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2月25日訊】2009年,農曆己醜牛年。在我們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心目中“牛”代表勤懇、老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牛”者,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也有辛勤勉励之寓;今天我們回顧一下中國發生的牛年、牛事。
最牛飛車党——胡斌
【事件】富家子弟胡斌在杭州鬧市街頭飆車,撞到過斑馬線的大學生譚卓。譚卓被撞飛5米高20多米遠,經搶救無效身亡。
【點評】胡斌再次觸痛網民情感堅守底線,讓“富二代”社會形象跌到谷底。
最牛農民工——張海超
【事件】農民工張海超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胸驗肺,以一種近乎自殘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病情——塵肺三期,隨後獲得高額賠償。
【點評】需要社會去關注的,絕不只是一個張海超,而是一整個龐大的職業病患者群體,唯有修改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開胸驗肺”事件才可言“解決”。
最牛醉駕
【事件】孫偉銘無行駛證且醉酒駕車造成四死一重傷,法院一審判處其死刑,其上訴後法院二審改判無期徒刑。
【點評】酒後駕駛,已經開始步入汽車社會的中國,如何解決這個痼疾?是文化?還是法律?
最牛白領——“帳篷徵婚男”
【事件】一名年輕男子在地鐵車廂裏支起帳篷,帳篷貼上的紙條寫著“房子價格太高,老婆要求太高,兩者我都追不上!”“無房的我,不想被剝奪結婚的權利!!”不僅如此,男子還把“徵婚啟事”印在T恤上——“帥氣有才帳篷一頂房子沒有”。
【點評】“地鐵帳篷”算對高房價抗議中最特別的一種,沒有憤怒的指責、尖銳的對抗,只有自嘲和戲謔,安靜而溫和。但它是如此執著、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意願,並激發起公眾的情緒。
最牛群體之——中國網民
【事件】截至2009年11月底,中國網民已達3.6億,互聯網規模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國網民發佈的帖子、博客、視頻等各種用戶原創內容已達11.3億條……
【點評】問政、反腐、揭弊、自娛、社交——中國線民的快速“崛起”,引起高層關注,社會變革,文化衍生。數量天下第一的中國網民,無疑可當一個“牛”字。
最牛群體之——荊州救人大學生
【事件】為救兩名落水少年,湖北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手拉手撲進江中營救,兩名少年獲救,而3名大學生不幸遇難。
【點評】大學生救人到底“值不值”再次引發大規模爭論,多數人認為,對這樣的人和事,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敬意,而不是用懷疑的目光來褻瀆他們。
最牛“瞞天過海”
【事件】看守所在押人員李蕎明因“重度顱腦損傷”死亡,而公安機關給出的解釋是,其受傷是由於與同監室獄友在看守所天井裏玩“躲貓貓”遊戲時不小心撞牆導致。
【點評】“躲貓貓真相”由民眾窮追猛打才顯出“原形”,足以證明民眾監督的穿透力和無處不在,恰好是行政監督的最有力補充。
最牛信箱回復
【事件】寧波一位市民不久前向區長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難問題,過了6天,等來網上回復,就兩個字:“已閱”。
【點評】權力傲慢有時是“不知不覺”,甚至是“無意識”。
最牛出版社
【事件】被總理挑錯,中國地圖出版社回應:劃分沒有問題。
【點評】被總理給挑出了錯誤,按照以往的思維,出版社應該羞紅了臉第一時間速速“改正了去”!中國地圖出版社牛就牛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此種對於科學的尊重讓人欽佩,引人思考。
最牛招聘啟事
【事件】廈門市翔安公安分局發佈資訊招聘一名洗菜工,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有2年以上文秘寫作工作經驗。
【點評】自北大才子操起屠刀賣豬肉,並以高薪收用眾多名校碩士後,中國就沒有缺過雷人招聘,似大有不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雷倒不甘休的氣勢。
最牛高考作文
【事件】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題“站在__門口”,武漢學生周海洋寫出1080字的題為《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古體長詩,回顧近代史上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
【點評】“最牛作文”讓更多人開始思考如何建立一種“特別通道”。
“你是不是黨員?”
【事件】鄭州某媒體刊登一篇題為《“養犬辦”被指只管收錢不管事》的報導後,鄭州市財政局一官員質問記者,“你是不是黨員?”。
【點評】什麼樣的權力生態決定什麼樣的權力話語。官場的薰染尤其是權力意志的浸染和內化,已經培養了一些官員內在的俯視眾生感,已經使他們不知道怎麼跟民眾交流。
“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
【事件】時任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的逯軍質問記者,“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
【點評】在這些領導幹部身上,執政為民已經蛻變成為“執政為官”、“執政為上”、“執政為商”。
“為什麼不公佈老百姓財產?”
【事件】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政協委員在回答媒體有關官員財產公示的問題時,反問記者“為什麼不公佈老百姓財產?”
【點評】當改革涉及到官員自身權益的時候,就會變得異常艱難。
“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訴你啊?”
【事件】廣州市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某部長梁某,對正在就“封閉道路是否該事先告知市民”採訪交警的記者說:“那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訴你啊?”
【點評】官場的薰染尤其是權力意志的浸染和內化,已經培養了一些官員內在的俯視眾生感,出口就是訓話、命令。
“這事兒不能說太細”
【事件】面對記者“天津市每年要償還的公路建設的貸款量有多大”的提問,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員說“這事兒不能說得太細。”
【點評】不好說?說不好?不說好?明顯有貓膩,比“無可奉告”還可氣。
“我們是有身份的人!”
【事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二師221團醫院,黨支部書記于某怒打解說員,其丈夫稱“我們是有身份的人!”
【點評】之所以敢於公開言論囂張,至少說明有條件“囂張”“無禮”。
“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事件】一張男子吃面圖被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引發“寂寞黨”如潮。
【點評】這位“非主流”,可能至今也沒想通,一張自己在電腦前吃面的圖片,居然會掀起2009年度全民“寂寞風”,並就此帶紅“寂寞黨”。
“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
【事件】一個純水帖竟迅速成為網路第一“神帖”,並讓“賈君鵬”紅遍大江南北。
【點評】平素,誰媽喊誰回家吃飯,那還不天經地義的事兒。可賈君鵬媽媽人家厲害,這一喊,就“忽悠”了數以萬計的網民,屁顛屁顛瘋了似的的“跟帖”。
“今天,你偷菜了嗎?”
【事件】來自網路遊戲的“今天,你偷菜了嗎?”,成紅遍網路的見面招呼語。
【點評】偷菜遊戲正在催生一種“集體無聊化”的社會情緒,小則影響個人,大則讓社會群體長時間陷入自我麻醉。偷的不是菜,而是自己的人生。
—— 轉自“辣椒城”(有刪節)