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賈回家"—記賈樟柯

【新唐人2010年3月21日訊】新聞週刊(209)

中國第六代導演中有一位特立獨行、風格迥然的代表人物,他的電影充斥著濃郁的紀實風格,質樸而真實。他曾經是中國地下導演的代名詞,但漸漸開始走上地面。在中國的電影導演幾乎全體開始被權勢、被金錢、被名利左右的時候,他說:我的電影是我的表達,不想討好任何人。柏林和威尼斯影展上大放異彩讓他嚐到了功成名就的滋味。他就是賈樟柯。

1970年,賈樟柯生於中國山西汾陽。1991到1993年,他考了三年,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他組織了青年電影實驗小組,開始拍攝《小山回家》,這個片子得了香港映像節的大獎。

這部55分鐘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種敏感直接的氣質,意味著真實。它不是一個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為賈樟柯提供了一個機會,開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溫柔。他的思考方式與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與深入的表達。

《小武》得了8個獎,進入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賈樟柯成名。法國《電影手冊》評論《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誌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小武》是一個切片,而2000年的電影《站臺》是一個歷程。《站臺》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部分,並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是中國七十年代出生的導演第一次入圍三大電影節的正式競賽單元並獲獎。但此時他還在地下,他的電影國內看過的人還是不多。

之後賈樟柯又拍攝了《任逍遙》、《世界》兩部劇情片。2006年,他拍攝的故事片《三峽好人》,結果該片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

日前,應亞洲協會的邀請,賈樟柯來到紐約,向紐約觀眾袒露了心聲。他說他的電影要關注中國社會的邊緣人。這一大群人在所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被犧牲掉了。

一直在堅持走獨立製片道路的賈樟柯,就是希望能夠盡量不受拘束的拍出自己想要的電影。用紀實的手法,電影的語匯,來表達一個真實的看法和真實的社會。他說過:電影是他追求自由的一扇門。但他也很無奈的表示:中國的電影不習慣講述真實的生活,最起碼我的電影他們(中國人)不習慣。

在這次活動上還播放了法國導演戴米安‧歐製作的一部片長30分鐘的記錄片,名字就叫:小賈回家。記錄了賈樟柯在三峽好人獲獎後回到山西汾陽的一段歷程。我們也來看一段這個記錄片的片斷。

十幾年來,曾經有很多中國導演試圖向賈樟柯一樣講述真實中國人的生活。但,無奈的是,在這個體制的壓迫和利誘下,他們要麼紛紛屈服要麼就是從此沉默,或遠走他鄉。當然我個人希望賈樟柯應該不會被體制徹底籠絡,即便是他獲得了更大的權力,因為他本人很在意知識份子的良心。至少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了一個中國導演不變的追求,雖然他的外在身份在變——地下、地上、汾陽、北京、國際。我們希望,未來的賈樟柯視野更遠大,頭腦更清晰。在獨立製作的道路上,超越有限的迷思,找到無限的原點。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