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望眼千年 天下糧倉

【新唐人2010年3月20日訊】古代如何看倉儲呢?西周時期,《禮記•王制》中論述:“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西周——隴東糧倉

平涼、慶陽習慣上稱為隴東,是周朝先人開基立業的肇興之地。

隴東的儲糧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建於地面的,如方形的倉,如圓形的倉,這在《詩經》、《國語》中都能找到它們的影子。另一類是窯洞儲糧,有對窯洞作一些處理,直接堆放在地下的,也有在窯洞裡圍成蘆葦編成的席囤儲糧食的。從古籍記載以及大量出土的陶倉、陶模型,我們可以看到隴東古代對糧食種植和儲藏的高度重視。

秦漢——敖倉

從秦開始,實施漕運,當時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運東方的糧食以實咸陽,轉運中心在中那麼最大的糧倉——敖倉建於成皋。在楚漢爭霸之時,敖倉常常成為雙方爭奪的目標。《史記》的記載,“軍滎陽,筑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但隨後“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講的就是劉邦先下手為強的故事。

西漢定都長安後,每年也需從關東運輸大量谷物,在當時的漕運網絡中,敖倉仍很重要。漢武帝寵幸的王夫人,曾請求將其子封到洛陽為王,被漢武帝拒絕,理由就是“洛陽有武庫、敖倉,當關口,天下嚥喉,自先帝以來,傳不為置王”。

隋唐——洛口倉和含嘉倉

洛口倉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汴河懷古》。這首詩,將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績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不久,就下令建都洛陽,同時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起點,經洛河入黃河,然後分兩路開鑿,向南終點為餘杭(今杭州),向北終點為涿州(今北京),而在大運河初具雛形之時,人們不經意地發現,洛口成了這個龐大水運網的中樞。

因此,在大運河開鑿的第二年,隋朝就開始在洛口興建糧倉。大運河完工後,隋王朝在沿線重要的節點設置了不少糧倉,主要用於中轉漕糧。大運河長2000多公里,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不同,不同河段的流量、含沙量以及河床特點各不相同,不可能依靠同一艘船一次運到,需要轉換熟悉不同河段的船只和水工分段運輸。因此就需要在沿線節點興建糧倉,以方便轉運。如此一來,運河與糧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漕運系統。

而位於大運河龐大水運網三岔口的洛口,頓時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洛口倉筑有倉城,周圍二十餘裡,“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監官並鎮兵千人守衛”。全倉儲米約有二千四百萬石,是隋朝最大的一個糧倉,也成為大運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洛口倉如一座大容量的水庫,各地的漕糧,通過龐大的水運網絡,如水流般在這裡蓄積﹔由此往西可運往洛陽、長安﹔而用兵東北時,又可由此運糧渡黃河,經永濟渠而運往東北。

含嘉倉

唐代初年,洛陽城內出現了一座大糧倉,並逐漸取代洛口倉,成為天下第一大糧倉。這就是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大糧倉——含嘉倉。

含嘉倉不僅是洛陽的糧倉,並且還起著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洛陽以東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陸運至陝州,循河、渭入長安。據記載,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主要大型糧倉的儲糧總數為12656620石,含嘉倉就有5833400石,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無疑是天下各大糧倉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含嘉倉城位於今洛陽老城區北側,東西長約600餘米,南北長約700餘米。倉城內東西成行、密集排列著400多個糧窖。現存糧窖口徑最大的約18米,深約12米,可藏糧一萬數千石(唐朝每石約合60公斤)以上﹔口徑最小的約8米,深約6米,可藏糧數千石。唐朝杜佑的《通典》記載,全倉儲糧可達五六百萬石。

發現含嘉倉時,考古人員以為是八角墓葬。後來看到銘文時,才知道是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含嘉倉,另考古工作者震驚的是鼎鼎大名的含嘉倉竟然是地下倉,是窖藏糧食!

含嘉倉的糧窖形制結構十分科學。糧窖都是口大底小的圓缸形。建造過程是先從地面向下挖成土窖,將窖底夯實,用火燒硬,然後鋪一層用紅燒土碎塊和黑灰等拌成的混合物作為防潮層,防潮層上再鋪一層木板層或木板和草的重疊混合層。

含嘉倉的糧窖既能防潮防火,又能防鼠防盜。唐朝時窖內的穀子可藏9年,稻米可藏5年。160號窖內的穀子至今已有 1300多年了,顆粒還可辨認。經化驗,這些炭化谷粒中有機物仍佔50.8%。含嘉倉的管理也很科學,大部分窖內都發現了磚刻銘文,記載著窖穴的位置、編號、儲糧來源、品種、數量、入窖年月等。

運河——漕運 ——糧倉三者合一,是重要的古代物流系統。

《新唐人首發》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