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雄:希臘與歐元危機

【新唐人2010年5月24日訊】在中國資產泡沫破滅的同時,我們來談一談發生在歐洲的經濟危機。南歐各國 (希臘、葡萄牙、西班牙) 因為多年累積的政府赤字,造成龐大的政府負債比重,在這其中尤以希臘最為嚴重,過去藉著加入歐盟的光環,讓投資者放心的去買希臘政府發行的債券,使得希臘政府藉此源源不斷的資金來從事許多慷慨浪費的政府支出。在金融危機資產泡沫破滅的影響下,政府稅收大減,希臘政府如今已付不出債務的利息,假如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不援救,希臘政府只能宣佈倒債。經過幾個月的協商,最終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同意提出高達一兆美金的援助給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及愛爾蘭等國家。

為什麼希臘的危機這麼嚴重呢?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呢?答案就在歐盟與歐元區。歐盟現在有27個會員國,基本上歐盟要求所有的會員國保持GDP百分之三的政府赤字上限。然而一些會員國像希臘平時就沒有達到這項要求,種下了危機的種子,當金融風暴發生時,政府稅收減少,同時政府為了拯救銀行,發放更多的失業金,讓政府支出大量增加,所以赤字惡化。追根究底,問題出在歐盟缺乏向美國這樣一個有力的聯邦中央政府來執行、監督全國性(全歐盟)的政策。

在歐盟當中的歐元區有16個會員國,包括了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愛爾蘭等國家,這些國家從2001起開始使用歐元為唯一的流通貨幣。歐元從成立到去年似乎運行得非常好,直到面臨希臘的危機。希臘既然是歐元的一員,就表示她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歐元的貨幣政策是由歐洲中央銀行來主導。那又如何呢?當一個國家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時,通常可以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率,來刺激總體需求,希臘就沒辦法這樣做。希臘既然不能執行自己的貨幣政策,又無法再使用病入膏肓的財政政策。只有兩個解決之道,一是靠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的援助,二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和行動來減低政府消費和民間工資。援助國通常會要求受援助國有接受痛苦和大肆改革改善的行動,以確保他們援助的金錢能夠償還。

美國沒有歐元區目前面臨的困境,其中有一點是因為美國境內沒有勞工移動的障礙。舉例說,密西根州因為汽車產業蕭條,導致失業率高漲,而德州因為煉油業興盛而經濟繁榮,密西根勞工就會移到德州去找工作,這樣勞工的自由移動會減少各州經濟發展的差異,然而歐盟區因為各國語言文化不同,就缺少這樣的勞工自由流動性。所以,希臘的經濟困境無法容易在歐元區內消化減緩。

有人要問,會不會有第二波的全球金融風暴?筆者認為不可能,因為歐盟、美國、國際貨幣基金已經下定決心來拯救這些有財務危機的國家,以避免第二波的金融風暴。兩年前拯救了一堆銀行,現在換要拯救國家,都是出於同樣的邏輯,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可以知道的是歐元將會走弱,使歐元會員國能藉由出口來振興經濟。

從希臘與歐元危機,讓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前陣子,有人提議將東亞各國的貨幣整合起來成立亞元,使亞元成為美元、歐元的競爭者。筆者認為在見證了歐元區所產生的問題,亞元的成立將是一個遙不可及也不切實際的口號。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