的情況。

在江南貢院800多年曆史中,共產生800餘名狀元、10萬名進士,百萬舉人,明清時全國半數官員出自江南貢院。

明清兩代的名人如“吳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書畫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揚州八怪”之一的著名書畫家鄭板橋以及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歷史爭議人物李鴻章,均由此脫穎而出。清代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於此。
  
“秋闈”三場要考九天七夜
  
周道祥館長介紹說,同為南京近畿的江蘇、安徽,清初稱“江南省”,康熙時始劃分蘇、皖兩省,而政治、軍事仍為一體,鄉試仍沿用明南京近畿制,兩省舉子都來南京應試,但不是各縣所有的秀才、廩生都可以參加考試,而是要事先通過預試錄取的。
  
開科這年二月,安徽省的考生到上江考棚(現市立六中)、江蘇省的考生到下江考棚(現市第一醫院),三天三場考試及格,領取文憑方可參加鄉試,而鄉試等於現在省考,也是三年一次。
  
江南鄉試多於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
  
由於中間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當時的號捨一律南向成排,一個宇號長的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之用。
  
兩排之間留約四尺寬的長巷,號舍屋頂蓋瓦,每間隔一磚牆,外側高六尺,長四尺,寬三尺,每號對面的牆壁上留有小龕,可以放置小爐以熱茶水,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充飢。
  
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米33,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
  
而這個面積只有一個多平方的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簾以防風雨。在考試的九天七夜裡,考生答題和食宿全在號舍裡。在每排號舍的盡頭有一間糞號,裡面放著一隻糞桶,誰去上廁所不能說話,只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正反兩面都有字,一面寫著“入靜”,另一面寫著“出恭”,現在還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廁所,就是由科舉而來。
  
虎門銷菸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江南貢院擔任主考官時,通過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創設信炮,置立燈牌,明定入場規則,以往士子進入考場時,循例唱名授卷,士子為爭先入場,擁擠不堪。而林則徐將各縣士子何時何門點名先期佈告,使士子按部就班入場,改變了入場混亂狀況,因此留下“三度親臨棘闈中,雷厲風行革弊政”的佳話。
  
嚴防作弊
  
為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江南貢院的外面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這就是著名的“貢院街”。
  
在鄉試期間,貢院圍牆的內外還佈滿了兵丁,戒備森嚴。因在貢院內外兩層圍牆的頂端佈滿了帶刺的荊棘,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
  
考生進入考場有三道門,每道門都要對考生及其攜帶的衣服、筆墨、油燈等嚴格檢查,為防考生在食物(為防變質一般都帶大餅或月餅之類糕點)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以下。
  
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面兩道門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由於科考事關仕途官運,作弊就成了科考揮之不去的陰影。
  
江南貢院發現過一種飛鴿傳書,當時有考生家裡訓練了只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舍,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裡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自然被考官發現。
  
當時還有一本書叫《增廣四書備旨》,書雖小卻包括《大學》、《中庸》、《論語》的全部內容和詳盡註釋,這本書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調查後,確認為中國現存十萬餘種古版書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發現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書。
  
說明科考“百密一疏”的,要數民國初年的胡漢民,他是歷史上著名的代考“槍手”,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獲得中舉。
  
科考逸事
  
讀過《儒林外史》的,應該都會對“范進中舉”印象深刻。其實,古代由於對士子參加考試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政策,無論什麼年齡層的都可以報考,但因考試所涉四書五經等海量詩書典章,因此,能通過預試到江南貢院進入鄉試的,極少有“神童”,相反,“范進們”倒是常見的。在江南貢院的考生中,年齡最大的是廣東103歲的陸雲叢。而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應試時年已70有餘”,閬州(今南充閬中)人,與其弟尹極在二十二年中先後中狀元,時人稱“梧桐雙鳳”。

據江南貢院的工作人員統計,在該院產生的800多名狀元中,唐代最多,達279位,佔歷代所產生的狀元的三分之一,宋代其次,有178位,最少的是元代,只有18位。在這些狀元中,姓張的狀元最多,達36位。
  
古代每產生一名狀元,要舉國同慶三日,為何要這樣隆重慶祝,是因為狀元太難了,那麼,狀元的水平有多高?周道祥舉了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明正德年間,四川有個狀元楊慎,電視劇《三國演義》選用的主題歌《臨江仙》用的就是他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數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楊慎的仇家江彬舉報其考試舞弊,這可是滿門抄斬的重罪。正德皇帝非常重視,召來楊慎當庭詢問,楊慎說自己憑的是真才實學,不信可以再考。正德準備再試時,江彬進讒言建議不要出卷,而是讓文武百官提問以試其才學。正德皇帝採納了,於是讓楊慎站在大殿的鰲頭上回答眾人的問題,從太陽出山到落山,文武百官所有問題都沒有難倒他。

最後,進士出身的江彬親自來問,只見他拎著一隻俗稱“貓嘆氣”的竹籃,上面還用布蓋著,問楊慎裡面裝的是什麼。大家都替楊慎捏了一把汗。楊慎哈哈一笑說,你這裡裝的是東西,江彬說不是東西是南北,楊慎說,不可能,因為東方屬於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所以竹籃裡裝的只能是“東西”而非“南北”,否則不是被火燒掉,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最終用博學的智慧戰勝了對手,“東西”一詞由此而來,而“獨占鰲頭”此後也成為科考佼佼者專用的形容詞

古代高考知識小點滴

1、怎樣獲得“高 考”入場券:

最高級的考試“殿式”,由皇帝親自親持。要想獲得這一資格,必須闖過六關;科首先參加童子試、府試和院士三關,獲得“秀才”頭銜;然後通過學政巡迴舉行的歲考,闖過第四關,保住“秀才”的頭銜;這樣才的資格參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鄉試,連考三場中“舉人”,才過了第五關,取得了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一般在鄉試後的下一年春天舉行,也要考三場,考中了得到“貢士”的頭銜,才最終取得了“高考”的入場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獨木橋”比現在要難得多。

2、古代“高考”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11705字;《孟子》,34683字;《書經》,3932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0845字。這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3、古代“高考”的科目

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4、古代“高考”怎樣防止作弊

考試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捲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朱筆濾譽寫,稱“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但是,制度再嚴格,舞弊醜聞時有發生。

5、古代“高考”的名次

“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稱“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6、古代“高考”狀元知多少

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5年(公年622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的劉春霖,前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選拔了10多萬名進士。有據可查,有名有姓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141 人,五代十國16人,宋118人,遼54人,金31人,元32人,明89人,清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科舉史上惟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3年(公元1853 年)的傅善祥。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