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校長:中國沒有世界一流大學

【新唐人2010年4月16日訊】“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日前在華中科技大學一場講座發出這樣的評析,他認為,中國的大學軟環境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大的差距。許智宏的言論在網站被快速的轉載,引發數万名網友參與討論,而多數的網友贊同他的說法。

許智宏認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有3個標準:一是有從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國際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三是培養出一大批為人類文明作出很大貢獻的優秀學生。

“如果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稱之為世界一流大學。”許智宏表示,他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有些功利

據悉,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提法,源於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典禮;這同時也是“985工程”名稱的由來。

不過,許智宏認為,“985工程”的建設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能完成的”。

中國大學軟環境建設“很差”

許智宏介紹,現在的北大與耶魯相比,論文數量上的差距不是那麼大了。但他認為,中國整個大學的軟環境建設,都沒法和國外一流大學比。中國在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學相差“很遠,很遠”。

許智宏認為,大學最關鍵的,是應該培養更多優秀學者,培養更多優秀學生,一所大學何年何月成為世界一流並不重要。 “如果大學的土壤變得非常肥沃,總有一天諾貝爾獎會在中國出現”。

逾九成網友認同

許智宏的評析在網上快速發酵,引發數万網友熱議。僅在搜狐網有5.6萬多名網友參加的調查中,超過94%的網友贊同北大前校長許智宏院士“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觀點,認為“以現在的環境來看,無論師資還是學生、論文質量還有很大差距”。
   
人民網也刊出題為《為什麼中國至今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大學眼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專業設置、學科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沒有致力於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著力於培養應用型人才。

鳳凰網的評論認為,“只有當辦學目標不再是培養一個個缺少獨立人格的螺絲釘,不再依附行政體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才有可能。”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