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5月4日訊】了解人類語言的秘密或許可以通過一種不大可能的情況——澳大利亞斑胸草雀的“情歌”。本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經過20年的研究終於繪製出了小的鳥類物種的基因組,發現它們學習“唱情歌”如同人類學習講話一樣!
“大多數動物都是本能的發出聲音,比如,貓‘喵喵’,狗‘旺旺’”韋斯利沃倫博士說,他率先在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發起的該項目,“斑胸草雀不同,他們的‘歌聲’是學來的並且是父輩傳下來的”
每隻草雀在一生中只能學習一種歌聲,並且這種歌聲只持續很短的時間。他們“唱歌”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異性同伴,但是人類也有理由要仔細聆聽。這種鳥的DNA表現出與允許人類創造一個語言世界的DNA精確的一致。這個新的信息或許可以給那些有語言障礙的人們以希望。
為帕金森病人帶來希望
一個大眾科學雜誌的編輯傑克沃德說:“我們現在有的是一張鳥類語言能力的基因圖,我們可以用它與患了帕金森病或者是說話結巴的人的基因相比較,然後我們會發現,這個基因可以工作而帕金森病患者的基因不行。”
草雀並不是唯一從父輩學習語言的生物,大象、海豚和鸚鵡等都是可以學習語言的,並且科學家已經著手研究他們的語言,只是還沒有完成他們基因密碼的排序工作。
你或許對於大像如大喇叭一般的聲音很熟悉,但是其實動物們也有他們一整套的語言體系,只不過我們不能聽到。大像用低緩的嗡嗡聲信號來交流,“出發”或者“我喜歡你”,大象的次聲交談可以傳播2.5千米遠。
一個人類無法聽到的語言世界
“事實上我們還沒有敏感到可以聽到任何接近我們的聲音”沃德說, “作為人類來講,關於先進的動物如何交流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的微乎其微。”
所以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或許某天人類可以與動物互相交流甚至歌唱的星球上。
“鯨魚在海洋中歌唱,大象的低吟,海豚的嬰兒般的聲音,交流的形式已演變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沃德說,“所以我們真的剛剛意識到要傾聽整個世界的聲音。”
新唐人記者林海風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